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上,一位學生在讀一本關于銷售內容的書,猛然抬頭問我:“應該怎樣向客戶提問呢?”我很詫異地回答說:“看來你的這本書沒說透啊。”我一直認為一流的銷售會問話,二流的銷售會聽話,三流的銷售會說話。但不告訴讀者怎么提問,最終還是沒有用。現在太多的專家、教練和作者都會講應該做什么,卻不講怎么做,實在讓初入門者難受,端起一碗飯,吃一口就放下了,能不難受?
拜訪客戶一般有四個步驟:
一是暖場,也叫破冰,就是通過一些簡短的交流,使雙方由不熟悉的面孔變成相知相近的關系,把熟悉的面孔變成有討論問題意愿的關系。我們為此設計了三種方法-(1)回憶法,比如,我們某個場合見過,你說的什么內容我至今印象深刻;(2)求同法,比如,某老總你是19中畢業的,我也是,不過你研究生畢業了我才進校呢;(3)假設法,如果實在找不到相交和相同的內容交流,也可以談談你假定對方熟知和有興趣的話題,比如,聽說你喜歡籃球,但前兩天那場籃球賽竟然打起來了,真是大跌眼鏡……
二是提問,這方面會在后面詳細說明。
三是陳述,根據提問中發現的問題,介紹我們能給客戶提供的服務內容。一般企業都會有事先設計好的“話術”。
四是確認,了解對方是否理解我們介紹的服務內容,也就是對方是否認同我們的服務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這四個步驟當中,提問和陳述是核心環節,但陳述主要借叻事先準備好的話術,所以提問就成了最難的部分。
客戶拜訪的提問首先要學會分析客戶,分析客戶一般需要考慮四個層面:
首先,搞清楚客戶類型。根據有無合作以及合作深度分為潛在客戶、意向客戶、在線客戶和忠誠客戶。
其次,分析客戶人物。如果客戶是一個組織(一家企業或一個單位),需要分析下一步接觸的客戶出場人物,一般包括使用者、評估者、決策者和拍板者。比如,我是空調公司的去酒店拜訪,面對的人物就可能是開空調的(使用者)、總經辦的(代表享用空調的眾人的評估者)、工程部的(負責采購的決策者),以及總經理或董事長(真正的拍板者)。
再次,區分本次拜訪的目的。一般存在四種情況試探接觸、洽談意向、簽訂協議,以及售后回訪。另外,還得判斷我們將要面對的客戶人物熟悉的程度,是陌生的、接觸過的,還是有交情的。與有很深交情的客戶人物溝通,可以不歸入需作拜訪設計的客戶之列。
四種客戶類型,每一種類型客戶有四種人物需要溝通,每次溝通的目的又有四種可能,而且客戶人物交往的深淺又有三種,這就有幾十種可能面對的情形,提問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做事先設計。比如,面對一個意向客戶的決策者的初次拜訪作試探接觸,怎么提問就有譜了;面對一個在線客戶的評估者做售后回訪,而且是有一點交情的,這類提問就比較容易設計了。
當然,最為困難的可能是潛在客戶中的陌生決策者的試探接觸的提問。我們建議提問分以下四個層次,以一個中央空調的銷售人員為例作分析如下:
首先是背景問題。這屬于客戶方的基本情況,對方幾乎可以不加思索地回答,但要與后面溝通的內容相關聯。比如,酒店住房多少間,年平均入住率什么水平,標準間的收費等。
其次是難點問題。比如,目前空調使用的情況,客戶對制冷提出的更高要求等。
再次是痛點問題。既然客戶要求越來越高,目前這種分體機空調是否效果不理想,近期電價上升的幅度等。
最后是需求問題。如此是否需要改造整個酒店的制冷設備,是否可以考慮全面改造成中央空調,而且是模塊組合式的部分開啟以有效節電。
這樣一展開,似乎把客戶提問的事情復雜化7。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客戶和客戶需求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我們就不能過于簡單地去做銷售。一個銷售人員,不怕事情復雜,只怕不知道事情到底多復雜。知道了它的復雜,才能有效地做謝十,做訓練。
總之,銷售就是以實現客戶價值為目的的提供合理性價比的服務過程。本著這個動機出發,包括客戶提問在內的銷售問題,都可以做出有效的分析進行可行性設計,并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模擬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