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茹
問題導向聯合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何亞茹
通過教學實例,印證了運用問題導向聯合案例教學法符合護理教學的要求,在夯實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其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和自我發展的主體,并縮短護理理論與臨床實踐的距離,從而增強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興趣與感情,為學生日后更好地適應未來醫院的臨床護理實際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問題導向聯合案例教學法;傳統教學法;護理學基礎;教學
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和案例教學法(Case Teaching Method)是目前醫學教育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并已應用于臨床醫學教育[1,2]。PBL聯合案例教學法的實質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選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設置相關問題,組織學生思維、推理、分析、討論、研究,教師不直接展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只起導向作用,強調教與學相結合,以促使學生主體意識的養成,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核心課程和必修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學科,為探索高職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課程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創新思維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等綜合能力,我院對2007級3年制高職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在部分理論課教學中采用PBL聯合案例教學法,并取得較好效果。
選取我院2007級3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109人,實驗組54人,對照組55人,每組有男生4人,其余為女生,年齡為20~22歲,均為高中畢業后高考正式錄取,所在班級是由入學時學生處隨機分班而成。《護理學基礎》課程安排在第2~3學期,隨機抽取2個班,一個班為實驗組,另一個班為對照組。
兩組教學由同一教師任教,均使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護理學基礎》為教材,同期進行授課。對照組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采用講授法、演示法、多媒體等傳統教學法,實驗組在以上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采用PBL聯合案例教學法。兩種教學方法課程的總學時數、理論學時數均相同。
1.備課中編制案例,設定問題。《護理學基礎》課程理論總課時為91學時,其中在臥位與安全、壓瘡的護理、生命體征的觀察與護理、排泄護理、靜脈輸液與輸血、藥物過敏試驗等章節采用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教師備課時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需要以及學生的知識層面采編醫院的真實病例,并設定相關問題。選用的案例要典型、內容恰當,設置的問題層次分明,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難易適度,直接針對本次授課內容,而且能被學生易于理解、接受,并引起學生的思考,同時要兼顧臨床實際護理工作的最新進展進行適度拓寬,既達到教學目的,又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學生課前準備。將學生異質(成績好的與成績差的搭配,性格內向的與外向的搭配等)分成8組,每組6~7人,各組選定1名組長。教師將準備好的案例及相關問題在授課前1周分發給學生,要求每位學生提前認真閱讀、理解案例,到圖書館、校園網、資料室查閱相關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為本次新內容學習做好準備。
3.課堂教學。(1)呈現案例與問題。教師利用3~5分鐘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并宣讀案例及相關問題,講明具體要求與任務。例如在學習靜脈輸液反應內容時準備的案例與問題:患者張某,女,42歲。因胃潰瘍入院治療。患者在滴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信法丁20mg15min后,出現寒顫,并感覺惡心,想吐。護士測其體溫37.8℃,脈搏110次/min,40min后體溫上升至40.2℃,并主訴頭痛,全身乏力。請問:患者此時發生了什么情況?護士如何進行處理?怎樣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2)學生討論。各組組長組織本組內成員針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每位學生都要根據自己對案例及問題的理解發表觀點,協商之后在小組內達成共識,最后選派1名代表上臺發言。各學習小組研究、討論時,教師巡回旁聽,不給予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只進行及時、適度的組織與調控,對學生討論期間遇到的疑問適時點撥與指導,以確保各組討論緊扣主題順利進行;(3)集中發言、點評。各組代表上臺進行限時發言匯報,其他學生和教師作為聽眾。發言完畢,評價組(由每組指定1名學生)成員點評,評價內容包括小組對案例及問題的理解、代表發言所用的時間、語速、語調、聲音、表情、條理性等;(4)教師總結。教師總結時充分肯定學生討論、發言的積極性以及正確的觀點;對各組有分歧的問題和結果進行重點評述,讓學生們梳理出正確思路;對不妥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并呈現正確答案。最后,教師將案例與本次授課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鏈接,作歸納、總結,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且使其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理論考核。在期末結束后采取標準化閉卷考試,兩組使用同一套試卷,由教務處從學院試題庫隨機抽取,兩組學生在同一時間、同一監考教師的條件下進行考試,結束后將卷頭學生的個人信息全部密封,組織教研室教師集體流水閱卷、登統考試成績。
2.實驗組學生問卷調查。課程結束1周內,采用自行設計的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教學問卷調查表對學生進行調查,不記名填寫。有授課教師集中發放,共發放問卷54份,當場回收54份,回收率100%。
3.處理。所得數據采用×2檢驗。
成績評定方法是:優秀≥90分,60分≤及格<90分,不及格<60分,優秀率=優秀人數/n×100%,及格率=(優秀人數+及格人數)/n×100%。實驗組優秀率(37.04%)明顯高于對照組(14.55%),實驗組及格率(96.30%)明顯高于對照組 (87.2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8.80,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比較 例(%)
54名學生均贊同PBL聯合案例教學法。大部分學生認為,此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活躍課堂氣氛等等,見表2。

表2 實驗組學生對PBL教學法效果的問卷反饋 (n=54) 例(%)
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基本理念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3]教師退到學習舞臺后面做導演,學生走到臺前做演員。我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以學生為本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是把學生能力培養放于首位,徹底改變學生“混學歷”的學習觀,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如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等,真正使學生達到“學歷”與“能力”的雙贏。陳惠敏等[4]以病例為引導的問題教學法已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為這兩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本次研究從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理論考核成績比較以及實驗組的問卷調查結果中,深深體會到了PBL聯合案例教學法的人才培養優勢,因此,該教學方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培養出的人才符合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特色。
