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兵
鳳姐、奧巴馬女郎、索吻女生……這些網絡紅人誕生的背后都有網絡推手的身影。網絡推廣和炒作,現今已成為一種“錢”途無限的網絡營銷手段。知情人士透露,如今很多知名企業都成為網絡推手的客戶,并為此每年投入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費用。一個網絡推手團隊如果操作得當,每年可獲利數百萬元。
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網絡炒作為何這么有市場?一是人們的精神太壓抑了,網絡紅人可以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有人說,中國人現在精神生活太緊張了,需要有東西放松一下。中國人在公眾場合中表達個人色彩的空間非常單一,而網絡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所。二是商家巧抓機遇,片面追求點擊率。點擊率是當前網站逐利的硬道理,為了讓商業利益最大化,商家不擇手段,無視被炒作者個人的尊嚴與人格,再加上一些網站有意無意的參與和推波助瀾,使得扎堆甚至起哄的炒作法很快奏效。三是扎推式的跟風心態,很多中國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朋友或大家都在看或者談論某個人、某個話題,他們八卦的注意力就集中在那個人身上。
如何避免網絡過分炒作,筆者以為一要推崇個性和時尚,宣揚主流文化,構建社會核心價值觀,修補國人的精神壓抑空間。二要給造星一個陽光的平臺,構建成熟、嚴密、發達的商業體系和職業運作,讓每個明星從升起到隕落的軌跡明晰地展現于世。三要加強網絡炒作監控,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法律,既保護市場擁有者的合法經濟利益,又不讓網絡炒得過熱,以免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