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玫 李威
11月16日,在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國家信息化試點授牌表彰大會上,國家發改委表彰了近年來在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及集體,航天科技四院院長田維平榮獲“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唯一獲此殊榮者。這一榮譽既是對田維平同志作為該院創新能力建設領軍人物的褒獎,也是對四院近年來打造航天創新型企業取得顯著成就的充分肯定。
創新,科學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也是四院實現騰飛的動力源泉與基礎能力。導彈武器技術是國際上最為敏感的尖端技術之一,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獨特用途決定它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受到了國際上嚴密的技術封鎖,只能以我為主,走自主創新之路。自建院以來,四院始終把技術創新視為生存的關鍵和發展的根本動力,依靠自主創新,開創了我國固體事業的輝煌歷史;依靠自主創新,推動了我國導彈武器的升級換代;依靠自主創新,始終引領著我國航天固體動力技術的發展;依靠自主創新,加速了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四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穿到工作的各個方面,通過創新型企業建設,進一步增強了核心競爭力,促進了四院又好又快發展。
近幾年,航天科技四院固體動力核心技術攻關屢建奇功。
——適應日趨激烈的軍品領域的競爭態勢,四院以國家重大裝備和科技工程需求為牽引,圍繞重大專項論證和型號關鍵技術構建研發平臺,先后攻克了覆蓋戰略、戰術、宇航型號在內的各領域十余項關鍵技術,累計完成了包括推進劑技術、先進材料及制造工藝技術以及發動機裝藥、總裝和重大關鍵技術綜合演示驗證等數十項技術創新任務,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發揮了動力先行、動力牽引、動力推動型號發展的積極作用,為國家更多型號的立項奠定了基礎,也為四院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接受祖國檢閱
——2008年3月,四院研制的新型固體大推力發動機關鍵技術考核地面熱試車在國內率先取得圓滿成功。集團公司馬興瑞總經理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興奮地說,這次發動機試驗的圓滿成功,表明我國掌握了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具備了研制應急發射固體運載火箭發動機的技術和條件基礎,將有力推動我國固體發動機技術水平的跨越發展。大推力發動機是目前國內裝藥量最大、工作時間最長的固體發動機,四院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經過科學論證和決策,開展了固體運載動力系統的技術方案論證和大推力固體發動機的技術研究工作,僅經過一年多的艱苦攻關,就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邁出了我國航天固體動力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的嶄新步伐。
——今年6月,四院康本公司高性能碳纖維炭化生產線成功實現全線貫通,這是繼今年初該公司碳纖維原絲生產線成功實現全線貫通后,取得的又一喜人成績,是四院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深入學習實踐活動結出的豐碩果實,標志四院碳纖維研制生產取得突破,軍民融合創新能力有了新的提升,為實現高性能碳纖維國產化和產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多年技術創新征程中,四院技術發展、技術創新的領軍人物田維平同志,組織并參加了多種型號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研制和技術創新任務,他組織開展的以高壓強固體發動機為代表的多項國家重點預先研究項目,和以固體沖壓發動機、大推力發動機等為代表的多項“探索一代”新型動力技術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階段性成果。在田維平的帶領下,四院加強核心技術轉化,發揮重大項目的牽引作用;開展重點型號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演示驗證,推動型號立項;加強重大項目統籌策劃,研究新途徑、新辦法推動形成新型號、新產業,牽引經濟發展;通過自主投入、聯合開發等方式,積極開拓固體動力市場;尤其組織實施了“十一五”8項固體動力核心技術攻關,擴大了四院在國內固體動力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四院高度重視創新團隊建設及發揮激勵機制作用,為自主創新不斷注入原動力。
四院在2006年召開的首屆技術創新大會上做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工作的決定》中,提出了加強技術創新人才和團隊建設及相關激勵機制。院扎實推進“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建設,積極營造以事業凝聚人、以環境吸引人、以待遇留住人的氛圍,制定并完善了高層次科技人才的選拔、評價、流動機制和技術創新團隊的組成、評價和激勵機制,建立以科研攻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及實際效果為考核要素的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的評價標準,調動創新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同時,院建立了技術創新能力成果評定制度,加大了對知識產權創造者的獎勵,激發和保護了發明人和科技人員從事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建立并完善成果轉化、產業化激勵機制,完善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突出崗位價值和能力業績,進一步推動了技術創新能力向型號應用和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轉化。
