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華
創意產業的發展
○ 姚華
過去10年來,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地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包括經濟文化成熟發展的發達國家,如英國、美國、日本等,也包括亟欲突破傳統代工定位、從制造代工(OEM)轉型為創造發展的新興亞洲國家,如韓國、泰國,當然也包含我們自己的國家,他們都已意識到創意產業帶動國家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的能量,以及在城市運營中所創造的高附加值,創意產業因此成為了各國積極發展的重要計劃領域。
近年來,各國大力推進創意產業的發展,主要是應對世界經濟與社會趨勢的變化。在經歷了“資訊產業”經濟之后,創意產業被視為“第四波”經濟動力。特別是在金融海嘯后,創意產業備受矚目。很多國家也因為創意產業的突破發展,達成了重點產業轉型與升級的目標。例如,日本在經歷了經濟泡沫化的危機之后,將發展經濟與政治的硬實力轉化為發展創意產業的軟性國力。經過10多年的發展,今天的日本透過動畫、游戲產業,已在全世界展現了強勁的文化滲透力。2000年,亞洲金融風暴改變了各國經濟產業的版圖,催化了韓國等國家的創意產業發展。即使是在創意產業的發源地英國,其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初衷,也是希望借創意產業重塑英國在世界上已經逐漸衰落的創新競爭力。
根據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CTAD)2008年所發表的創意經濟報告《The Creative Economy Report》,在 1996—2005年的 10年之中,全球創意產業外銷額(包括創意產品和創意服務)從1996年的2270億美元增長至2005年的4240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87%。
近幾年來,亞洲國家的創意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從創意產業成果外銷上來看,10年來外銷額增長約133%,2005年亞洲占世界創意產業市場的比例為39.4%,直追歐洲國家。其中,中國與印度的成績最為顯著:在1996—2005年間的創意產業外銷額分別增長了242%和233%。圖1即為全球各區域創意產品外銷額比例示意圖。

圖1 全球各區域創意產品外銷額比例示意圖(金額:百萬美元)
2005年,中國創意產業外銷額達613.6億美元,為亞洲之冠。亞洲國家在這一時期展現了驚人的成長能量,說明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近年來對創意產業的積極推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創意產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的產業,體現了現代產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同時它是一種典型的節能產業,因而可以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創意產業中的大部分產業具有高度集聚性、高附加值、高成長性三大特點。
創意產業集聚區是創意產業發展的良好載體,為創意產業提供獨特的發展環境。集聚區內企業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形成本地生產網絡。創意者個人被該環境吸引,形成創意產業的主導力量——創意階層。而創意階層又能夠加強該環境的創新氛圍,新的產品、設計和營銷能為本地帶來豐厚的利潤,使地方基礎效益設施的建設有了物質保障,能吸引更多的創意者來到該區域。
創意天地正是應運武漢創意產業的發展需求,為武漢創意產業大發展提供的集聚地。
創意天地是武漢光谷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在對專業園區建設的充分積累沉淀之后,在創意產業領域的全新力作。創意天地位于風光秀麗的武漢洪山區野芷湖畔,規劃用地約300畝,規劃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是國內新建規模最大的創意主題產業園區。
創意天地旨在打造三大創意產業發展平臺:其一,生產創意:包含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視覺、軟件開發、信息服務、策劃、廣告、出版、會展、教育培訓等十個門類。創意天地提供發展平臺,促使這些產業在園區內相互交融,交叉發展,形成園區內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為園區的持續發展不斷提供新鮮血液,促進其不斷發展。其二,生活創意:以電影、電視、廣播、音樂、動漫、游戲、時尚產業、工藝品制造、旅游、體育產業為主,緊密聯系人們的實際生活,將創意融入到生活中去,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吸引大量市民投入和參與到創意產業中來,這種互動發展的模式在為創意天地招攬了消費者的同時,也發展了潛在的創意階層。其三,藝術創意:包含書畫藝術、表演藝術、美術展覽、藝術消費品、古董藝術品等,以藝術的平臺吸引一大批藝術的創作者、經營者入駐,以聚集的優勢形成區域藝術交流中心。
以創意天地為起點,洪山區正在積極打造“中國創意大道”,已基本形成了時尚設計、數字科技、動漫影視、出版傳媒、演藝娛樂、翻譯服務、農藝體驗、會展廣告以及創意金融服務、創意要素市場的“8+2”主體產業框架。同時,洪山區對園區內的創意產業企業專門出臺了優惠政策,包括1000萬元的專項基金扶助、企業獎勵、稅費補貼、人才獎勵及融資支持等。
武漢從來就不是一個缺乏創意的城市。源遠流長的楚文化,辛亥革命第一槍,萬里長江第一橋、第一隧……都是這個城市強有力的注腳。武漢區域內的52所高等院校,近110余萬大學生,與創意相關的畢業生每年超過5萬余人,則為這個城市集聚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創意天地,扎根武漢,順應省、市、區政府大力發展創意產業的宏觀戰略,以原創藝術為基礎,以工業設計和數字傳媒產業為重點產業,立足武漢、代表武漢,將努力建設成為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創意產業聚集地和自主創新基地。
為了使創意天地真正符合創意人群的口味,創意天地特地聘請了跨越美術和建筑規劃,武漢出身的著名旅美華人藝術家李全武為首的團隊擔綱建筑規劃,請了國內平面設計領域的大師韓家英先生來負責項目的品牌定位和推廣策劃。到目前為止,經過整個團隊前期的努力,項目所遵循的規劃設計理念和已經出來的階段性設計成果,應該是得到了諸多圈內人士的肯定的。
在創意天地的規劃規劃藍圖中,依照從靈感到創意、到設計、到產品、再到能在市場上大規模推廣的創意品牌這樣一條主線,在園區內規劃有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設計中心、創意體驗中心、藝術交流中心和雕塑公園等不同形式的創作、展示、交流和辦公空間,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創意人群對空間、環境、配套的需要。在這里,美術館將作為整個項目的藝術堡壘,為國際國內藝術家、高水平創意人群提供一個精神碰撞的理想空間。園區規劃有豐富的創意商鋪、特色餐飲、藝術酒吧和創意體驗等商業空間,為園區提供完善的生活和娛樂休閑配套。創意天地不僅將成為武漢市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礎設施平臺,而且也將以從外到內的藝術氣質,成為廣大市民理想的休閑去處,豐富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也為提升武漢市的市民素質和整體城市形象做出貢獻。
一座創意城市的藍圖將在創意產業的發展中漸次鋪開,創意天地正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