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應雄
統籌城鄉科學發展
文/應雄
農民能否真正享受到現代文明,能否真正享受到城市化帶來的文明,這是檢驗城市化是否成功的基本標準
城市化的本質和核心是什么?
城市化的本質和核心可概括為“兩個化”:一是化市為城,城市、城市,有市場才有城市;二是化農民為市民。浙江實施新型城市化,“新”在哪里?“新”在統籌上,“新”在統籌城鄉科學發展上。城市化的終極目標是什么?筆者理解,通過統籌城鄉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實現城鄉共享現代文明。換句話說,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化發展的最高階段,也是終極目標。農民能否真正享受到現代文明,能否真正享受到城市化帶來的文明,這是檢驗城市化是否成功的基本標準。
怎樣看待浙江城市化的戰略決策和發展進程?
對浙江10多年的城市化道路有兩個判斷:
(一)正確的戰略決策
浙江“九五”計劃沒有提城市化戰略,提了“四個一百”工程,其中有100個小城鎮建設。1999年,省委、省政府把城市化作為事關浙江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戰略,制定城市化發展綱要,勾勒了浙江“35221”城鎮體系。“3”是三個特大城市,“5”是五個大城市,“2”是20多個中等城市,“2”是20多個小城市,“1”是100個中心鎮。2003年實施的“八八戰略”包括城鄉一體化戰略,全省統一和接受城鄉一體化戰略思想經歷了非常曲折艱難的過程。同年,開始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建設新農村。2006年,進一步提出新型城市化道路,“十一五”規劃確定了“三圈一群”(三大都市經濟圈+浙中城市群)空間布局,這是浙江城市化的大框架。

圖/金川
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總攬全局,讓越來越多的浙江人和新浙江人共享了浙江文明的發展,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值得發揚。浙江城市化水平從2000年的48.67%提高到2009年的57.9%,每年約提高1個百分點;大概每年有50萬農民轉移到城市居住或者工作,10年就是500多萬,相當于10個縣的人口轉到城市。對城市化戰略決策可以用“四個最”來評價,就是浙江發展最大的動力、最大的空間、最大的平臺、最大的潛力。
(二)相對滯后的政策
浙江出了很多好政策,但與老百姓的期待、與科學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是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比如:10年500萬人進城,身份有沒有轉換?筆者覺得有“兩個沒有轉”:一個是轉移沒有轉換,即身份沒有轉換;一個是轉移沒有轉變,即生活生產方式沒有轉變。具體到政策,有四個方面值得思考:
一是農民市民化政策還沒有實質性突破。農民特別是先富起來的農民,以前要買“藍印”戶口進城,現在請他到城市來都不愿意,還把兒女考大學考出來的城市戶口遷回到農村,導致推進城市化難度和成本增加很多。
二是農民工市民化政策還沒有實質性突破。省內農民工,還有省外農民工,像候鳥一樣飛來飛去,沒有真正融入城市。
三是培育新型農民政策還沒有實質性突破。主要是外省農民在搞浙江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但是農業規模化、組織化和產業化還沒有真正破題,還沒走上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的路子。現在的農民大多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農民,今后誰來當農民?再過5年,浙江還有沒有40歲以下的農民,還有沒有30歲以下的農民?
四是新農村建設政策還沒有實質性突破。古村落很好,很受歡迎,像蘭溪諸葛八卦村、武義俞源,這些都是真正令人向往的農村。而現在的農村建筑還真不如數百年前的明清建筑。我們不妨反思:再過100年,1949年以來的農村建筑能否成為歷史文物,子孫后代能不能享受當代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應加快轉換進城農民和農民工身份,加快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城鄉共享現代文明
謹防“二元”結構、“三農”問題演變成“三元”結構、“四農”問題。所謂“三元”結構就是三元社會,即城市社會、鄉村社會和農民工社會;“四農”問題就是農民、農業、農村和農民工問題。農民工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城市最底層的生活。對這個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科學決策和制定政策要做到“兩個尊重”。一方面,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城市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人進城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必須尊重農民意愿。需要調研摸底農民真正想到哪里安居樂業?了解農民是想去大城市、中等城市,想去縣城等小城市,還是想去小城鎮安居樂業。然后,再制定實施正確的政策。
依托都市圈和城市群打造浙江新的增長極。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構建以大城市為依托的城市群,提高城市的綜合承載力,打造我國新的增長極。浙江要更加注重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發展,依托杭、甬、溫、浙中都市圈著力構建人口集聚區經濟輻射區,結合14個產業集聚區的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鎮的協調發展。
建議將中心鎮培育數量確定在100個左右。可以測算,如果三大都市圈1500萬人口,浙中城市群300萬人口,三圈一群就是1800萬人口。20個縣城等中小城市,如果平均達到30萬人,就是600萬人口。100個中心鎮,如果平均達到10萬人,就是1000萬人口。全省城市人口合計達到3400萬。這樣也達到了國家“十二五”時期對長三角地區65%的城市化水平的目標要求。眼下,亟待真正破題的是,加快轉換進城農民和農民工身份,加快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城鄉共享現代文明。
(作者單位:浙江省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