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訥

8月26日,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在河北唐山召開全國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會議。會議總結近年來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工作面臨的形勢,研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會上,記者就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采訪了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鳴起。
記 者(以下簡稱“記”):張主席,您好。前一段時間,相繼發生了如深圳富士康公司員工連續跳樓事件、廣東佛山南海本田停工罷工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由此再次引發輿論關于工會如何維護工人權益,如何在勞動關系調整中發揮作用、履行職責的問題。那么,全國各級工會在維護職工的勞動保護權益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張鳴起(以下簡稱“張”):近年來,各級工會按照“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的要求,把積極參與對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制訂作為源頭維護的重要內容,適時提出工會的主張,在充分表達廣大職工意愿的同時,為工會依法維權提供保障。把向同級黨政提交專題報告、提案、溝通協商作為反映影響職工實現職業安全健康合法權益突出問題的重要渠道,推動政府科學決策、完善措施、落實責任。把主動爭取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和社會有關方面的廣泛參與作為工會開展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的重要手段,推動工會維權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努力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建議、設想轉化為黨政決策、工作思路和指導性文件。把推廣成功經驗作為提高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整體水平的重要措施,推廣在“一法三卡”“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職代會保安全” “安全檢查通知書” “職工舉報隱患獎勵”,以及職工職業安全衛生系列文化活動等,開展了大量工會勞動保護工作。
記:全國總工會在推動各級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上重點都做了哪幾個方面工作?
張:全國總工會推動各級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是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在繼承和創新中不斷發展。據統計,2009年,全國“安康杯”競賽參賽企業已達26萬家,參賽職工8000萬人。在“安康杯”競賽中,通過發動職工開展對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的排查、治理,推動職工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把加強班組安全建設作為“安康杯”競賽活動的重要內容,強化了班組安全建設目標管理。活動為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進了競賽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其次是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能力不斷提高。今年,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全總相繼下發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推廣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模式的通知》,從推動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和充分發揮工會作用等方面指導地方和企業工會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推進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全方位展開。今年4月,職業病防治部際聯席會議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國家層面職業病防治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已正式運行。此外,工會還積極介入對職業病危害群體事件和個案的調查處理,推動政府有關部門落實職業病防治監管責任,監督和協助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班組安全建設工作不斷加強。近年來,各級工會把推進企業班組安全建設作為增強勞動保護工作基礎的重要任務。去年年初,全總與國家煤監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煤礦班組安全生產建設的指導意見》,聯合召開了煤礦班組建設座談會暨“萬名班組長安全培訓工程”啟動會議,對推動班組安全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各級工會重視一線優秀安全班組典型的選樹工作,與國家煤監局共同總結推出了“白國周班組安全工作法”。王兆國、張德江等中央領導對“白國周班組管理法”有效防止煤礦安全事故的事跡給予了充分肯定。今年,全總與國家安監總局和國家煤監局又聯合開展了對優秀安全班組、優秀安全班組長、優秀特聘煤礦群眾安全監督員的評比表彰活動,有效提升了班組安全建設工作的整體水平。
第四是群眾性職業安全衛生監督檢查活動不斷深入。兩年來,各級工會緊緊圍繞國家職業安全衛生工作重點,把發動職工開展事故和職業危害隱患排查、治理活動作為突出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群眾性特色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組織廣大職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治理隱患、防范事故”活動,據統計,去年基層及以上工會組織參加各類安全生產檢查370萬次,受理舉報案件2萬8628起,推動了大批職業安全衛生隱患的整治。許多企業工會將各類事故和職業危害隱患排查治理列為職代會、廠務公開的重要內容,通過組織職工代表巡視等途徑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實,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記: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這種轉變對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有哪些影響?
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職業安全衛生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聯系十分緊密,也必然有其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從總體上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使我國經濟從過度關注GDP增速,忽視GDP的構成和質量,重物質投入,輕資源環境,重財富增長,輕社會福利水平提高的現狀得到改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將使我國經濟增長逐步改變單純依賴廉價勞動力的經營模式,將保障職工的職業安全健康更進一步成為衡量政府執政能力的標尺。對于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來說,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特別是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發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會服務,必將有利于職工安全健康權益的實現和保障。
最近,國務院又專門下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地方黨政也都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狠抓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這些都為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氛圍。
記: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程中,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面臨著哪些考驗?
