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推行,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人們在開發方面也做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并取得了諸多豐富的經驗。但是,從目前對課程資源開發的認識和所做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來看,要想使開發更實際、更有效,甚至更能完善發揮它的價值,筆者提出在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不可忽視“五性”原則,即“全面性”“系統性…針對性”“時令性”和“創新性”。
一、“全面性”有利于促進體育課程資源發揮綜合效應
在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研究和實踐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一些零散的或是相對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開發視角,或是說僅僅做了某一方面的課程資源開發,而忽視了開發的全面性問題。如有人將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理解成為場地器材資源的開發,有的是定格在教學內容方面的開發,還有些人提到了人力資源的開發但僅限于對教師這一資源的開發上。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一方面可能對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入,另一方面可能受研究視角的限制出現了以偏概全的現象。無論如何,非全面的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無法進行資源的整合,也難以窮盡和使應開發的資源發揮出最大功效。
本研究所提出的“全面性”原則,主要是在原有大家都注重的場地器材資源的開發、教學內容資源的開發、師資的開發的同時,還建議不可忽視學校體育管理人力資源的開發和數輔入力資源的開發。之所以提出管理資源和教輔資源的開發,是因為作為體育課程的發展與建設與他們的工作密切相關。搞好學校體育工作,改善體育課程環境不單單是體育教師的事情,教師作用的發揮更離不開學校體育管理者尤其是學校領導的充分理解和扶持,如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體育課程其他資源能否有效開發的主導因素。除此之外,要想使已開發的體育課程資源更具持久性,需要教輔人員的通力合作,尤其是對場地器材的完善管理和修復要及時到位,只有這樣教師辛勤的開發工作才不會付之東流。
當然,對這人力資源的開發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所能為之。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戰略眼光和開拓思想。建立健全學校體育管理體制,自上而下要抓好專業技術和理念的培訓工作。要在轉變思想的基礎上付諸于實際行動之中。除此之外,還需要與努力實現體育課程內外資源開發相結合,真正做到開發的“全面性”,從而發揮賢源的綜合效應。
二、“系統性”將能有效減少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盲目性
體育課程資源開發除了考慮其全面性外,系統性將能有效減少體育課程資源盲目開發的問題。因為,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內容、程序、效果等一系列工作只有經過周密系統的安排和調控,開發才更具實際意義。否則,將會導致盲目地開發和利用,甚至出現錯誤的開發結果。如有人將南瓜扁擔引向課堂就意味著是已經對體育課程資源進行了開發,這種積極性我們固然可以肯定,但是在選擇開發什么,如何開發上卻缺乏系統的考慮,甚至沒有真正地理解開發是為了什么?哪些資源可以開發,而哪些資源無法開發?即便是懂得了哪些資源可以開發也未必能夠做到科學合理地開發工作,這就需要考慮周密安排和系統設計的問題。
假如要開發體育內容資源,需要首先考慮哪些內容是很好的體育素材,如民族民間體育、新興體育、大眾體育、競技體育等,這些豐富的體育資源如何才能走進課堂,且有利于對學生的體育文化傳承dd1fb50ba2eea653357e63881c491c2ff50d3aaade60156de2c7d4c422a1812a、體質增強和身心健康。其次還要考慮開發的可行性,有些體育素材很好,但是開發起來有一定難度,如高爾夫球目前有一些學校尤其是北京市個別中學已經將其引入到了體育課堂,而且開展得很好,學生也有較高的積極性。但并非所有的學校都能開發這樣的項目,這就需要我們在設想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好的體育素材時,更要考慮教材化的可能性,甚至還要考慮其教學化問題。有條件開展起來的項目,再實施開發工作方能有效。另外,在開發過程中還應充分把握“度”的問題,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也就是說,一個項目我們是要引進它的練習形式,還是引進其文化內涵做宣傳推廣,還是要讓學生系統的學習,這個“度”的把握將直接影響著開發引入的合理性。
三、“針對性”可以使所開發的體育課程資源更具活力
在開發體育課程資源過程中,全面性、系統性固然重要,但針對性也不可忽視,有了針對性才更能滿足實際需要。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針對性一方面突出表現在“從需要出發”,假如是教學內容單一,學生的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在內容上進行挖掘整理,并從多個渠道以多種方式進行開發或引進,從而滿足和豐富體育教學的需要。如果某學校嚴重缺乏場地,就需要把精力集中在場地資源的開發上,借助于學校周圍的自然地理環境進行開發工作。如有些學校依山傍水,風光秀麗,諸如登山、野營、沙灘排球等項目都可以積極進行開發,并能做到課內外資源的有機整合。如果是器材的不足而導致體育課難以正常開展,器材就成了開發的重頭戲。可以師生共同自制器材,學生自帶小型器材如籃、排、足球,毽子、長短繩、沙包、鐵環等。還可以通過改造原有的破舊器材或設計器材的“一物多用”等。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所制器材要因人而異。因人而異就是所開發資源首先要考慮使用者的年齡、生理和心理特點,從而真正通過對其針對陛的把握而提高開發效率。
