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婉
浙江省浦江縣人民醫院(浦江 322200)
嬰幼兒秋季腹瀉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主要由輪狀病毒引起,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臨床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治療。熱毒寧注射液含青蒿、金銀花、具有解熱、抗病毒、提高免疫力、鎮痛、抗炎、抗菌作用,對于嬰幼兒秋季腹瀉能菌毒并治,且不良反應小,不易產生抗藥性。我們近年采用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7年7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嬰幼兒秋季腹瀉140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51例;年齡6~21個月。每例糞便均經電鏡檢查病毒顆粒和細菌培養,其中發現輪狀病毒顆粒為96例,細菌培養均未見致病菌生長。主要臨床表現均以發熱、嘔吐、排大量水樣便或蛋花樣便,內無粘液膿血為主要癥狀,其中112例伴有不同程度脫水,65例伴有酸中毒,21例伴有低血鉀。隨機分為治療組75例、對照組65例。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熱毒寧注射液 (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5 ~0.8mL·kg-1·d-1(最大不超過 10mL/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滴,每日1次。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注射液 10~15mg·kg-1·d-1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滴,每日2次。兩組均以3d為1療程。另外根據臨床情況給予補液、補充電解質及對癥等綜合治療。所有病例均未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
1.3 療效標準 顯效:大便次數減少至 <2次/d,大便性狀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有效:大便次數減少至 <4次/d,大便性狀改善、水分明顯減少,癥狀基本消失。無效:大便次數無減少,甚至增多,癥狀無改善甚或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2檢驗。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8.46%(P <0.0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嬰幼兒秋季腹瀉多發生在秋冬季節,主要由輪狀病毒引起,多侵犯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腹瀉發生機制為:(1)病毒侵入小腸絨毛膜上皮細胞,引起吸收障礙性腹瀉;(2)糖類消化不全引起高滲性腹瀉及鈉離子葡萄糖耦聯轉化障礙;(3)腸分泌增多引起的分泌型腹瀉。治療包括補液、腸黏膜保護劑、腸道微生態調節劑,抗病毒藥物等。目前該病病死率已極大的降低,但病程仍較長,是造成嬰幼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1]。熱毒寧注射液組方中,青蒿可解暑、退熱、涼血截瘧,研究表明其具有免疫抑制和細胞免疫促進作用[2];金銀花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對多種病毒具有細胞外抑制作用,注射給藥時可明顯抑制新鮮雞蛋清、鹿角菜膠等所致大鼠腳趾水腫,明顯抑制巴豆油肉芽囊大鼠的炎性滲出和炎性增生[3];梔子含有熊果酸,具有鎮靜、降溫作用,對多種病毒有抑制作用[4]。本觀察顯示,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利巴韋林治療者,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亦大大縮短了療程。
[1]楊錫強,易著之.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2.
[2]吳葉寬,李隆云,鐘國躍.青蒿的研究概況[J].重慶中草藥研究,2004,19(2):92.
[3]武曉紅,田智勇,王煥.金銀花的研究新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05,16(12):112.
[4]楊方花.梔子的藥理作用概述[J].泰山衛生,2005,29(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