2009年9月,42所化動公司在市場開發過程中,為解決某項目生產線所用的溶劑油回收技術“難題”,采取“張榜”方式,在全所“招賢納策”征求解決方案,并許諾方案通過評審后,研發人員將獲得2000元獎勵,在方案實施并達到客戶預期效果后,研發人員將再獲得5000~20000元獎勵。7414廠對T-80 0自動化立體倉庫新產品開發項目給予3萬元獎勵,以此激發研發人員以更大熱情和更飽滿激情投入新產品開發之中。目前自動化立體倉庫已通過廠級驗收,不僅為該廠物流增添了新設備,也為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
一系列激勵創新的政策和舉措,極大激發了四院一線科研和技術人員創新創造的熱情。2008年,四院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成效明顯,全年申請專利128件,申請數量居集團公司所屬單位前列,其中“炭剎車盤負壓定向流外熱梯度化學氣相滲透方法”獲第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四院還以雄厚的創新實力和豐碩成果,在2006年承辦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動力技術領域“十五”預先研究成果展,集中展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及在“十五”期間預先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這次展覽也集中展示了四院“十五”期間技術創新領域的嶄新業績和綜合實力,樹立了良好對外形象。
按照國家及集團公司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企業的總體要求和部署,近年來,四院主動出擊日趨激烈的競爭市場,大力發展核心技術,積極拓展專業領域,通過積極架構技術創新體系,實施關鍵和核心技術發展計劃,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和管理創新,營造創新文化,培養創新人才團隊,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群策群力、精益求精
四院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建成了以國防科學重點實驗室和以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為依托、系統段與專業段研發中心相互支撐的創新體系,圍繞重大專項論證和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以及航天動力核心技術向航天技術應產業成果轉化構建起了寓軍于民、軍民融合的研發平臺,形成了與國內資源優勢單位聯合研發的長效機制。近幾年,院通過加強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取得了明顯成效,加快建成了碳產業、膜產業等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研發中心,提升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強化研發中心的成果孵化器作用和成果轉化能力,加大核心技術向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的轉化力度;軍民品研發平臺建設不斷完善,7414廠和7416廠國防科技工業工程技術中心、42所湖北省高性能薄膜材料及膠粘劑技術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掛牌運行,固體發動機燃燒、熱結構與內流場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中期評估;完成了“三沃Su nvalor”品牌的注冊和標準手冊設計,初步建成了四院企業品牌體系。由航天技術成功轉化的高性能碳纖維、飛機碳剎車盤、汽車安全氣囊發生器及雙金屬復合管等一批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市場前景廣闊的航天技術應用產業項目正在茁壯成長。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四院自主創新取得了多項榮譽。院先后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千余項,其中國家特等獎三項。全院累計獲得國防核心技術專利數百項。2009年4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向我院43所超碼公司頒發了中國第一個A320系列飛機國產剎車盤零部件制造人批準證書,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打破了國外公司在技術上的封鎖和市場上的長期壟斷,實現了航天新材料技術拓展應用的歷史性突破,為四院航天技術應用碳產業鏈的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院連續多年被總裝備部、集團公司授予預先研究先進單位,并連續代表集團公司在總裝創新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在最近院戰略管理委員會會議上,四院黨委書記張康助充滿信心地說,自主創新能力持續不斷地提升,大大增強了四院的核心競爭能力,為承擔后續更加繁重的國家裝備建設和航天技術發展任務做好了充分的技術儲備,也確保了四院固體動力技術始終保持國內領先、緊密跟蹤國際前沿、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