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耕 編譯
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的意識形態
李興耕 編譯
2010年1月,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編輯委員會出版了題為《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的意識形態》的小冊子,對該黨的意識形態和綱領政策作了全面論述,提出了具有濃厚俄羅斯民族主義色彩的主張。這本小冊子由該黨主席弗拉基米爾·日里諾夫斯基任總編,共96頁。現將其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小冊子宣稱,自蘇聯解體以來,在俄羅斯形成了三種基本政治思潮:西方民主派、共產主義—國際主義派和愛國主義自由派。掌權的右翼民主派打著確立全民族思想的幌子,企圖在國內實行思想壟斷。在后蘇聯時代的最初幾年里,大多數所謂的民主派政黨或多或少地都采取親西方的思想立場,帶有明顯的反俄色彩。而共產黨人則繼續鼓吹曾給俄羅斯(蘇聯)造成很大損害的國際主義。現在實際上所有政黨的意識形態都朝著愛國主義(多半是假愛國主義)方向轉變。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具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其中反映了國家在現今歷史階段的基本目標和利益,集中表達了國家歷史文化中的一切寶貴遺產,確定了綱領及其實現道路和手段。
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宣稱,黨的意識形態目標是:“聯合俄羅斯國家的所有愛國主義力量,以實現國家的民族復興,防止俄羅斯蛻變為西方的半殖民地,恢復俄羅斯的偉大強國地位”。黨的基本理想是:“愛國主義、自由主義、民主制、公正和法制”。這些基本理想的總和構成了黨的意識形態。該黨認為,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廢除1917年以來非法地改變俄羅斯國家版圖的所有決定。它宣稱,把波羅的海沿岸地區、波蘭的俄羅斯土地、芬蘭和其他地區從俄國分割出去是非法的;在俄羅斯國家領域內建立蘇聯也是不合法的,因為它按照民族原則把俄羅斯國家分割成各個“民族共和國”,而這些“民族共和國”的居民多半是俄羅斯人;1991年別洛韋日協定也是非法的、甚至是犯罪的行為,因為它把蘇聯分割為一些“獨立”國家,導致歷史形成的俄羅斯國家四分五裂,在俄羅斯國家的一部分領土范圍內建立所謂“俄羅斯聯邦”,破壞了國家的統一。該黨要求在原蘇聯版圖的范圍內通過和平方式重新建立俄羅斯國家。第一步是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達維亞和哈薩克斯坦聯合起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自古以來屬于俄羅斯。該地區應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外高加索和中亞應當加入俄羅斯國家。所有加入俄羅斯國家的共和國具有“區”的法律地位(статус округов)。在俄國將不會用“主權民族共和國”的招牌來掩蓋民族不平等。俄羅斯國家既不是蘇聯,也不是共和國聯盟,也不是改頭換面的獨聯體或歐亞聯盟。俄羅斯國家應當主要由俄羅斯人來領導,他們應當擔任國家的主要領導職務,從國家總統到地方行政長官都應該如此。在經濟、科研、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也應這樣。一般來說,少數民族的代表可以擔任該民族集中居住地區的領導職務。這一做法不是沙文主義,不是極端民族主義,也不是法西斯主義,而是為了捍衛俄羅斯人(русские)、俄國人(россияне)、俄國(Россия)的國家利益,復興俄羅斯的精神道德和文化傳統,克服嚴重的社會精神危機。俄羅斯愛國主義一貫致力于捍衛自己的土地,而不是掠奪他人的土地。