1.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PBL聯合案例教學法中,教師把案例及討論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去“找什么?為什么?怎么辦?”[5],這樣,學生就由傳統灌輸式教學法授課時的被動聽課者轉變為一個主動參與者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自身價值得到了提升,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興趣。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內在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是行為的指向、成功的起點,教師采用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興趣,就會精神振奮,大大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習真正成為樂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PBL聯合案例教學法在小組對案例及其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和研究中,大家敞開思路,暢所欲言,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靈活地考慮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使每位學生的優勢得到發揮,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表2可知,88.89%的學生認為教學中采用PBL聯合案例教學法,自己學習興趣濃厚了,主動性更強了。
2.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是教師在授課前1周把案例及要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他們在課下通過多途徑查閱和收集有關資料,利用學過的知識對本次學習內容進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在課堂小組分析、討論中,每位成員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研究結果表明:85.19%的學生認為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提高了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為PBL聯合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來源于醫院真實的典型病例,通過引入案例,把學生帶入“臨床”的現場中,學生感覺患者就在眼前,有親臨其境之感覺,從而將臨床實際融合到課堂的理論教學中,促進學生從理論知識到實踐能力的轉化,最大限度地達到理論知識和臨床實際的“零距離”對接,彌補了傳統灌輸式教學法中理論知識講授和臨床實際聯系不緊密的不足,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臨床思維的方法,而且提高了他們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益于學生畢業后能更好地勝任未來醫院的護理工作,擔當起“白衣天使”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重任。
3.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PBL聯合案例教學法的中心環節是根據案例與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分析、研究,討論時,同一小組內的成員協作分工,獨立探索或與他人合作分析、研究,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最后觀點在組內達成共識。小組討論之后,各組派1名代表在全班進行發言匯報,點評時也是以學習小組為整體進行。這就使學生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高度的責任心,每位學生必須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并主動與其他人員進行溝通、交流、配合,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互相補充。這種協作學習方式始終貫穿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下進行討論、交流,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共同進行協商和討論。成員之間消除了嫉妒心和私心,能將自己所理解、所掌握的知識毫無保留地講給其他同學,這樣學習者的思維與智慧就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共享,既能展示學生個人的獨立見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6],而且這種精神也是學生將來從事任何一項工作所不可缺少的。
4.增強了學生綜合能力。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要求組內成員根據案例及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討論,大家共同合作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想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就必須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與運用能力。從表2可以看出,通過課堂分組討論和集中發言,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7]。同時,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明顯提高,使學生的整體水平、整體風貌都有了新的推進,實現了綜合能力的提高,真正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5.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PBL聯合案例教學法是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它強調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和調控下進行合作學習。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咨詢者,確切地講,教師應是一個學習舞臺的導演,除了具備關鍵性的教學原則與教學基本功等以外,還需要具備為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和實施教學活動的能力。這對于教師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責任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掌握廣泛、扎實的專業知識,并能使其靈活應用、融會貫通,保證在課堂上正確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練就扎實的基本功。而且要求教師能夠把握住學生心理特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保質保量完成教學過程,順利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
[1]賀立山.問題教學法在成人教育中應用及效果評價[J].新鄉醫學院學報,2005,22(02).
[2]李晉軍,陳光文.案例教學在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探討[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02).
[3]覃星明等.問題導向聯合案例教學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07).
[4]陳惠敏等.以病例為引導的問題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6,5(01).
[5]周梅等.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5,20(07).
[6]陳榮芝.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08).
[7]孫會珍.案例教學法在臨床專業《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的實施[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8).
何亞茹(1967-),女,河北唐山人,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護理教育。
G712
B
1001-7518(2010)02-0040-03
責任編輯顏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