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浩
由衛生部職業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代替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以下簡稱“原《標準》”),于2010年8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在很多關鍵環節做了新的調整。
GBZ1-200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是職業衛生標準中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在職業病防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職業衛生監督執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職業衛生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標準中有些條文已經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及時修訂該標準極為必要。
此次新《標準》的修訂工作,廣泛征集了全國各地的意見。衛生部發布的新《標準》除個別語句明確表示為參照條款外,均為強制性條款。新《標準》與原《標準》相比,主要修改內容如下。
調整了標準的適用范圍。新增加了對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建設項目的衛生設計及職業病危害評價,建設項目施工期持續數年或施工規模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臨時性工業企業設計,以及工業園區總體布局等的規定。
增加及更新了規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工業企業衛生設計常用術語及定義,調整了部分章節編排順序及邏輯關系。
增加了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初步設計階段及竣工驗收階段的職業衛生要求以及職業衛生專篇編制、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編制要求等內容。
增加了在無法避開自然疫源地、毗鄰氣體輸送管道或工業污染區進行工業企業選址時的職業衛生要求,以及增加了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預防控制的衛生設計原則。
增加了工作場所粉塵、防毒的具體衛生設計要求,以及除塵、排毒和空氣調節設計的衛生學要求,細化了事故排風的衛生學設計,增加了毒物自動報警和檢測報警裝置的設計要求,還增加了系統式局部送風時工作地點的溫度和平均風速的規定。
適當調整了防暑、防寒的衛生學設計要求,以及空氣調節廠房內不同濕度下的溫度要求、冬季工作地點的采暖溫度和輔助用室的采暖溫度。
調整了防非電離輻射的衛生學設計要求。增加了大型極低頻電磁場發射源選址、極低頻電磁場發射源和電力設備選擇以及新建電力設施的衛生學要求,調整了工頻電磁場設備安裝地址與居住區等區域距離的衛生學要求,增加了居住區等區域磁通量密度最高容許接觸水平,增加了高電磁輻射作業勞動定員設計的衛生要求。
增加了采光、照明設計的具體要求。增加了應急救援設計的具體要求、應急救援機構急救人員的人數配備、氣體防護站裝備參考配置、急救箱配置參考清單。
刪除了已在GBZ2.2-2007《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中包含的職業接觸限值、車間內工作地點的夏季空氣溫度規定、工作地點噪聲聲級的衛生限值、局部振動強度衛生限值、工作地點微波輻射強度衛生限值、高頻輻射強度衛生限值、工頻高壓電作業場所的電場強度限值、工作地點脈沖噪聲聲級的衛生限值、勞動強度分級。
刪除了原《標準》的規范性附錄—附錄B中的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方法,增加了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標準。
此外,新《標準》規定了特殊行業如制藥、生物、食品加工等行業在遵守新《標準》的基礎上,還應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符合本標準的配套標準。
新《標準》的附錄A、B為規范性目錄。(本文轉載自《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
編輯 韓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