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6日,重慶人民大禮堂的夜晚,屬于夢鴿。她終于將“紅色經典歌曲專場演唱會——“如夢如歌”完美的呈現給山城百姓,為了這一天,她籌備了很久,也期待了很久。夢鴿用心演繹著一首首經典作品,唱得激昂質樸、蕩氣回腸,聲聲敲打在觀眾的心坎上,伴隨悠揚的旋律,人們仿佛回到了那些流連往返的歲月。
夢鴿說,早在她剛剛加入全國青聯的時候,就有了傳播紅色經典歌曲、弘揚傳統文化的構想。1993年,夢鴿入選第八屆全國青聯委員,隨后她連續三屆當選青聯常委,到今年為止,她已經在青聯這個大家庭中度過了17年。
“青聯是我心中最美麗的家園,這里充滿了歡歌笑語,充滿了理想和希望;這里我們曾相擁著如夢的青春,曾經歷過如歌的歲月。在這個集體中,我體會到溫暖、快樂的同時,也是在凈化自己,集體賦予我們榮譽,我們也通過這個集體傳遞更多的愛心,展示我們的藝術,讓更多的人米欣賞藝術,欣賞我們的歌聲。”
初為青聯人
這些年,在不同時期的國家大災難面前,如98抗洪,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的前線,總少不了夢鴿的歌聲。1998年,夢鴿跟隨青聯組織的文藝慰問團奔赴第一線給抗洪搶險的戰士們演出,沒想到,到達九江后,夢鴿的腳被碰傷,啦個大腳趾指甲蓋被掀翻,正常情況下,起碼得休息兩個月才能恢復,可當時的夢鴿無暇顧及養傷,她忍著劇烈的疼痛,穿著拖鞋,踮著腳走上臺為戰士們演唱。之后一連幾天的演出,夢鴿都堅持演完演好每一場。
回憶起初進青聯組織時,夢鴿說,她和馮鞏、李陽等委員被稱為“慰問演出專業戶”,他們幾人組成了一個固定的慰問演出團隊。一說哪里是貧困山區,哪里有需要,不管是在多么艱苦的環境中演出,無論多忙,夢鴿都會抽出時間來,為當地需要幫助的百姓帶去她的關懷?!拔野丫哂泄媸聵I的演出看成一種職業,它是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進入青聯以來,我和許多青聯委員一起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我們走進大學、走進工廠、走進工地等等,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青聯發揮作用,實實在在的為青年、為社會、為各個階層服務。”
1993年,剛踏入青聯組織不久,夢鴿跟隨“心連心藝術團”到寧夏演出。到了那,夢鴿才真正認識到什么是貧困,現在回想當時雙目所及的場景,仍然觸動著夢鴿的心弦。“那里離銀川市也就半個小時的路程,當我看到那里的孩子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后來得知,就連這樣的衣衫孩子們都要輪流來穿,我的心一下就像是被針扎了一樣,淚水忍不住的往下掉,當我把扶貧款塞到孩子們的手中,孩子們居然都不認識錢,更不會有意識地表示感謝,當時我們領導在旁邊一直介紹‘這是夢鴿’,孩子們就點點頭,也不知道說什么。這樣的場景讓我非常心痛,我想,這些孩子需要解決的不光是錢的問題,怎么才能使他們認識生活呢?他們今后怎么成長?怎么才能讓他們受到教育?”
