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 周藝紅
什么是企業文化
□/江彬 周藝紅
如今的“企業文化”可謂是光怪陸離,下跪培訓、乞討培訓、擁抱異性培訓、拿大頂培訓、喝沖廁水培訓等等都“閃亮登場”。這樣的“企業文化”真能培養出員工的感恩、忠誠、自信、信仰和能力嗎?
被譽為“世界第一CEO”的前通用電氣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指出:“資產重組只可以提高一時的公司生產力,只有文化上的改變,才能維持高生產力的發展?!痹谌蚧椭R經濟時代,由于技術領先而形成的競爭力將日益縮小,未來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資本、產品的競爭,而將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生存的靈魂,將在塑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方面發揮核心作用。眾多成功企業管理的實踐也都表明,一個企業成敗與否都與該企業的企業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企業文化理論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思想,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首先在美國出現的。它是美國學者針對20世紀70年代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美國的企業競爭力每況愈下,而日本的企業咄咄逼人的形勢,進行日美兩國企業管理比較研究的產物。美國人稱企業文化為“公司文化”,日本人稱其為“社風”。不同國家、不同企業對企業文化有不同的理解與表述?!豆疚幕旧畹亩Y節和儀式》的作者曾經對數十家美國公司調查研究,最終得出結論:在美國的企業中,厚重的文化幾乎總是取得成功的驅動力量。他們認為構成企業文化的要素有五項:(1)企業環境: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因素;(2)價值觀:組織的基本思想和理念;(3)英雄人物:把價值觀人格化且本身為職工們提供了楷模;(4)禮節和儀式:公司中日常生活中的慣例和常規,向職工們表明他們期望的行為模式;(5)文化網絡:組織內部的聯系方式,是企業價值觀和英雄人物傳奇的“運載工具”。這本書的問世,標志著企業文化形成了一種系統的管理理論。
美國學者約翰·P·科特認為,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擁有的那些價值觀念和經營實踐”,“是指一個企業中一個分部中各個職能部門或地處不同地理環境的部門所擁有的那種共通的文化現象”。美國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研究人員托馬斯·J·彼得斯認為,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的共有價值觀與指導觀念,是一種能使各個部分互相協調一致的傳統,是給企業員工提供崇高的意義和大展宏圖機會的活動,是進行道德性的領導等等。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教授特雷斯·E·迪爾和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專家阿倫·A ·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是由五個因素組成的系統,其中,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文化網絡,是四個必要因素,而企業環境則是“形成企業文化惟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據統計,國內外關于企業文化的定義大概有180多種,也就是說,幾乎每個管理學家都有對企業文化的定義。我國學者魏杰在《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生命常青藤》中這樣總結企業文化的定義:“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附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企業信奉和倡導并在實踐中真正實行的價值理念?!?/p>
從分析定義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觀點的內涵有其共同點:(1)企業文化現象都是以人為載體的現象,而不是以物質為中心的現象,由一個企業的全體成員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業某些人特有,并且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2)價值觀念作為一種核心要素在企業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首先體現在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理念,用它來推動企業的發展,約束企業內部成員的行為;(3)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提出企業文化是以人為本的管理,通過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提升管理者的認識,加強企業內部員工的責任感,使其真正把自己看作企業大家庭中的一員,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樹立企業興我榮、企業衰我辱的思想。
企業文化解決了三個問題——我們為什么存在?我們要到哪里去?我們該如何做?我們為什么存在?講的是企業的使命,也就是我們所肩負的責任,而且是終極責任。其實,很多企業并不清楚自己為什么存在,搞清楚這個問題是企業文化管理的本源問題。我們要到哪里去?就是企業的愿景。一個領導,一個組織能不能描繪一個激動人心的長遠目標,讓員工感知到、觸摸到,這是一個領導、一個組織應該首先要做的,也是應該具備的愿景規劃能力。只有這樣,員工才愿意跟著你干,在這個企業里才有發展潛力,才有奔頭。我們如何做?講的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它告訴員工,你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這一點是最重要的。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北京智益德認為:使命如星,永遠引領你前進的方向;愿景如山,攀登了泰山,還有喜馬拉雅山;價值觀如鉆,恒久不變。
雖然企業文化已經成為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但對于大多數企業經營者來說,究竟什么是企業文化,他們的理解以及在企業文化建設上還存在著誤區。首先來看一個實例:某市政工程公司5年前的產值就已達5000萬元以上,3年前,居安思危的企業老總,為了更好地適應和參與企業形象與文化競爭時代的到來,特意從上海高薪請進一個曾在某名企工作過的“高手”專事構建企業文化。此君來到后,搞了一套企業理念、員工守則,重新編印了企業畫冊,引進VI重新裝點了辦公場所,規范了員工制服,健全了企劃部、公關宣傳部等部門,招聘進一大幫具有表演和公關才能的靚女俊男,客企與政企聯誼會也經常地舉辦了起來,等等,總之做了一切似乎是企業文化中所包含的東西。感覺真的是不錯,甚至連外界的反應也不錯。但一邊在巨額的花錢投入搞所謂的企業文化構建與展示,一邊是員工不但老樣子還更養成了務虛不務實做表面功夫的習性。兩年不到,火旺的企業終于支持不下去,樹倒猢猻散。從此,該企業老總談到企業文化就說:還是以前那套管用,企業文化就是找路子托門子送錢搞定業務的文化。從本例可以看出,企業文化被當成了唬人的表面東西,不但未被大多數企業所真正的認知和理解,還進入了必需及時更正的誤區。
誤區之一:企業文化建設表層化。大多數企業經營者都更加看重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的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少企業卻把精力主要放在“外樹形象”上。一些企業甚至將企業文化建設當作“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導致企業文化建設的“表層化”。表層化的一個表現是將企業文化建設停留在一些“文化載體”上,如企業宣傳板報,企業宣傳畫冊,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企業刊物,企業報紙,企業文化手冊等”,沒有深入人心,沒有落實到行動。這些載體是否有效地起到了“文化教化”的作用呢?
