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教育應當由懂教育的人辦,要倡導教育家辦學。倡導教育家辦學已經日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國家的意志,是廣大人民群眾強烈要求享受優質教育、實現教育均衡和公平的體現。在我國基礎教育界,像魏書生、李鎮西這樣取得輝煌成就、做出突出貢獻的一線教師,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學的專家,往往會被人們稱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那些促進了全體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使廣大教師實現了快速專業化成長、充分享受和體驗到了教師職業幸福的學校,也往往被人們以蘇霍姆林斯基生前所生活和奮斗過的學校名稱命名為東方的帕夫雷什。
作為中小學教師和校長,蘇霍姆林斯基是人們最為熟悉和敬佩的世界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他以卓越的教育實踐和先進的教育思想,贏得了崇高的信譽。他被認為是蘇聯教育界超群絕倫的人物、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教育活動被認為是一項長達三十年的教育實驗。他所領導的帕夫雷什中學成了蘇聯的模范中學和世界著名的實驗學校之一。他的著作被認為是近幾十年來罕見的自成體系的先進教育經驗的完整的總結和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他的教育思想被認為是“不僅旨在解決今天的學校任務,而且旨在發展明天的教育學”,是“活的教育學”,是“馬卡連柯思想的繼續發展和進一步豐富”。[1]蘇聯政府先后授予蘇霍姆林斯基兩枚列寧勛章,一枚紅星勛章,多枚蘇維埃聯盟獎章,多枚烏申斯基和馬卡連柯獎章,及烏克蘭共和國功勛教師、社會主義勞動英雄、蘇聯教育科學院候補院士等稱號。他著作等身,已被用三十多種文字翻譯,并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出版,成為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作為一位普通鄉村學校的教師和校長,蘇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十年制普通鄉村學校持續不斷、持之以恒地以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為己任。在充滿了緊張的探索和思考的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長的教育實踐中,使他自己成為了享譽世界的著名教育家,使他自己所在的學校也成為享譽世界的著名的教育實驗中心之一。蘇霍姆林斯基這種蠶蛹化蝶的過程,能給我們今天探討教育家應該具備的素質暨成長之路以重要的啟示。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家正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界所呼喚、所期盼的。
熱愛孩子熱愛教育是蘇霍姆林斯基所體現出的教育家應具備的最重要的素質
在闡述校長如何才能領導好學校時,蘇霍姆林斯基說道:“校長肩負的重大責任對他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智力素養、意志品質,提出了許多要求。首先,一個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質(不具備這個品質,就不能當校長,就像不是任何人都能當教師一樣)就是:深深熱愛孩子,有跟孩子們在一起的內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兒童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覺察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個人特點的能力”。[2]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通往兒童心靈的道路要靠友誼,靠共同的興趣、愛好、情感、感受來鋪設。蘇霍姆林斯基語重心長地告誡教師: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種本人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們交往是一種幸福和快樂的人。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蘇霍姆林斯基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終像會見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樣會見孩子,跟他們同享勝利的喜悅,共擔失敗的憂傷。正因為如此,他無時無刻不受到孩子們的無限信賴和愛戴。
學習,終身不斷的持續學習是蘇霍姆林斯基所體現出的教育家應具備的第二方面的素質
蘇霍姆林斯基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為了深入探索教育工作的規律,他始終堅持邊實踐,邊讀書。他酷愛書籍,私人藏書達18000千冊之多。他認為,教師知道的東西應比他要教給學生的東西多20倍、30倍、50倍……校長更應是勤奮學習、博學多識的榜樣。因此,他身為校長,卻像一個勤奮的學生一樣,利用三年業余時間讀完了一年級到十年級的全部教科書,掌握了各年級各門課的教學內容,還把全部數學習題做了一遍。同時,他還廣泛涉獵國內外的文藝、科學著作和教育著作,分門別類地記了40種學習筆記。他的著作廣泛地涉及到世界和俄國文學家、科學家、教育家的遺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手不釋卷,他是終生學習的榜樣。
研究,從實際出發把學習、實踐、研究三者融為一體的探求教育發展規律的持續不斷的研究,是蘇霍姆林斯基所體現出的教育家應具備的第三方面的素質
蘇霍姆林斯基在幾十年的教育工作中,從來沒有脫離教學實踐。他提出了三個口號:到教師中去!到學生中去!到課堂中去!他身體力行,一直堅持既當校長又兼語文教師,既教書又當班主任。他堅持以不同的身份從各個不同角度出發,全面、細致地考察和研究教育現象,幾十年如一日緊張而有秩序地工作著。他每天早晨四五點鐘起床從事研究和寫作。他親手記錄的教育、教學資料就有兩千多本。為了研究道德教育問題,他對3700百名左右的學生做了觀察記錄。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所寫的那樣:“3700百頁筆記記載了我的全部教師生活。每一頁我都獻給一個人——我的一個學生。”[3]蘇霍姆林斯基在自己豐富的實踐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地做出理論上的概括,終其一生,給人們留下了41部專著,六百多篇論文,還寫了近一千二百篇供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短篇小說。他的一生真正實現了立德,立身,立言。
求真,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追求真理的高貴品質是蘇霍姆林斯基體現出的教育家應具備的第四方面的素質
由于蘇霍姆林斯基總是腳踏實地從實際出發提出自己的觀點,所以他在教育科學的研究工作中不僅表現出鮮明的獨創性和大膽的革新精神,而且還顯示出一種敢于逆潮流而進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例如:他曾公開指出,研究兒童是搞好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蘇共中央1932年對兒童學的批判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了”。[4]在1955年以前,蘇聯學校完全取消了勞動課,蘇霍姆林斯基卻認為勞動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方面,堅持進行勞動教育,并從1947年起給帕夫雷什中學的畢業生授予職業證書。而當赫魯曉夫在1958年大搞生產教學,學生勞動過多時,他又第一個出來反對這種偏頗的做法。
奉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整個心靈都獻給孩子和教育是蘇霍姆林斯基所體現出的教育家應具備的第五方面的素質
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經驗,在蘇聯各地激起了強烈的反響。烏克蘭各地和各師范學院不斷寄信給帕夫雷什中學,邀請蘇霍姆林斯基到他們那里去任教。波爾塔瓦師范學院院長、蘇霍姆林斯基的學位導師也曾親臨帕夫雷什中學,要蘇霍姆林斯基到基輔工作。所有這些都被蘇霍姆林斯基婉言謝絕了。他的答復是:“留在農村是我的誓約,也是我的信念,我不能違背自己的誓言,也不能背叛自己的信念。”[5]蘇霍姆林斯基身體虛弱,有兩塊彈片一直留在他的胸部未能取出來,但他始終頑強地堅持工作,直到最后一息。蘇霍姆林斯基從事教育工作35年的光榮歷程雄辯地證明:他實現了自己的神圣諾言——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在新的時期,廣大校長、教師要有成為教育家的理想和追求,政府要大力倡導教育家辦學,社會各界要充分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為教育家的脫穎而出創造寬松的環境的條件。讓我們共同期待,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享譽世界的教育大家在我們國家也不斷涌現。
參考文獻:
[1][3][4]《湖南教育》編輯部.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M].長沙:湖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