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等
[摘要] 本研究以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為例,對現階段醫學獨立學院本科專業改革的工作開展的優劣勢、機會與威脅進行分析,并根據工作經驗及教育原理對獨立醫學院專業改革工作提出“把握時局,加大改革力度、保障實施成效”和“創造機遇,克服自身弱點,化解外部威脅,促進改革成效,形成專業改革新體系”兩點啟示。
[關鍵詞] 醫學獨立學院;本科;專業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01-106-04
[Abstract] In clinical college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the work of medical independent college undergraduate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ducation and work experience, we proposed two inspirations of “grasp the situation,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reform, ensur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creating opportunities, overcome their own weaknesses, dissolve the external threat, promote the reform, get into the new system of professional reform”.
[Key words] Independent medical colleg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reform
專業建設不僅關系到高校人才質量,同時關系到院校生存的好壞和發展空間的大小,因而可以說專業改革是高校得以發展的基石[1]。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不容落后,醫學專業建設毫無疑問也就成為一項重要課題。為此,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于2012年特別申請《醫學類獨立學院應用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并獲批立項。該項目將從專業設置、學科建設、實踐體系等角度著手研究,探索如何推行專業特色建設、如何促進學科建設成果的形成、如何開辟創新型實踐體系等問題,尋求獨立學院專業改革突破口,分析發展利弊因素,揚長避短,凸顯特色,為自身發展贏得空間。
1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專業背景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創建于2003年,是經國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學院由省屬重點大學——安徽醫科大學舉
辦,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投資合作辦學,是按新機制和新模式運行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學院依托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院、公共基礎學院、人文學院、藥學院、衛管學院和護理學院學科系(部)建設的經驗和成果,發揮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其他臨床教學醫院的資源,結合學院實際,組織專家組進行學科系建設規劃論證,開設臨床醫學、衛生事業管理、藥學、藥理、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六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在校學生近5000人,除在安徽省內多個地市的醫院建立了實習教學關系外,同北京、浙江、上海、福建等省的地市醫院在教學實習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
同時,由于這種新型教育模式與實踐發展時間短,經驗匱乏,當前,對其系統性研究的資料相對缺乏,因而醫學類獨立學院的教育模式與專業改革也面臨了諸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深入探討,比如:獨立學院母體院校與獨立院校在專業設置、課程管理等方面存在雷同系數過高的現象;在專業發展的宏觀決策方面,獨立學院權責比例失調等問題,均不利于完全發揮獨立學院在專業改革工作中的固有優勢,故不能很好地服務于地方衛生事業,專業建設和學院發展受到阻礙。
2 醫學獨立學院本科專業改革工作的現狀分析
2.1 本科專業改革工作具有專業設置靈活、專業資源豐富、專業品牌效應突出等優勢
具體表現在如下:(1)獨立醫學院的專業設置可擇其母校就業率較高、發展前景較好的專業進行辦學,這樣可以優化教育資源,保證教學質量。進一步開設社會急需的專業,也利于獨立醫學院的持續發展。(2)獨立醫學院可以借用母體學校的一切教學資源,這樣可以節約創新成本,實現高質量、高起點的辦學目標。(3)獨立醫學院成立時基本上都沿用母體學校的名字做前綴,這樣在招生的時候就具備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2.2 本科專業改革工作存在專業定位不夠準確、專業特色不夠明顯、投資尚有不足等弊端
具體表現在如下幾點:(1)為完善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經過調研得到:學生基本滿意度為76.3%,有4.8%的學生認為在接受教育的培養目標方面認識比較模糊,專業定位不夠明確,需改進和完善。有18.9%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的關聯性不夠高[2];有關專家認為學院課程建設的力度有限,學院人才培養目標有待與時具進。(2)學院專業設置沿用母校,缺乏自身專業特色,尤其是在課程設置上雷同率高達95%[3],這對獨立醫學院的發展走向有影響。(3)教育部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于管理辦法》規定了獨立學院的7個獨立,如:獨立占地500畝、儀器設備、圖書、學科建設、獨立師資等必須達到規定的指標。對照指標評估,國內獨立醫學院的投入存在嚴重不足。