誤區之二:企業文化建設文體化。對企業文化涵義的片面認識:如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些活動,辦報紙,做思想教育等,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發展成為了形式主義的文體化,結果是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不配套,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不配套,領導者言行與企業文化不配套。
誤區之三:企業文化空泛化。有的企業,你走進大門,就會發現從走廊、辦公室、到各車間的墻上四處可見形形色色、措詞鏗鏘的標語口號,如“團結”、“求是”、“拼搏”、“奉獻”等。這本無可非議,但它是否能真實地反映本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能否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共鳴;能否真正地起到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業的特色,恐怕連企業的決策者本身都說不清楚。
誤區之四:文化建設廣告化和運動化。一些企業不顧實際效果,只是從領導者的意愿出發,采用形式主義的手段,在一段時間內大力宣傳領導者所設計或倡導的文化觀念,用廣告和思想運動的方式來搞企業文化建設。這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都難以有效地培育企業文化。只有常抓不懈,才能真正解決從“熱一陣”的極端走向“涼一陣”的極端的問題。
企業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會成為支撐企業可持續成長的支柱。但是如何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卻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難題。企業文化的建設不是簡單地給企業幾條響亮的口號,提煉高深的企業理念、信條,也不是組織一幫文人,研究和討論企業文化是什么,怎么做。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持之以恒的實踐精神,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應該全面規劃,逐步推進。
首先,要以人為本,樹立精干高效的隊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業文化實質是“人的文化”,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是企業的立足之本,企業職工是企業的主體,建設企業文化就必須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把著眼點放在人上,達到凝聚人心、樹立共同理想、規范行動、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形象擴大社會知名度的目的。為此要做好建立學習型組織、抓好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培育卓越的經營管理者帶動企業文化建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關工作。
其次,要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增強員工的認同感。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應正確、鮮明,體現行業特點,符合企業戰略和發展方向。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首要目標,賺錢只是目標之一,而不是全部。企業文化的理念體系一旦確立,就必須明確本身希望達成的目標,不容納不愿接受企業文化或者不符合企業文化標準的員工,因為只有通過企業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才能夠真正地把企業全體成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才能使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
再次,要促進員工素質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相結合,制度剛性與管理人性化相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和文化育人活動,將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滲透到管理過程的細節之中,不僅有效地規范管理,增強執行力,推動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而且能造就一批優秀的經營管理者、培育一支優秀的“四有”員工隊伍。
最后,要適時地進行企業文化的創新。全球化時代,企業面對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科技的高速發展,不斷變化的市場等,企業一成不變的結果只能是被市場淘汰。企業文化能否創新發展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文化真正成為全面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大動力。
綜上所論,企業文化對企業而言,不是或有或無,她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理念。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必將是企業文化的競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實質上就是要用先進的科學思想和經營理念武裝員工頭腦,統一員工思想,規范員工行為,塑造企業品牌形象,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實現企業和諧、持續、穩定發展。這既是增強企業凝聚力、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當然,也要看到,企業文化也不是萬能的,也并不能夠為企業解決遇到的任何問題。重要的是企業文化一旦確立,企業的一切行為都必須遵循其核心價值,并在關鍵時刻能為核心價值觀賦予新的意義,將新的經營思想細化到企業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通過不斷的企業變革來實現員工行為上的改變,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