張:在當前和今后的一個時期內,由于職業安全衛生問題引發的勞動關系矛盾仍然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的一個突出問題,特別是伴隨產業結構調整,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勞務派遣用工和非正規就業人數增加,勞動關系短期化、不穩定等問題將更為突出。同時,由于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的快速增長,這些領域的職工人數進一步增加,將使原本薄弱的職業安全衛生工作面臨新的考驗。在這種形勢下,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如何因勢利導,加快完善工作機制,探索新形勢下的勞動保護工作有效內容和方式,提升工會維護職工職業安全健康權益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深化各項改革中發揮應有作用,成為擺在我們面臨的緊迫任務。
在當前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時期,廣大職工對工會維護其安全健康合法權益寄予厚望,社會各界對工會保穩定、促和諧寄予厚望,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當前農民工職業安全健康權益問題凸顯,對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提出了新挑戰。隨著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民工大量進入城鎮,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已經顯現。據統計,到2009年未,全國農民工總數已達2.3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45億,而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農民工超過了60%。由于目前農民工還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弱勢勞動者群體,他們大多勞動組織松散,技術技能偏低,而且在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很難就自身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
基層勞動保護工作基礎薄弱,對工會勞動保護自身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面對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形勢,工會勞動保護基層和基礎性工作難以適應需求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地顯現出來。當前,隨著縣域經濟和鄉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提升,分布在縣、鄉和工業園區的職工將隨之增加。隨著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中西部城市對農民工的吸納能力增強,職工在不同區域間的流動將更加頻繁。隨著傳統產業結構調整的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的職工比重將逐步增大,他們的勞動關系、勞動方式將更為靈活多樣,流動性更強,利益訴求差異更大,這些都對推進工會勞動保護自身建設特別是加強基層和基礎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與之相比,相當數量的縣及以下基層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以及工作機制、內容、手段等方面與繁重的維權任務還不相適應,大量的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工會力量薄弱,規范化建設水平低,很難發揮對職工的安全健康權益維護作用。
記:在新的歷史時期,各級工會組織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履行各項職能,其總體要求是什么?
張:今年4月2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進一步保障勞動者權益,為促進社會和諧奠定堅實基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要切實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完善勞動保護機制,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
根據中央的精神和全總的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工會十五大和全總十五屆四次執委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以增強基層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活力為重點,著力加強機制建設、基礎建設、能力建設,推動解決侵害職工安全健康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整體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記:今后一段時期內,為擴大工作覆蓋面,增強組織凝聚力,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重點是哪幾項?
張:重點工作有六項: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工會勞動保護組織網絡建設。在重點行業、企業嘗試建立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信息聯系點,擴大網絡覆蓋面,增強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進一步完善對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的規范化管理。全總將對《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管理辦法》重新修訂,對全總任命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重新登記,各級工會要對這項工作給予支持和配合。加強工會勞動保護干部隊伍能力建設,增強勞動保護干部的綜合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等。
二是加強對基層的指導和服務。各級工會領導機關要在政策指導、權益維護、反映訴求等方面為企業工會提供幫助。要把基層工會特別是企業工會作為勞動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以抓基層、打基礎、強機制、增活力作為重點,將工作重心下移,把資源和力量向基層、向企業傾斜,指導基層和企業工會按照小型多樣的原則開展群眾性勞動保護工作。
三是把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把對農民工的職業安全健康權益維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握他們的職業安全衛生環境特征和利益訴求。當前,要特別關注對高危行業和接觸粉塵作業農民工的職業安全健康保護問題,積極配合政府開展職業安全衛生專項治理行動,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推動解決侵害農民工職業安全健康權益的突出問題。積極參與涉及農民工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群體事故的調查處理,協調、督促有關方面落實農民工職業安全健康服務政策和工傷保險待遇。
四是做大做強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品牌。
五是全面推廣應用“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模式”。今年,全總相繼下發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加強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推廣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模式的通知》,對各級工會進一步加大職業病防治工作參與力度和加強工會相關能力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當前,要把工會參與職業防治工作模式的推廣應用工作作為加大工會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力度的主要抓手,按照“結合實際、循序漸進、有所側重”的原則,全面推廣應用這個“模式”。
六是推動班組安全建設工作取得實效。促進班組安全建設工作內容指標化、要求標準化、步驟程序化、考核數據化、管理系統化等基礎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全總還將與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聯合開展對優秀安全班組、優秀安全班組長、優秀特聘煤礦群眾安全監督員的評比表彰活動。
編輯 曉 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