四、“時令性”可以使開發的體育課程資源凸顯時代氣息
體育課程資源開發也需要與時俱進,尤其是教學內容資源的開發表現應更為突出,即便是要開發民族民間的傳統體育資源也應與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根據時代的需要做好協同開發。考慮時代發展的開發資源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還能凸顯其時代氣息。因為,在訊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學生的思想、行為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轉變,所喜愛參與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形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例如,他們喜愛新奇、刺激、動感的運動,我們就可以適當對攀巖、拓展訓練、定向越野、街舞、搏擊操等新興運動項目進行開發。目前,已經有些學校開展了攀巖、校園定向越野、拓展訓練等運動,而且還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同學們對這些項目的參與已不僅僅局限在課內,已經延伸到了課外。很多學校還非常關注大型賽事活動并積極引入課堂。北京2008年舉辦了奧運會,在奧運前后我們看到了校園里以奧運志愿者為主題的體育課堂,通過爭當小小奧運自愿者為主題設計了生動有趣的耐久跑教學。中央7號文件下發以后,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幾乎將“陽光體育運動”推向了高潮。跳繩、踢毽子、推鐵環、丟沙包、跳皮筋等活動在操場上都開展了起來。這些項目引入體育課程,一方面可以替代過去死板的或同學們不樂意參加的枯燥的內容,如街舞、搏擊操替代徒手操,校園定向越野耐久跑等;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和發展現有已開發的運動項目,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和熱情。由此可見,這些開發一方面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需求。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要突出時令性就需要考慮青少年學生所處時代特征,青少年學生自身的身心發育及體質特征,以及多關注與時代同步的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或政府指令等。
五、“創新性”可使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獨具特色
創新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各行各業要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創新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是否能夠立于不敗之地,開發出獨具特色的課程資源將逐漸成為開發的關鍵所在。然而,要求創新容易,實現創新卻并非易事。對于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來說,由于資源本身所包含內容廣泛,既有場地器材資源的開發,又有教學內容資源的開發,更有人力資源的開發,如何對各類資源的開發都凸顯其創新性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也是開發的難點所在。因為,對于場地器材資源的開發,在考慮創新的同時需要加強器材的安全性,如將攀巖項目引入課堂,如果是將廢舊輪胎訂在校園的墻壁上,一方面需要考慮輪胎間距,還要考慮所訂輪胎的穩固性,將輪胎換成木樁也是如此。如果將拓展訓練背摔引入課堂,除了要充分認識該項目本身需要學生要有戰勝自我的勇氣和自信,還要有其他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做好積極配合工作。對于教學內容資源的開發在考慮其創新性的同時不可忽視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甚至還要考慮所開發項目的俗與雅。如有人在體育課堂上讓學生舞動掃把做操,還有人讓學生披上前后分別寫著“日本”、“尿素”的編織袋做游戲,這樣的資源開負面效應較大,還是不開發為好。
由此,要想使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獨具特色發揮其創新性,就要找到開發的核心環節或難點所在。對人力資源的開發最關鍵的是如何轉變人力資源的觀念問題;對場地器材的開發要充分考慮該資源的安全防護問題,對內容資源的開發需要做到傳統與現代、俗與雅等的結合問題。
參考文獻:
[1]駱功建.體育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9(5):50-51.
[2]林 琦.中小學民族民間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J].體育科學研究,2009(1):102-104.
[3]田 菁.價值判斷視角中的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5):1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