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4日,全世界的目標集中在澳大利亞。這一天,茱莉亞·吉拉德吉拉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議會大廈宣誓就任澳大利亞新總理,取代原總理陸克文。吉拉德成為澳歷史上首任女總理。
當選后的吉拉德重組內閣。2010年9月11日,42歲的華裔參議員黃英賢被任命為澳大利亞新一屆政府內閣的財政部長,成為本屆澳大利亞大選中最出乎人們意料的任命。沒有任何經濟背景的黃英賢,憑借自己出色的談判能力贏得了新內閣中最具分量的職位。
早在2007年11月24日,陸克文當選新一屆澳大利亞總理后,黃英賢便被任命為澳大利亞氣候變化與水利事務部部長,黃英賢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部長。而此次吉拉德重組內閣,再次將黃英賢拉入公眾視野——此次,她在內閣的分量,更加重一籌負責協助國庫部長斯旺控制財政支出,在2013年之前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黃英賢不具備經濟專業背景成為新內閣的爭議之一,人們擔心她無法勝任這份工作。不過,所有人都不懷疑黃英賢杰出的談判能力。多位國會議員都表示黃英賢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談判好手,她能“切中要害,能屈能伸,鍥而不舍,直到達成協議”。
黃英賢對自己新的財長職務躍躍欲試,“我希望能做得像林賽·坦納先生(澳大利亞前財長)那樣好。”
黃英賢,1968年11月5日出生于馬來西亞的基納巴盧。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母親是澳大利亞人。1977年,黃英賢隨父母移民澳大利亞。從上小學起,黃英賢學習成績就很優秀,17歲時,她作為交換學生到巴西學習一年。巴西的貧富差距對她觸動很大。黃英賢因自身經歷對弱勢群體充滿同情。當時她就認為,同情和仁慈應該是一切政策的基礎,國家應對不公平作出反應,鏟除不平等。
高中畢業后,黃英賢考入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學習藝術和法律,期間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曾進入澳全國學生聯合會領導層。1988年,黃英賢加人工黨,翌年當選工黨州大會代表。1992年,黃英賢大學畢業。1993年取得律師資格。1995年至1996年,黃英賢成為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的林業政策顧問。此后,她為一家工會擔任法律顧問。
2001年,黃英賢參加參議員選舉并成功當選,2002年就職,成為澳聯邦議會首位亞裔女議員。2005年,她被任命為工黨影子內閣負責就業和勞工的部長。黃英賢認為澳大利亞未來的繁榮和亞洲國家的關系息息相關,她一直致力推動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
在澳大利亞2007年的換屆選舉中,--黃英賢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大選期間,黃英賢被陸克文任命為工黨的競選活動發言人,在此次大選投票前的6周里一直駐守在位于悉尼的工黨競選總部,部署大選工作,并為陸克文“出謀劃策”。
在競選白熱化階段,黃英賢還特地“深入虎穴”到悉尼貝納隆選區為工黨宣傳造勢,要知道這里可是被時任總理的約翰-霍華德“盤踞”了整整33年的選區,大部分的選民都是鐵桿“霍粉”,自從1974年以來霍華德—直就是代表這一選區的議員。然而,在黃英賢的幫助下,前電視節目女主持人、工黨候選人麥丘竟然戰勝了霍華德,封了霍華德的退路,使得后者一下子從總理變回了老百姓。
在幫助陸克文成功晉級澳大利亞總理后,她也成為陸克文的重要內閣成員,出任澳大利亞氣候變化與水利事務部部長。上任伊始,黃英賢因負責《京都議定書》等有關氣候變化議題的國際談判和國內有關事務,迅速受到各國媒體關注。同時,她一直致力于推動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
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黃英賢說,父親一直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用中華文化熏陶她;而祖母教會她堅強和勇氣;母親教會她用愛心對待別人,教會她有幽默感。對于所有在她成長的道路上給予過她支持的人,她都充滿感激,她用堅定的人生信念朝著自己的目標走下去。
黃英賢曾經在不同的場合表達了對祖母的愛,黃英賢說,她從祖母身上學到了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我的祖母是身材矮小的女性,但充滿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是客家人,是我祖父的第二個妻子。她長得很瘦小,卻用這副瘦弱的身軀支撐起了一個大家庭。當戰爭(二戰)蔓延至馬來西亞時,她和家人住在山打根地區。家里大部分人死于戰爭,她只能憑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生存欲望,獨自一人面對無法形容的困苦境地,撫養我的父親和其他孩子。祖母沒什么文化,但她謙遜又有同情心。”黃英賢充滿感情地說:“她幾乎是文盲,身份低下,易動感情,但她卻是我見過的最堅強的人。她的孫女如今站在這里會讓她感到驕傲,或許也會讓她感到些許驚奇。”
黃英賢除了是澳大利亞首位華裔部長的身份之外,她還有一個引人爭議的身份,女同性戀。2004年,在工黨針對執政保守黨禁止同性戀結婚政策召開辯論會時,時任議員的黃英賢在會上表明自己是女同性戀者。“并非如外界猜測的,是為了針對霍華德總理對同性戀婚姻的立場。只是想通過公開承認同性戀身份而不會被排除于高層公職之外來表明:所有人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特別是那些被認為是處在社會“邊緣”的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希望能夠激勵他們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成功的政治仕途,讓黃英賢并沒有忘記幫助過她的人,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堅定的政治信念去回報這個社會!關注弱勢群體,奔走呼吁建立社會平等,她在個人網站上寫道:“(澳大利亞)當今面臨的最根本的國家政治挑戰,是重現人人平等的價值理念。”加之學生時代所遭受的“不平等”,讓她不斷的為在澳洲實現社會平等而積極努力著!
經過自己的努力,年輕有為的黃英賢,以勇氣與才智聞名政壇,作為第一位進入聯邦議會的華人女性,黃英賢的成功經歷—直受到澳洲主流社會和華人區的關注。
黃英賢今天的成功不但佐證了一個普通人在澳洲從政的可能性,而且還體現了我們華夏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精髓——堅韌,不屈不撓!正是這樣一種精神,身在異國他鄉的華人在文化相差甚遠的國度,才會譜寫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傳奇。
責任編輯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