文/胡曉娟
新興產業發展需政策“護航”
文/胡曉娟
布局產業政策需要理清新興產業形成的技術經濟規律,為其提供包括融資、體制等一攬子配套政策
在“十二五”到來之際,隨著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緊迫性進一步體現。作為全國唯一的轉型升級試點省,浙江率先提出即將重點發展的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而新興產業的發展取決于相關產業配套政策的保障,只有在政策上做好提前布局才能搶占發展先機。
布局產業政策首先需要理清新興產業形成的技術經濟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新興產業形成過程中存在以下共性特點:一是新興產業需要大量的科技創新積累??萍紕撔率切屡d產業的形成之源,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對技術原理的分析解釋,實現原始創新。二是新興產業具有高風險性。新興產業具有初期投入大、風險高的特征,需要強有力的投融資支持。按照熊彼特的說法,“創新過程是改變經濟結構的創造性破壞過程”,新興產業還可能遭遇傳統產業的打壓風險。三是新興產業多產生于中小科技型企業。一般大企業具有成熟的技術軌道,且壟斷利潤豐厚,因而對采用新技術往往遲疑,而科技型小企業一般機制靈活,創新活躍,具有高成長性。微軟、IBM、谷歌等信息網絡巨頭都由小企業發展而來。四是新興產業的真正興起需要市場支持。新興產業形成經歷科技研發過程、產業化過程和市場化過程,其中市場化過程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市場化過程中,博覽會等平臺不失為市場化的好辦法。新興產業的這些發展特點決定了其亟需政府提供包括融資、體制等一攬子配套政策支持。
制定產業政策要遵循技術經濟發展規律,同樣還需要借鑒發達經濟體的發展經驗。美國于2009年提出了能源新政,在此后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中,政府對可再生能源及節能項目投入199億美元,在有關新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投入468億美元……投入7.77億美元支持建立46個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在歐盟制定的發展“環保型經濟”的規劃中,歐盟計劃籌措總金額為1050億歐元的款項,在2009-2013年的5年時間中,全力打造具有國際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的“綠色產業”,計劃將130億歐元用于“綠色能源”,280億歐元用于改善水質和提高對廢棄物的處理和管理水平,另外640億歐元將用于幫助歐盟成員國推動其他環保產業發展、鼓勵相關新產品開發、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并落實各項相關的環保法律和法規。經驗表明,發展新興產業需要政府投入巨資,利用杠桿效應撬動社會資本,在這些領域盡快建立全球技術優勢。

下一階段,浙江在布局新興產業政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投入要大。在對現有相關財稅金融和投資政策系統梳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財稅金融支持方式,激發民營企業的投資熱情,有效引導民間投資。二是平臺要多。加快制定利于新興產業研發、生產、市場等聯動發展的系統性政策體系,打造研發、融資、營銷內外一體化平臺,創新商業模式,促進新興產業率先取得突破、搶占市場,力爭內外兩個市場共同發展。三是動作要快。目前國內外各級政府都提出要發展新興產業,政策的出臺時機和節奏至關重要,誰率先制定政策、落實到位誰就取得走在前列的主動權,政策的出臺、落實、反饋都要強調速度。四是周期要長。從歷史來看,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育。要保證政策時間上的延續性和連續性,避免發生政策缺位,根據外部環境變動和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適時修正政策。
(供稿: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預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