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尚
海洋石油作業由于作業場所空間的局限性,電氣設施、石油設施密集,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多,受自然環境惡劣、復雜等影響,給海洋石油作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存在的問題
2005年,衛生部頒布并實施了《深海石油作業職業衛生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該辦法對深海石油作業的職業病危害與預防、控制和消除,保護勞動者權益提供了法律依據。由于衛生部職責劃分和海上石油作業單位的整合,海上石油作業的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3大公司并沒有真正履行該《管理辦法》要求的職責。根據國務院2009年“三定”規定的要求,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設置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司,監督檢查工礦商貿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情況,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負責煤礦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對于海上石油生產作業的特殊性,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監督管理一司(海洋石油作業安全辦公室) 承擔海上石油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工作,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3大集團公司設立海油分部、中油分部、石化分部,3個分部根據作業區域范圍共設8個監督處,行使海上安全監管職責。對于海上石油作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海洋石油作業安全辦公室并無明確的監管要求和依據,各省、市地方安監部門也無法對海上石油作業的職業衛生工作實施監管。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部門和執法機構,造成了海上石油作業職業衛生的監管真空,雖然3大石油公司都實行企業內部的HSE管理體系,但在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以及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等基礎環節上往往簡化程序,在勞動過程中職業病的防護與管理、職業病的監測、人員的教育與培訓、職業病病人權益保障等方面存在制度不完善、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對這些問題,目前亟需解決。
建議與措施
根據“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職業病防治方針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監管辦法,借鑒《深海石油作業職業衛生管理辦法》,結合海洋石油作業特點和作業環境的特殊性,建議海洋石油作業的職業衛生防治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1.明確職責,理順關系,分級管理
根據海洋石油安全監管的模式和管理職責的分工,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海油安辦在負責海上石油安全綜合管理的同時,擔負起職業衛生管理的職責,在3大分部的職責范圍內,增加職業衛生現場的監督與管理。3大分部同時接受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司的領導,貫徹執行職業衛生有關規章和標準;查處現場職業危害事故和違法違規行為;承辦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的初步審查和管理;監督檢查有關職業安全衛生培訓;負責職業危害申報;參與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下設的監督處分別在各自管轄區域內開展相應的工作。
2.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執法培訓,整合技術資源
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職業安全健康司指導海洋石油作業的3大分部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開展對執法人員職業衛生的培訓和取證,使之盡快適應當前海洋監管體制的要求,承擔起海洋石油雙重執法任務的責任。同時,也應根據相應分工,借鑒衛生部門多年來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配備專業的職業衛生監管人員,壯大海上職業衛生綜合執法隊伍。整合科研院所、行業協會、職業衛生檢測檢驗單位的技術力量和裝備,形成海洋石油作業獨特的職業衛生綜合監管體制。
3.加強監管,明確重點,落實責任
海洋石油作業過程的職業衛生管理應根據職業危害的特點,在事前、事中、事后分階段、分步驟明確監管特點和重點。在海上石油建設項目初期,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及時開展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及時跟蹤監督職業病危害保護設施的“三同時”制度的執行情況;在項目試投產運行期間,及時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在項目投產期間,定期與不定期的進行現場職業病危害與防治的現場監督檢查。企業作為職業病危害控制的主要責任者,應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的各項制度和規程,定期進行對作業場所的檢測和對作業人員健康檢查以及后續的保障、跟蹤工作。
編輯 邊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