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中央7號文件出臺后,采州市的體育工作者積極開拓思路,大膽探索,在推動陽光體育運動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請您介紹一下貴市的具體做法。
吳少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的出臺,要求把加強學校體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給我國學校體育工作注入了活力;以“陽光運動,健康成長”為主題的活動,為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發展開辟了工作新思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市學校體育工作者大膽探索,強化陽光體育工作,努力營造青少年茁壯成長的優良環境,使“陽光體育活動”得到扎實有效地開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具體做法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增強陽光體育工作的責任感
第一,中央7號文件對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提出明確的任務,使學校體育為國家和各級政府所重視,為家長和群眾所關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我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在認真組織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各類學校都要從保障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和提高抗疾病能力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以認真負責的態度,自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以確保該項工作全面落實,真正實現青少年學生人人享有體育、人人享有健康教育的目的,齊心協力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優良環境。
第二,我市市、縣兩級政府分別成立了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其下設的辦公室分別依托在市、縣教育局的體衛藝教科(辦)上,統一協調、統一指揮全市“陽光體育”工作;各中小學成立相應機構并由一名副校長分管抓具體工作,把“陽光體育”切實納入到學校教育的整體工作之中。全市基本形成了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學校體育網絡。
第三,各級各類學校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認真制定“陽光體育”工作實施方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使之與德育、智育等協調發展、齊頭并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大幅提高。
由于我市中小學重視抓好學校體育常規管理,2008年接受國家教育督導團體育衛生工作專項督導時深受好評,是年12月31日,《中國教育報》以《泉州“每天一小時”激發體育生機》為題,專門報道了我市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具體做法。
具體做法二;政府高度重視,認真執行國家規定,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形式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照國家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程,保證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
全市中小學校體育課開課率達98%,健康課開課率達90%,教學時間基本得到保證。上好每一節體育課,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培養學生濃厚的體育興趣。
要保證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必須努力拓寬領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做到課內課外一起抓,普及和提高相結合,大面積地提高學生體育、藝術的素質和審美能力。我們以學校體育節和課外活動為載體,堅持抓好“兩操”、“兩活動”,把活動課列入課程表,因地制宜、面向全體、人人參與,組織學生全員參與課外、校外體育活動,做到“三有”(有計劃、有活動、有總結),“四落實”(時間、地點、內容、人員),“五新”(新形式、新創意、新設計、新成績、新發展);組織體育運動項目代表隊或課外興趣小組有計劃地開展活動,力爭把各項活動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得到落實。晉江一中還制作了學生每天活動一小時的活動卡,讓學生時刻提醒檢查自己,每天是否完成一小時的活動量。
2.堅持開展“冬季長跑活動”,使長跑成為陽光體育活動的有效載體
“冬季長跑活動”是“陽光體育活動”的有效載體之一,已成為我市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及時下發《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通知》,第一時間召開工作會議,對冬季長跑活動作專門安排部署,要求學校把冬季長跑活動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納入教育、體育和團組織的工作重點,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各校廣泛動員學生參與冬季長跑活動,利用周一升旗儀式和班隊活動,對陽光體育活動和冬季長跑的重要意義和任務要求進行宣傳教育,使參加運動增強體質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自覺要求和愿望。據統計,全市有92%的學校、小學五年級以上96%的學生參與了冬季長跑活動,他們每人的年跑總里程都達到240公里以上。通過“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的深入開展,使得我市學生的精神面貌有所改變,增強了學校班級的凝聚力,增加了班與班之間的友誼,體育鍛煉的氛圍有所加強。
3.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的體育設備設施是學校正常開展“陽光體育”工作的前提。為此,我市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首先,由政府牽頭,在“兩基驗收”、“雙高普九”、“對縣督導”、“教育先進縣驗收”等工作中把學校體、音、美的硬件建設列入驗收的必備指標,作為政府行為之一,實行一票否決。其次,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在“達標學校”、“示范校建設”、“鄉鎮教育十配套”等驗收中把體、音、美的硬件建設列入驗收的必備指標,實行一票否決。第三,在具體運作中,我們在用好專項經費的基礎上注意發揮僑鄉僑親、社會賢達愛家愛鄉、慷慨解囊的優勢,結合校臺改造,擴建工程等項目,積極創造條件配置體育教育硬件設施。據不完全統計,至目前,我市中小學共有400米田徑場150多個,300米田徑場近百個,200米至250米田徑場近300個,其中沿海片的晉江、石獅、豐澤、洛江等縣(市、區),的環形跑道已基本塑膠化。學校體育經費基本能保證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運行。為鼓勵學校師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并在活動中取得好成績,石獅三中和永春僑中還分別設立了學校體育獎勵基金。