每一次慰問演出后,夢鴿都會思索這些問題,這些心靈的觸動像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催促夢鴿不斷思考,更加積極地組織活動去幫助弱勢群體。說起難忘的演出經歷,夢鴿說,真的太多了口“有一次,我們到寧夏慰問下崗工人,鼓勵他們再就業。開始的氣氛有些緊張,我在后臺注意觀察每一位下崗工人,他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我看得出他們內心的那種凝重。那一次我為他們演唱了《捧起所有的祝?!罚@首歌也是我平時就很喜歡的唱的,上臺后,我在臺上看著臺下兩千多名下崗工人,在我的歌聲中,臉上露出了很幸福的表情,這也許就是這首歌的意義所在,這使我覺得欣慰極了”。
紅歌傳真情
紅歌,作為一種文化藝術有其特有的歷史作用。它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為無數人帶去了歡樂,激情和希望。就像中國最燦爛的文化一樣,經過歷史的洗練和傳承,紅歌越發顯示出它的魅力。夢鴿說,她會把這項事業作為奮斗終生的夢想。
十年前,夢鴿創立了自己的“如夢如歌”品牌,在業界反響非常強烈。樂壇泰斗級大師喬羽大加贊賞的說:“青春如夢,歲月如歌,就是需要這樣的感覺?!?br/> “如夢如歌”從最初創意到現在成形,歷經10年,成為了一個經典的文化品牌。這是一張全部翻唱1970年代流行的電影插曲的專輯,其中有中年朋友非常熟悉的《青松嶺》《春苗》《紅雨》等電影插曲,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等電影中的歌曲。
夢鴿說產生翻唱經典紅色歌曲的想法是源自兒時的經歷,從小喜歡唱歌的她受母親的影響,對那些電影歌曲有著深刻的印象,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歌曲已經漸漸被人們淡忘,這讓她覺得非常可惜。她說,這張專輯和普通的翻唱歌曲不一樣,因為這都是電影歌曲,有故事、有畫面、有時代背景,翻唱這樣的歌曲能喚起一代人對自己青春歲月的記憶。這些歌曲本身就承載了厚重的歷史和文化,無論何時聽起來都能讓人感動、給人啟迪?!拔覀儾粌H是做本職的工作,同時是在傳承經典,我把它看做一份責任,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總得做些什么,能夠留下些什么?!?br/> 然而,當初“如夢如歌”還未創立時就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當夢鴿提出這種構想時身邊許多人都反對:“現在都什么時代啦!超女、周杰倫當道,你唱這些老掉牙的歌有人聽嗎?”對這些質疑,夢鴿毫不動搖自己的決心,她深信,這個社會需要一種歌聲來喚醒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喜愛。
為了錄制這些快要失傳的老歌,夢鴿常常自已到音樂資料館、各大音像店去尋找,買回老電影回家一點點的昕和記,并且還用小錄音機把里面的歌曲錄下來。如電影《春苗》《偵察兵》《紅雨》,以及《穿越硝煙的歌聲》里的歌曲等,都是費了很多周折在沒有譜子的情況下找到的,有時她還會去網上尋找一些資料,然后根據錄音再記譜、記詞、重新編配。夢鴿說,這些歌曲經過了重新的編配,而且自已在演繹的時候更加注重貼近聽眾,有時候甚至故意降調,讓大家都能跟著唱。
事實證明,夢鴿的付出和堅持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在流行歌曲泛濫幾十年后,人們終于將目光重新聚焦在那些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輩的紅色歌曲上,專輯一經推出即在市場上大賣,一時間大街小巷掀起了一股唱紅色經典歌曲的熱潮,一首首重新流行的經典歌曲在現在音樂形式下被重新演繹,搬上熒屏。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無價之寶,是用金錢換不來的,所以“如夢如歌”從2004年真正進入市場以后,我又陸陸續續的推出系列專輯,并且還創辦了“如夢如歌”培訓班,我會經常帶著培訓團的學員藝術團走進部隊、走進大學、甚至走進看守所為工作人員以及受教育人員,為他們演唱,給他們精神上的食糧,通過歌聲來完成情感上的融通,心靈上的交接,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從4歲起,夢鴿就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7歲時便只身來到北京,為自己的夢想尋找更大的舞臺和空間,8歲時登臺演出,放飛了自己心中的那只夢想之鴿。
到如今,已為人母的夢鴿對理想的執著依舊如初,她從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超越,去更好的體現人生價值,夢鴿說,這就是人生意義之所在。明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華誕,“如夢如歌”——紅色經典歌曲夢鴿演唱會即將投入2011年全國的巡演活動,這次巡演也得到了全國青聯的大力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夢鴿會將她的夢想插上翅膀,讓紅歌傳到更遠的地方。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