2.3 本科專業改革工作是地方經濟、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地方政策予以支持
具體表現如下:(1)國內地方經濟、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據安徽省“十二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記載,截至“十一五”末,我省千人口床位較全國平均水平低23.03%,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較全國低至33.52%,千人口注冊護士較全國低至25.66%。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全省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公共衛生與醫療之間的衛生資源配置不平衡情況較為凸顯。(2)教育部頒發《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為獨立學院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皖發[2010]9號文件中明確指出:“積極推動省屬獨立學院轉型定位、吸引辦學資金,逐漸發展成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等文件均展現了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專業設置、專業改革的關注和支持。
2.4 本科專業改革工作需要規避多種威脅
具體表現如下:第一,發展政策的不明朗,獨立學院前途未知。結合國內教育發展的均衡性、公平性,社會對教育需求的提升等問題給獨立學院的發展帶來了生存概率問題;獨立學院與地方高校轉型,區域高教布局優化統籌推進[4],使得獨立醫學院去向模糊。第二,專業需求日趨理性,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大學生“畢業等于失業”的現象趨于平常,家庭逐漸會考慮高等教育回報率的問題,也就是說不久的將來,高等教育將走向市場化[5]。第三,社會對獨立學院學歷的認知度不高。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獨立學院被民眾和企業單位所接受還需要時間[6]。這三點在一定程度上給獨立學院的發展蒙上了陰影,進一步阻礙了獨立醫學院的專業改革的動因。
3 醫學獨立學院本科專業改革工作的兩點啟示
3.1 把握時局,加大改革力度、保障實施成效
欲取得獨立醫學院本科專業改革實效,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根據區域衛生事業發展實際,結合地方衛生事業政策需要,立足自身優勢,以人才需求為導向開拓創新實踐體系。如: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式就業、資助創業等[7]。第二,優化專業設置是培養創新型人才有力保障。只有專業設置地方化,才能夠針對地方經濟發展量身打造優秀醫藥人才,才能夠迅速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創新型人才[8]。這樣就可以根據地方衛生人才需求,結合時局發展特點,培養地方急需的衛生醫藥人才。一方面可以解決地方衛生人才缺口問題,為地方群眾造福址,為推動地方區域衛生事業發展做貢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獨立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同時反輻射作用于下一年度的招生而改善招生質量,為提升學院整體教學質量奠定基礎。第三,整合母體學校教學資源,以專業崗位需求為原則設置課程,進而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實施“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如:學院結合近年來,在醫藥學科領域的調查研究,會同醫藥領域教師、專家、高校教育管理領域的領導共同研討相應專業領域的教學、課程內容等[9-11]。再如學院組織母體高校管理層,校外高校管理專家、學院相關管理部門經過論證會研究,修訂完成了學院專業改革總方案并實施,同時制訂了專業改革進程報告制度和專業改革成果驗收細則。總體上可以說,學院適時把握安徽地方政策,結合安徽衛生事業發展現狀,合理推進專業改革力度向、有效保障了學院本科專業改革成果的實現。
3.2 創造機遇,克服自身弱點,化解外部威脅,促進改革成效,形成專業改革新體系
欲形成專業改革新體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現狀,結合地方衛生事業特點,發揮學院學科優勢,促進學院專業改革,引領本地區行業領域的產業發展。如學院再如學院2012年度,經母體高校授權,組織專家、教學管理部門經過討論研究,完成了獨立學院與母體高校錯位的教學質量管理新機制,并于2012年底發文執行,從近年來的教育成果來看,推動、整合了學院教學資源,強化了學院專業改革力度,形成了“臨床醫學展業”、“護理學”兩個特色專業,打造了學院“藥理學”優勢學科,申報了“醫學生物工程”一個新型學科并進入招生。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我院專業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二,實時關注國家對獨立醫學院發展的宏觀調控,審時度勢,化解外部威脅,搶抓醫學獨立學院發展先機,適時構建學院專業改革新體系,如學院立足安徽衛生事業人才缺口實際,以國家振興計劃為時機,以培養實踐創新型醫藥人才為目標,大力推動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專業為特色專業的學科發展,嘗試開拓臨床實訓創新手段,以醫學生物工程專業為新型學科,探索藥理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優勢。