記者: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是關鍵。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開展科研活動,提高教師水平是課改中的重要環節,請您介紹一下貴市是如何推進課改的深入開展的。
吳少鋒:胡錦濤總書記講過:“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發展的關鍵和核心競爭力取決于它是否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素質。我們通過加強學習,提升自我,抓常規,提升體育教師業務素質,開展“教學技能比賽”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鼓勵骨干教師參加各項業務競賽,提高業務水平;創名師工程,提升知名度等辦法構建有利于教師發展的完整體系。以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為中心,以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重點,不斷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學研究的先導作用,推動學校體育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堅持教研重心下移,組織教研人員經常深入到學校聽課、評課,舉行教學公開(觀摩)課活動。積極開展骨干教師送課下鄉活動,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定期舉行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教學論文比賽等教研活動。我們規定:市級教研活動每年至少舉行一次,每次都要有新意。既要有理論指導也要有公開實踐課,活動地點輪流“坐莊”,各縣都有當主場的機會;縣級教研活動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次次必須有新人出現。這樣,使廣大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鍛煉提高。
三、為推進全市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實驗,各縣(市、區)積極實施訓研結合的工作策略,加大師資培訓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接受最新的教改信息,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整體教學水平。
記者:在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那么,貴市有哪些具體措施將陽光體育活動推向深入?
吳少鋒:學校體育競賽是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拉動“陽光體育活動”的主動脈。它對推動學校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不斷發現和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有利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參與體育活動,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我們的做法是:
1.體育節將“陽光體育活動”引向深入
各校堅持以群體為主、競技為輔的思路,創新學校體育競賽模式,每年召開舂、秋季運動會,設立體育節活動,因地制宜地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體育活動和競賽,強調人人參與體育活動,做到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
2.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運動會和競技性、群眾性的體育活動
各縣(市、區)每年舉辦一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市教育局和體育局每年聯合舉辦一次全市性的中學生綜合運動會,充分發揮其對群眾性體育的示范帶動作用,注重發展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和特長,發現人才、及時輸送。完善高中階段學生軍訓制度,豐富軍訓內容,開展“少年軍校”活動,發揮學生軍訓在增強體質、磨煉意志等方面的作用。
3.內容豐富的單項體育競賽吸引學生參與
籃球比賽是泉州地區群眾參與面最廣的一大活動。學校也不例外,我市的中學生籃球賽既有甲組,又有乙組,其水平之高已連續多年囊括全省中學生籃球賽的前三名,其中泉州七中、晉江首峰中學的籃球隊已進入全國同類水平的前列;晉江英林中學的男子排球隊在連續兩年摘取全省中學生比賽桂冠的基礎上,今年參加全國聯賽奪取了亞軍。近年來,學生溺水事故時有發生,與其堵還不如疏,我們已連續多年在中心市區舉辦中小學生游泳比賽,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贊揚;“陽光伙伴”和“動力火車”活動,城市不但連續兩年囊括全省前兩名,還奪取全國第二季的總冠軍。
4.求真務實,銳意改革學校體育的競賽模式
舉辦學校體育競賽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學校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推動群眾性學校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它是推動工作的一種手段,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為了使學校體育賽事活動有利于促進課內外活動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我們采取求真務實,銳意改革的態度,把賽事辦到基層學校,以期達到:
一是可以營造體育活動氛圍,引導和鼓勵廣大學生人人主動參與,從而培養和發揮各類活動骨干在學校、班級的示范、帶頭作用。力爭做到校校都有“主場”機會,人人都可以成為參賽一員,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同時打造學校的品牌。
二是以點帶面,推動學校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等建設的不斷完善。市級體育比賽地點選擇在基層學校進行的另一突出特點是可以促使主辦校和參賽校在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等建設方面進行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從而推動學校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等建設的不斷完善。
記者:在過去的幾年中,泉州市在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那么,您認為今后的工作重點是什么,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完善?
吳少鋒:今后的工作重點就是要確保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落到實處。需要加強與完善的具體措施:一是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現有機制的基礎上注意樹立典型、鞭策后進、促進平衡,實現共同提高。二是及時指導各級各類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時修正“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計劃”,把一小時體育鍛煉納入課程表,結合開展“兩課、三操、兩鍛煉”、大課間活動、冬季長跑、體育與藝術“2+1”工程和學生集體項目比賽等有效載體的活動,做到持之以恒,確保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得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