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彬
高職《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的整體設計與實施
□張宏彬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是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一門學習領域課程。課程建設團隊與企業合作,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以項目任務為載體,對課程進行了整體設計與實施,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課程設計;工作過程;項目驅動
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是高職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習領域課程。學生通過對目前廣泛流行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的學習使用,掌握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技術,既為網站設計與制作等后續課程服務,也可畢業后直接服務于相應的工作崗位。本課程自2006年被列為院級精品課程以來,課程建設團隊與企業合作,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以項目任務為載體,對課程進行了整體設計與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8年,本課程被江蘇省教育廳認定為省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學院所處的江蘇省位于我國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一、二、三產協調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當前的形勢下如何得以可持續發展,課程建設團隊經過調研發現:傳統的計算機應用類企業其業務不斷集中,專業化特點愈發明顯。主要有計算機硬件銷售與維護類、面向智能大廈的綜合布線類、面向企事業及個人用戶的文印、廣告、網站建設與維護的辦公自動化類等。其中文印、廣告、網站建設與維護類企業服務社會面廣,此類專業人才需求量大,而且企業規模屬中小型,創業容易。因此學院決定對計算機應用專業進行改革,從普適教育向文印、廣告、網站建設與維護技術方向轉向,逐步形成自身的專業特色。
借鑒德國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模式,以培養適應文印、廣告、網站建設與維護類崗位要求的人才為重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結構為邏輯,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重構課程體系。積極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新模式,在IT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改革、產學研結合等方面進行有益的實踐并積累成功的經驗,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而起到示范與輻射的作用。
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掌握本專業必須的理論知識和具有本專業職業能力,從事文字排版、圖片處理、網站開發與維護、常用辦公自動化設備安裝及維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1.由企業專家分析工作任務形成行動領域。企業專家分析得出本專業的行動領域有:辦公軟件的使用、圖形圖像的編輯與設計、小型動畫設計、文件的管理、項目管理軟件的使用與維護、網站的開發與維護、局域網的組建與維護、常見計算機外設的使用與保養等。
2.將職業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模式,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將職業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在每個學習領域中,以項目為載體設置若干個學習情境。如:對行動領域中的“圖形圖像的編輯與設計”安排與之對應的學習領域《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
3.由學習領域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學習領域的設置是根據工作過程中典型工作任務特點劃分的,每個學習領域對應著本專業課程。根據行業專家的經驗,學習領域需要計算機應用基礎、美術基礎等課程作為其先導課程,另外還要考慮學生后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因此進行專業改革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試行)如下表所示:

?基礎領域 專業學習領域 拓展領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可視化程序設計綜合布線實訓綜合布線實訓體育 計算機組成原理 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實訓英語 操作系統及應用計算機應用基礎 多媒體技術應用美術基礎 計算機網絡技術…………工學結合有薪頂崗實習辦公自動化技術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圖形圖像處理技術網站的設計與制作基于C#和SQL的數據庫應用系統設計
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運用數字技術對圖形圖像進行編輯加工,從而達到美化的目的。學生通過對目前廣泛流行的圖形圖像軟件的學習使用,掌握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技術,培養在文印廣告類中小型企業主崗位上圖形圖像處理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奠定良好的操作技能基礎。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學習領域針對文印廣告類中小企業崗位核心能力,要求學生掌握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在企業的應用要求,培養學生具有應用圖形圖像處理軟件處理應用問題的能力。本課程還擔負著幫助畢業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立足初始層次的圖形圖像的處理人員到向中等層次的平面設計人員等崗位遷移的重任,使學生得以可持續發展。課程的開設能提高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就業質量及創業能力。
本課程從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方面著手,達到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
1.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從業者勝任職業工作,賴以生存的核心本領。主要分為對勞動材料的認識、對工具的認識及使用、工作方式方法三個層面。
2.方法能力。方法能力是基本發展能力。它特別指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技能的能力。其典型表現是,在給定工作任務后,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把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運用到新的實踐中。
3.社會能力。社會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發展能力,它是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特別是在一個開放的社會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社會能力主要是指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與生活的能力。
課程建設團隊成員深入調研了揚州市部分文印廣告類中小型企業,通過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達到共同開發課程,建設課程的目標。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協商本課程的工作領域為文印廣告類中小企業,并進一步分析了從事該項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這些崗位對員工要求具有計算機常用操作與維護以及圖形圖像處理的能力。課程建設團隊成員最終根據崗位技能要求編寫了本課程的課程標準。團隊教師參照課程標準,結合特定的教學對象制定教學計劃,確定具體的教學實施內容和實施步驟。
設計合適的課程項目是學習領域的關鍵所在。項目的不同形式表現為學習情境,學習情境可以根據項目的實施要求分解成具體的項目任務,因此項目是學習情境的核心要素。本課程在教學設計時,選擇了16個項目任務并歸納為六個學習情境。通過項目任務的實施,使學生在行動中學習,在行動中掌握技能提高職業能力。
本課程的實施內容共有六大學習情境、十六個項任務。因篇幅有限,只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個學習情境加以簡述。
1.信箋的設計(2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圖形圖像的基本知識。能力目標是熟悉Photoshopcs3工作界面;弄清像素與分辯率的含義;理解圖像色彩模式的類型;了解圖像輸入輸出的常用工具。
2.圖片格式的調整(2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圖像文件的基本操作。能力目標是掌握新建和打開圖像;掌握放大和縮小顯示圖像、旋轉和翻轉圖像和存儲與關閉圖像的操作。
1.風景照人物添加(4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選區的設定與調整。能力目標是理解選區的含義;能夠使用選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和色彩范圍命令繪制選區;掌握選區的修改與變換、選區的存儲與載入、選區的描邊與填充等操作。
2.背景的添加(4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繪圖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標是掌握畫筆工具、形狀工具和漸變工具的使用。
3.照片色彩調整(4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圖像色彩的調整。能力目標是掌握圖像全局色彩、局部色彩的調整,能夠進行圖像色彩的分離。
4.茶葉盒的設計(4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圖像的編輯與修飾。能力目標是掌握圖像常用的編輯、修飾圖像等操作。
1.櫥窗廣告設計(4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圖層的基本應用。能力目標是掌握圖層的基本概念,能夠進行圖層的基本操作,熟練進行圖層樣式的設置。
2.賀卡設計(4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圖層的高級應用。能力目標是掌握圖層混合的設置,能夠進行圖層的調整,熟練使用圖層組。
1.舊照片翻新(4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照片與圖像處理高級技巧。能力目標是能夠應用照片處理高級技巧修飾照片,能夠應用圖像處理高級技巧修飾圖像。
2.多素材的自動處理(2課時)。本項目任務的學習內容是動作與批處理圖像。能力目標是熟悉動作控制面板的構成及功能,掌握動作的錄制與執行,能夠自動批處理圖像。
通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改革,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大大增強,技能水平提高明顯。07計算機應用技術班學生學完本課程后,參加行業權威證書——“Adobe中國產品專家”認證考試一次性通過率達96%,大大高于課程改革前同類班級的通過率;學生在工學結合企業實習,崗位適應能力強,受到了企業領導的稱贊。
[1]高林等.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及實施條件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8(05).
[2]葛力力.關于高職課程的兩個問題[J].職教論壇,2008(08).
[3]李時雨等.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8(09).
課題項目: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教育信息資源有效應用與對策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sw[2007]01);2008年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文件編號:蘇高教[2008]33)。
張宏彬(1967-),男,江蘇揚州人,計算機應用技術工學碩士,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課程教學及科研工作。
G712
B
1001-7518(2010)02-0051-02
責任編輯何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