同時,學院遵從醫學學科發展規律,開展醫學衛生管理專業教育教學工作,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家各類競賽,取得了諸多業績:如大學生創新大賽一等獎2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2個;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安徽賽區三等獎一個,也是安徽醫學院獨立學院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醫學獨立學院。第三,本科專業改革工作需要理性規避外部威脅。如針對獨立學院發展政策不明朗,前途未知的風險。作為獨立學院的管理者。我們應該以教育質量為核心,因為教育質量是學院的生命線。而關系教育質量的重點就是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又是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教學管理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故狠抓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是必然的,同時也成為這種新型教育模式得以生存和良性發展的立足之本。針對社會對獨立學院學歷的認知度不高的問題。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獨立學院被民眾和企業單位所接受還需要時間。我們可以利用培養的畢業生質量、發展前途等來提升認知度,改善大眾認識,針對這種新型教育模式,改變認知需待時日。針對學生家長教育需求日趨理性,家庭逐漸會考慮高等教育回報率的問題。我們應該參照國家教育部《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12]、《關于在部分省(市)開展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綜合改革試點的框架性方案(征求意見稿)》[13]兩個文件精神,結合獨立學院自身情況,給自身合理定位,適時研究探討獨立學院未來發展走向。第四,結合學院自身專業特點,營造學院專業品牌,推動院系精品課程建設。如學院根據自身實力,無法完全獨立,經濟投入不足等實際,合理引入母體高校人力資源,引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一流醫院教學資源和教學實踐基地資源,優化解決學院獨立學院“三本”聲譽之危機。與此同時,學院為了推動學科建設發展,設立學院精品課程項目,爭取省級精品課程項目立項,當前已獲批23門學院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立項,從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我院專業改革課程新體系。
總之,只有以教學質量保障生命線,以服務地方、區域衛生事業為宗旨,以就業技能為為教學載體,以崗位需求為最終出發點,形成醫學獨立學院的專業改革新體系,才能夠開拓自身生存力,才能夠為地區、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創新型醫藥人才。
[參考文獻]
[1] 傅淳.專業改革與建設的探索實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3(4):17-21.
[2] 房文亮,夏云,周放,等.醫學獨立學院質量監控體系現狀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探索[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12,6(1):77-80.
[3] 夏云,房文亮,孫江潔.醫學獨立學院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質量調查及分析報告[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1(10):63-65.
[4] 李劍平.“校中校”獨立學院規范發展最難啃的骨頭[N].中國青年報,2014-4-30(6).
[5] 張利萍,夏云,孫江潔,等.中英高等教育質量管理比較及啟示[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4):126-130.
[6] 劉詠梅.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獨立學院發展現狀及對策[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3(2):157-159.
[7] 張利萍.關于V領階層的探索[J].網絡財富,2008,12:75-76.
[8] 夏云,張利萍,楊優,等.醫學獨立學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10):94-96.
[9] 蔡玲霞.對電大“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專業改革的幾點建議[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8(63):31-34.
[10] 耿化敏.高校中共黨史本科專業的歷史、現狀和改革[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4,238:24-30.
[11] 肖文峰.財經類院校管理科學本科專業改革途徑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6(24):97-99.
[12] 百度.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EB/OL].2014-10-10.http://zxb.xyc.edu.cn/news/HGZC/1451912281367KC7ADB8GH37G85I52G.html.
[13] 百度.關于在部分省(市)開展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綜合改革試點的框架性方案(征求意見稿)[EB/OL].2014-10-10.
(收稿日期: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