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林嘉新 劉烈梅 馬龍 柳慧婷 林艷
[摘 要] 會計穩健性作為會計確認及計量的重要原則,是我國衡量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重要指標之一,它是財務報告最主要的特征,在會計實務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已呈現出不斷增強的趨勢。相對于國外,我國對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的研究較少,因此,我國要立足于特殊的經濟環境,即國有經濟,它為研究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我們要拓寬其度量方法,并逐步運用到企業中。會計穩健性在會計實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運用會計穩健性原則,可以促進企業長久的發展下去,但我們在運用它的同時,還要保持謹慎的態度,選擇恰當時機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以便更好地迎接挑戰。
[關鍵詞] 會計穩健性;產生原因;經濟后果;影響
[中圖分類號] F270 [文獻標識碼] B
穩健性對會計發展的影響意義重大,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會計管理原則,它是會計信息質量和透明度的重要特征,由于其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成為會計實務研究的焦點,得到公司管理者的關注,但對它進行系統性研究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各國更多的把公允價值計價運用到會計準則中才開始興起,Watts(1993)最早提出對穩健性進行系統研究,進一步闡述了會計穩健性原則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在企業中,它可以對企業股東、管理層與債權人的利益進行合理分配,有效的緩解他們之間的權益沖突,提高企業自身價值,但也有許多資本市場規范者和準則制定者,經常忽視或試圖放棄會計穩健性,如:FASB(1980),第2號概念公告,即使在會計界,對會計穩健性的認識也不足,仍舊停留在“在經濟活動中,應持有謹慎態度,不應高估資產或收益,低估負債或費用”這一句話中,會計制度的建立和目前所處的會計環境都對會計穩健性的運用起到制約影響。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問題,說明我們對會計穩健性的研究還不充分,尚需探究。[1、2、9]
一、會計穩健性的產生原因
Watts認為,會計穩健性主要源于會計的契約作用,并同時受到法律和管理制度的影響。報酬契約和債務契約形成了會計穩健性的需求,主要是由于穩健性能夠通過延遲企業股東的支付方式以確保債權人的利益,同時基于盈余的報酬支付也受到延遲,從而保證了股東的利益,由于Watts(2003)受到Basu(1997)的影響,在已經出現的大量對穩健性研究提供的證據,使他將會計穩健性的產生因素歸結為:契約,股東訴訟、管制和稅收。[2]
目前,對于穩健性產生的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契約需求上,其中主要是債務契約使穩健性得以產生。在股東—債權人的契約中,債權人與股東權益在資金分配上會產生不同意見,從而形成不對稱的收益,表現在:即使公司經營狀況有利,債權人也只能得到部分資金額,如果出現資不抵債的情形,債權人可能無法收回全部資金,所以,債權人的不對稱受益會使他們更加謹慎保守,時刻關注盈余和凈資產的下限額,在實際操作運營中,債權人在訂立債務契約時,會要求用更加謹慎的會計原則選擇相關會計方法來保證債權人的自身權益不受到損失,必要時加入一些限制性條款,當公司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出現問題時,債權人就會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這些限制性條款大多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如果企業債務比例高,那么債權人會更加嚴格制定限定條件。財務信息的穩健性有以下兩種方式來保護債權人利益:①會計穩健性出現可以有效使債務企業對股東的過度支付程度降低。由于債權人與股東之間存在代理問題,而債務企業經營活動債權人又無法得知,他們可能通過對股東過度支付把公司經營成果從債權人轉移到股東手里,債權人為了保證自身利益不受到損失,緩解在股利支付方面股東與債權人的沖突,就會在訂立債務契約時,對股利政策制定一些限定措施,穩健的會計信息能夠緩解管理者對資產和利潤的高估,減少股利清算的發放,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貸款人的借款成本;②會計穩健性出現會在不利條件下,使債權人更為有效的保護自己利益。由于債權人在企業中并不能直接掌管監督、觀察公司的運營過程,因此債權人只能通過企業是否違背債務契約中的會計指標進行間接監督,穩健會計會將企業經營惡化成果及時反映在會計指標上,從而觸犯了債務契約中的條款,使債權人及時參與到企業的經營中,保護自身利益;③會計穩健性出現可以消除股東的高估傾向,確保準確性。Christensen和Demeki(2004)認為把會計信息解釋為“好”消息和“壞”消息時,由于股東的報酬會隨著公司收益增加而增加,就會有動機的報告“好”消息,會計穩健性存在偏差,將它引入到公司里,會抵消股東的高估傾向。[3]
在訴訟和管制上,Watts(1993)、Beaver等認為,企業在盈余高估時,與股東訴訟有關,而穩健性可以降低訴訟成本現值。Huijgen(2003)在英國和美國沒有交叉上市公司的穩健性進行了對比,研究表明,在美國交叉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更為穩健,而且訴訟是促使會計穩健性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管制方面,我國集中在會計準則管制上對會計穩健性作以分析,通過對盈余穩健性的變化趨勢研究表明它正處于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有數據反映出我國上市公司體現出來的盈余穩健性不具有真實性,往往在盈余較高時,增加對好消息的確認而降低了對壞消息的確認,在盈余較低時,則相反。我們可以得出,盈余質量不僅由會計準則決定,更重要的是受到管理制度和管理者動機影響。[4]
在稅收上,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公司都必須按照交易事項進行納稅,會計穩健性要求公司對費用要及時確認并延遲收入確認,從而使公司當期利潤與凈資產降低,同時也使公司的應納稅額下降,它會對公司價值和經營成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企業對穩健的會計信息有所傾向,會計穩健性在稅收的條件下會產生積極的作用。[5]
二、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
