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江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發展文化產業的決策部署,瞄準“2012年文化產業增加值150億元,占GDP5%”的目標,乘勢借勢,克難奮進,努力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
思路為先——順應大勢,融入全局,文化產業就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市著力于優化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綠色增長的戰略舉措。針對如何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發展,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鎮江市市區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建設三年實施意見》,確定了五大重點。2009年,市委、市政府結合整個城市發展格局和產業布局,進一步確定了產業發展戰略,實施文化產業“626”工程,重點建設六大文化產業園區、兩大文化產業帶、六大文化產業基地,形成全市文化產業大發展格局。
在謀劃文化產業發展時,我們堅持以城市發展規劃和建設為基礎,以我們的歷史文化為依托,以青山綠水的城市特色為背景,適應自身,錯位發展,高起點策劃,總體性規劃,具體注重“五個結合”:
與城市的大發展相結合。將文化產業發展融入城市開發的整體大局,與城市重點建設相結合,城市建設的主戰場在哪里,我們文化產業的主戰場就融入到哪里,以城市開發推動產業項目上馬,以產業項目的發展促進城市開發。
與三次產業的發展相結合。緊緊抓住金融危機下三次產業投資方向調整的契機,將文化產業融入三次產業的發展。二產從市區退出,我們超前策劃,未退先進;三產項目一誕生,我們主動融入,讓其有文化元素;與發展較為成熟的商業相結合,走以文興商、以商促文的路子。
與全民創業相結合。將文化產業發展融入全民創業中,為文化人創業搭建載體和平臺,發展特色文化產業項目,切實將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
與全民需求相結合。貼近百姓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發展休閑、娛樂、健身等文化產業項目。
與發展旅游業相結合。抓住鎮江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旅游資源支撐文化產業,以文化產業帶動旅游發展。
項目為本——狠抓項目,抓點帶面,重大項目是文化產業跨越發展的根本支撐
鎮江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如何后發先至,關鍵是項目,抓手是項目,突破點還是項目。在推進項目的過程中,我們注重龍頭帶動,狠抓重點項目,努力營造規模效應。
狠抓產業鏈條的關鍵項目:圍繞金山、西津渡等知名旅游景點,重點建設了金山文化產業主題園區、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豐富旅游業態,提高綜合效益;結合鎮江南徐新城和北部濱水區大建設,抓住市民居住區向南城北水轉移的契機,重點建設了體育會展中心、南山生態演藝廣場、超越神話大劇院等項目,促進健身休閑娛樂等產業發展。
狠抓撬動整體發展的重點項目:在市區,啟動長江文化主題公園、西津灣不夜城、新河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等項目,抓點帶面,成一個項目活一個區域。在轄市區,丹陽市占地66平方公里的江蘇文化科技產業園,核心項目天地石刻園土建工程已于4月底完工;句容市總投資6億元的茅山鄉村旅游文化大觀園配套設施基本建成,3個項目已經落戶;丹徒區總投資3億元的米芾書法公園年底將完成一期工程。這些項目的建成,將有力促進其周邊區域開發。
狠抓帶團隊帶市場的重點項目:世業洲文化創意產業園,與中國工商銀行、一壹文化投資基金合作,用項目證券化的理念、國際一流的標準進行整島開發。丹陽江蘇尚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海歸團隊,擁有“超大屏幕數字影院技術系統”和“普通電影立體化轉化系統”等國際影視科研領域最領先的技術成果,業務量正在爆發式增長。與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合作的“長江MIDI音樂節”項目,與臺灣明華園合作的《超炫·白蛇傳》大型實景演出項目,都是借助這些知名機構帶團隊、帶市場的優勢。
市場為徑——瞄準市場,尋找市場,堅持市場化是文化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依靠市場,多元發展。近年來,我們堅持抓產業、靠市場的理念,舍得讓出市場,舍得讓利于投資者,舍得拿出最好的資源來合作。200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走出去,在北京成功舉辦首屆文化產業招商會,共推介投資總額約112億元的20個文化產業項目,其中14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額達到41.3億元。目前,簽約的14個項目有10個已經全面開工建設。抓產業招商,我們不僅重視引資,也非常重視引智。2009年,我們在北京舉辦文化產業發展高層論壇,邀請14位國內知名文化產業專家,幫助我們進一步理清鎮江文化產業發展思路。組織實地考察北京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學習“北京經驗”,進一步拓展了產業發展思路。在引進外資的同時,我們也高度重視本地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市城投、水投、風投、國投四大投資公司先后加盟,建成了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金山文化產業主題園區、南山生態演藝廣場、金山演藝廣場、恒順醋文化博物館等文化產業項目。今年,我們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又引進和推進了句容上南山藝術家園、青和文化產業園、揚中國際影視城、京口邦維文化創意產業園、潤州億兆軟件園等一批項目,下半年還將舉辦2010年深圳(鎮江)文化產業招商會,力爭再引進、簽約一批重大項目。
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以文化體制改革為契機,優化資源配置,激活產業活力,培植市場主體。組建市文化廣電產業集團和鎮江報業傳媒集團,將原屬文化局的藝術劇院、藝術學校、文物商店、鎮江影劇院等人財物劃人集團,整合資源,促進發展。現在文廣集團已注冊成立,公司已有2億元的11個項目在進行實質性運作。目前,正在推進對兩大集團的績效考核,將集團領導、員工的待遇與集團效益掛鉤,進一步提升集團的發展活力。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全市藝術劇院實行分配制度改革,實施藝術崗位結構工資管理,設定崗位系數等級,組織競爭上崗考核,大大激發了員工活力,2009年劇院營業收入歷史性的達到了1300多萬元,實現盈利400萬元。丹陽戲劇總團由事業單位改為企業,創新用人制度,打破平均分配,遵循演出市場規律經營劇團,改制后累計演出500多場,觀眾達60多萬人次,2009年演出經營收入較改制前翻了兩倍多。
制度為綱——加大扶持,狠抓推進,科學的制度體系才能確保真抓實干
建立文化產業扶持機制。實施了四項舉措:一是成立了由市委宣傳部牽頭的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統一監督管理國有文化資產;二是實行“兩個存量不變、兩個增量集中”的政策,原有宣傳文化系統對政府稅收貢獻份額不變,政府對宣傳文化系統投入不變,對宣傳文化系統通過系統內發展產業新增的稅收、引進社會資本發展文化產業新增的稅收,集中滾動用于文化產業發展;三是設立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用于支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的貼息、貸款和有償投入;四是作為帶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功能設施,市委市政府在三年內投入到位,目前已經投入超百億,建成了濱江文化旅游專線、新廣電中心、體育會展中心、南山生態演藝廣場等單體投入超2億元、最大投入17個億的重大文化設施。
建立項目建設責任制。將項目完成情況納入全市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加大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力度。將文化產業重點建設項目進行細化分解,明確每個項目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和時序進度,確定時間節點,實行目標管理。加大對項目推進情況的督查,實行項目建設督查通報機制,建立項目每月督查、半年預查、年終綜合測評制度,確保時間到點、工作到位、進度達標。
建立文化產業發展統計考核制度。建立完善文化產業統計考核制度和國有文化資產監管制度,明確文化產業界定,強化對各類文化產業的統管職能。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對文化產業發展狀況進行科學評判,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文化產業增加值幅度較大的地方和經營效益增長快的文化企業給予獎勵,刺激產業發展熱情。
乘著全國、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春風,鎮江已揚帆起航。我們堅信,只要進一步拓寬視野、鼓足干勁、真抓實干,鎮江的文化產業一定能長風破浪、直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