俄羅斯自由民主黨自稱擁護自由主義,反對極權主義。與此同時,它聲稱,個人自由不是反俄活動的自由,不是無政府主義,不是犯罪活動自由。市場關系的自由并不是完全反對國家的調節作用。民主就是人民的政權(власть народа)、老百姓的政權(власть людей)、全社會的政權(власть всего общества),而不是某一個人的政權——既不是君主或是某個集團的專政,也不是委員會的專政或黨(階級)的專政。民主主義與一個黨在社會和國家中對政權、對統治的壟斷是不相容的。它認為,根據歷史經驗,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政權,沒有集中的國家機關,要管理像俄羅斯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和維護國家統一是非常困難的。應當建立統一的、單一制的、而非聯邦制的國家。國家元首應該擁有強大權力,議會也應是強有力的。俄羅斯應是真正民主的、社會的、世俗的和法制的國家,即自由主義的民主的社會國家,而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也不是資本主義國家。小冊子宣稱,“俄羅斯既不需要回到資本主義,也不需要回到社會主義。它應當建立一種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點結合起來,同時考慮到俄羅斯的具體條件、特點和傳統”。
小冊子提出了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的一系列綱領主張,其中包括:加強中央政權,把俄羅斯從聯邦制改成單一制、議會民主制國家,實行一院制,把民族共和國體制改為省(州)體制。在統一的俄羅斯國家中,唯一的官方語言應是俄語,它是國家絕大多數居民使用的語言。該黨要求對憲法作一些修改,建議在序言部分明確宣布:“我們——俄羅斯人和俄羅斯聯邦的其他民族……”,認為在憲法中不談俄羅斯民族是對俄羅斯的侮辱。憲法提到了所有民族,就是不談俄羅斯民族,而居住在國家中的大多數人恰恰是俄羅斯人。該黨還建議解散現在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只保留國家杜馬。在議員中不應有任何商人,只應有專家,經濟學家和法學家。歌唱家、滑冰運動員和理發師不應該擔任杜馬議員。
該黨主張多種成分的經濟結構,各種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具有同等權利和機會,但國家不應放棄對經濟過程的管理。它主張把俄羅斯境內所有礦業部門轉歸國有,對原料部門實施國家監督,實行國有化。要提高工資和退休金,至少提高兩倍。必須消除銀行領域的混亂狀況,加強對銀行的監管,嚴禁投機行為。扶持中小型企業。實行有差別的累進稅。小冊子還對該黨提出的克服經濟危機的建議《如何擺脫危機》作了進一步說明。要求改善醫療體制,重視生態環境,保證俄羅斯的人口到2040年增加到2億,調整移民政策,改革教育體制,反對濫用麻醉品,在俄羅斯東正教精神傳統的基礎上發展民族文化,打擊犯罪活動,消除腐敗等。
小冊子宣稱:“作為戰略前景,黨呼吁在原蘇聯邊界范圍內,在歷史形成的地緣政治區域里重建俄羅斯,恢復俄羅斯的偉大強國地位。黨認為,解散蘇聯并在其領土上建立一些所謂的主權國家是非法的。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反對肢解俄羅斯聯邦并把一些領土從聯邦中分裂出去。與此同時,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也并不主張通過暴力方式把原先屬于蘇聯的領土都合并到俄羅斯聯邦中來。黨反對把國家拖入與鄰國的武裝沖突和戰爭中。黨的出發點是,這些地區的人民遲早會自己要求回到偉大的俄羅斯國家中來。但必須分階段地實現這一目標。”
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是與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各國(即原蘇聯各個共和國)的關系,黨致力于在原蘇聯版圖的范圍內實現并發展重新一體化的過程。俄羅斯自由民主黨要求修改俄羅斯與烏克蘭邊界,把克里木和烏克蘭的整個南部和東部地區重新歸還俄國。該黨堅決反對美國及其盟國在巴爾干的侵略行動,認為日本和中國在遠東地區是俄羅斯的重要經濟伙伴。但在與日本的關系中,千島群島的地位不容改變。在對華關系上,該黨認為,俄國與中國有很長的邊界。一方面,這使兩國之間可以發展商務、經濟和其他關系。另一方面,這可能導致出現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滲入俄國領土、把那里的俄國居民排擠出去的危險。該黨聲稱:“必須采取嚴厲的經濟、行政和軍事手段,制止和消除來自中國方面的‘種族入侵’,決不允許他們把相當部分的俄國領土事實上分割出去。中國的劣質食品和其他商品貿易也令人擔心。必須要求俄國商人在俄羅斯境內驗收中國商品,商務活動應有利于俄羅斯。”該黨對巴西、俄國、印度、中國“金磚四國”的合作持肯定態度,認為這四國可以成為與北約組織相抗衡的力量。
資料來源:
①ИДЕОЛОГИЯ ЛДПР.-М.:Издание Либераль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России.2010 г.-96 c.
譯者單位:中央編譯局俄羅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