我國在2008年開始對會計穩健性所產生的經濟后果問題進行研究,并將其分為兩個部分:①會計穩健性在企業中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包括債務融資效率和權益融資效率;②會計穩健性在企業中對投資決策者的影響,它是通過考察會計穩健性對企業現有和未來的投資項目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檢驗投資決策效率提高是否與會計穩健性有關。[7]endprint
(一)會計穩健性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1.會計穩健性的債務融資效用
Ahmed,Morton,Stanford-Harris等最早實證檢驗了會計穩健性在股利政策上緩解債權持有人和股東之間的矛盾以使債務資本成本降低,首次表明在簽訂債務契約時,確保其有效性,會計穩健性所發揮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得出了穩健性在債務融資中體現出經濟后果的重要性,即降低債務成本。Zhang(2008)在Ahmed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了擴展補充:其一是會計穩健性度量方法改變了原有的單一性,使其更為全面,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衡量;其二是用信用評級等級代替債務資本成本,以利息率計算會使結果更直接準確;他們還進一步分析了穩健性的事前效用和事后效用,實證結果表明會計穩健性可以提高債務契約效率。[6、7]
從國內研究來看,有許多學者從不同方面對會計穩健性所產生的經濟后果進行了分析,如:會計穩健性與債務資本成本之間的關系及影響,從債務期限結構中考察會計穩健性在債務契約中的效用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盈余穩健性會使債務資本成本降低,以此來促進企業高效發展。
2.會計穩健性的權益融資效用
對會計穩健性的權益融資效用的檢驗文獻較債務融資效用較少,Francis,Olsson,La Fond和Schipper(2004)通過實證檢驗投資者要求回報率和盈余質量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盈余質量越差的公司,其債務和權益成本就越高,然而并未發現會計穩健性是否與權益資本成本有關系。Lara,Osma和Penalva(2006)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多種度量方法對穩健性進行計量,發現穩健性與事前資本成本之間存在著一種負相關關系,首次檢驗了會計穩健性有助于降低權益資本成本。[6、7]
(二)會計穩健性對投資決策者的影響
1.會計穩健性對現有投資項目的作用
有關經濟學者指出,壞消息在會計穩健性的作用下能夠及時確認為盈余,如果企業管理者繼續經營不利于自身發展的投資項目,損失就會擴大并得以確認,因此管理者有動機及時終止不利投資項目。Biddle和Hilary(2006)把盈余冒險度作為會計信息的替代變量之一,企業投資效率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由此得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質量可以降低管理者和外部資金提供者的不對稱程度,投資效率由此得以提高。[7]
2.會計穩健性對未來投資項目的作用
由于未來投資項目并未反映在財務報表中,因此會計穩健性與未來投資項目的關系就不能夠直觀的表現出來,但對它們之間的關系作了一個簡要分析。會計穩健性影響企業未來投資項目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會計穩健性對管理者任期內的投資決策結果加以反映,從而使管理者為了自身利益投資于不利項目的可能性降低,有效抑制了投資過度;②會計穩健性可以使企業利用較低的成本吸引外部資金,從而緩解了投資不足。[7]
如果采用加速折舊法,公司資本投資額會明顯增多,這說明穩健性會對投資決策有一定的影響,但并未得出新增投資是有效率的,并購作為企業重大并易于觀察的未來投資項目,因此,國外學者從并購投資的角度出發,檢驗了會計穩健性和未來投資決策之間關系:會計穩健性有利于企業管理者作出正確的并購投資決策,投資效率有所提高。[7]
三、會計穩健性的未來研究方向
會計穩健性的研究大致經歷了3個過程:①理論規范研究,即研究它的存在性和形成原因;②實證研究,即研究它的計量模型;③通過計量模型研究其經濟后果。從國外研究領域來說,對于會計穩健性,不僅只是研究它本身,同時還和多種理論相結合,從最早的契約理論到后來的代理理論,會計穩健性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展,并以此探索它對經濟的影響。相對于國外,我國對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的研究較少,因此,我國要立足于特殊的經濟環境,即國有經濟,它為研究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我們要拓寬其度量方法,并逐步運用到企業中,從而帶來可觀收益,會計穩健性可以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投資效率,但權益資本市場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研究較少,同時,投資效率問題在我國企業中一直存在,所以,將成為我國今后會計穩健性的研究方向。[7、8]
會計穩健性在會計實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運用會計穩健性原則,可以促進企業長久的發展下去,但我們在運用它的同時,還要保持謹慎的態度,選擇恰當時機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以便更好地迎接挑戰。
[參 考 文 獻]
[1]梁利輝,陳一君,王秋月.論會計穩健性的度量模型[J].會計之友,2014(7)
[2]楊華軍.會計穩健性研究述評[J].會計研究,2007(1)
[3]張菊朋.會計穩健性研究[J].財會通訊,2013(5)
[4]丁楠.會計穩健性研究述評[J].財稅研究,2014(21)
[5]王璇.會計穩健性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J].商業經濟,2013(3)
[6]王璇,劉文俠.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研究述評[J].現代經濟信息,2012(19)
[7]張敦力,李琳.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研究述評[J].會計研究,2011(7)
[8]佟玲.會計穩健性的研究綜述[J].中外企業家,2014(10)
[9]陳國輝.理解會計穩健性[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8(7)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