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晚,中國第二顆探月衛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境外媒體對此高度關注,主要反應如下:
第一,認為“嫦娥二號”成為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個新里程碑。顯示中國太空項目取得長足進展,開始步入太空大國行列。美聯社稱,中國成功發射第二顆探月衛星,成為其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一個新里程碑。中國計劃在十年內把人送上月球,中國的其他航天計劃還包括明年發射未來空間站的第一個模塊,然后派遣載人飛船與之對接。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太空計劃面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巨大進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的太空項目在過去十年里得到長足進展。2005年,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五年后,翟志剛成為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中國人。路透社稱,中國發射第二顆月球探測器,在努力走上太空大國道路上取得重要進步。中國要實現載人登月并探索更遼遠的太空,“嫦娥二號”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在確立與美、俄比肩的太空地位方面取得又一重大進展。法新社稱,“嫦娥”計劃被認為是中國為使自己的太空探索計劃趕上美、俄所作的努力。中國將其太空計劃視為其全球地位、不斷發展的專業技術及共產黨成功改變這個昔日窮國命運的象征。
第二,認為“嫦娥二號”突破多項關鍵技術,中國朝登月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印度《印度教徒報》網站、印度報業托拉斯、印度新喀拉啦網站稱,作為把人送上月球的雄心壯志的一部分,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二號”探月衛星,為“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實現月球羅著陸搜集數據、進行部分關鍵試驗,并對著陸區進行精確成像。中國計劃在2013年進行月球軟著陸。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稱,“嫦娥二號”預計只用112小時便能進入月球軌道,比歐洲、日本探月衛星速度快。“嫦娥二號”奔月是人類歷史上第127次探月,將使人類探月成功率過半。法新社稱,中國1日發射第二顆探月衛星,是中國努力成為第二個載人登月國家宏偉計劃邁出的又一步。德新社稱,中國發射“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主要是為2015年底前開展的“落月”行動充當先導,為“嫦娥三號”攜帶月球車在月球表面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
第三,認為亞洲多國積極發展太空技術,中國在亞洲太空競賽中處于有利位置。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稱,中國發射第二顆探月衛星“嫦娥二號”,似乎使中國處于亞洲太空競賽的領先位置,并在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實現載人登月國家目標上又領先了印度一步。中國宣稱在2025年前完成載人登月,印度則表示2020年前完成。中印之間的太空角逐是冷戰時期美蘇太空之爭的21世紀亞洲版。同時,日本也于2007年9月發射“月亮女神”探月衛星,并在2010年宣布將在五年內送機器人登月。十年內建設月球無人基地。嫦娥探月工程以中國神話中一個飛向月球的女神命名,顯示了中國渴望超過亞洲太空競爭對手并作為全球超級大國與美國一爭高下的雄心抱負。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網稱,在努力成為繼美國之后進行載人登月第二國的過程中,中國面臨其他亞洲重要競爭對手,尤其是印度和日本的激烈爭奪。印度報業托拉斯稱,印度計劃在中國進行月球軟著陸的同一年,即2015年發射“月球航行—2”探測器。路透社、美聯社稱,中國正與鄰國日本和印度爭奪在外太空的發展空間,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太空計劃持謹慎觀望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