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8年在蘇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為標志,我們邗江區正從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現代化推進,工業經濟正從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小工業”向以新型工業化為標志的“大工業”跨越,城市建設正從單純注重規模的城市化向規模擴張與品質提升并重的城市現代化快速邁進,城鄉發展正從以農村支持城市為主轉向城市與農村互動互促、統籌發展的新階段,經濟社會正從注重經濟率先發展進入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相協調、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新時期。我們提出了“五年實現大跨越、八年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全區人均主要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蘇南第二方陣水平;用8年左右時間實現基本現代化。圍繞這一目標,我們突出以“創新發展、率先跨越”為主題,以“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結構優化、城鄉統籌、社會和諧”為重點,著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統籌發展、和諧發展,奮力開啟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征程。
突出主攻項目建設,壯大經濟綜合實力。始終堅持產業立區戰略不動搖,按照“主攻大項目、推進大招商、集聚大產業”的思路,以培植百億企業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努力讓我區的規模更大、實力更強。一是主攻大項目,打造百億企業集群。牢固樹立項目為王、大企業為第一抓手的意識,按照“區抓百億、園抓十億、鎮抓過億”的思路,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重大項目和優勢企業集中,優先解決大企業的發展空間,鼓勵引導企業上市融資,今年力爭在大洋達百億的基礎上,推動西城環洲、德豪潤達、中山完美、三笑高露潔、揚力集團、牧羊集團、虎豹集團等一批企業今后幾年沖刺百億規模,力爭3—5年培植3-5家百億企業,形成3-5家上市公司。二是推進大招商,加快重大項目集聚。圍繞“一區四園”和特色產業發展,堅持開放帶動、內外并舉,加大產業鏈招商、專業化招商力度,主攻龍頭型、基地型重大項目,今年力爭在總投資1億美元或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上再求突破,確保引進千萬美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實施億元以上項目8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三是培植大產業,推動規模總量擴張。按照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的要求,緊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機電裝備、車船重工、電氣電纜等產業自主創新步伐,加大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文化創意、生物制藥與健康等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的引進、培植與扶持力度,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機電裝備、車船重工、旅游日化三大產業規模均突破500億元,新興產業規模達400億元以上。
突出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堅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以更大的力度發展創新型經濟,把經濟總量的擴張建立在更高科技含量、更強競爭實力的基礎上。一是推動“揚州智谷”建設出形象。搶抓國家和省鼓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機遇,著眼上海、南京豐富的智力資源,放大揚州人居城市效應,充分依托揚州大學城坐落邗江經濟開發區的優勢,深入聯手揚州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通過校區、城區、園區“三區聯動”開發汊河科技新城,打造“揚州智谷”,構建高端人才、高新技術、高尖產品的“三高”集聚區。二是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見成效。繼續以民營企業新的“五輪驅動”戰略和以百企創新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四百工程”為抓手,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全區大多數億元以上企業都能建立“一站兩中心”,大多數千萬元以上企業都能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三是推動創新平臺建設快集聚。充分放大中科院揚州分中心的創新平臺集聚作用,今年4月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濟南鑄鍛所等4家單位聯合組建的揚州數控機床研究院正式運行,力爭通過一段時期的努力,創成國家級研發中心。下一步還將結合我區產業特色,推動新能源研究院、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建設,加快推動創新要素、創新資源的集聚,努力在發展創新型經濟上率先突破。
突出產業協調發展,調優經濟增長結構。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把發展現代服務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改變單純依靠工業支撐全區發展的局面。一是“五城同建”,打造揚州商業金融中心。把城市建設作為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高度重視城市拓展與產業發展聯動,著力加快邗江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進程。以提升品質、完善功能為重點,加快形成“邗上現代商貿新城”。堅持高起點整體規劃,以核心區打造帶動片區改造高標準推進,加快建設彰顯水城特色、休閑功能的“蔣王時尚度假新城”。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核心先行”的原則,加快“漢河活力科技新城”、“瓜洲休閑旅游新城”、“楊廟生態環保新城”的規劃建設。二是“雙輪齊轉”,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我區制造業基礎較好的優勢,順應專業化分工和服務外包的趨勢,大力推動企業主輔分離,實施服務外包或組建專業化的服務型企業。同時,充分利用“道口”優勢,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加快推進四大現代物流基地和四大專業市場建設,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三是“點線結合”,加快形成邗江旅游度假品牌。搶抓上海世博會開幕和京滬、滬寧高鐵即將開通的機遇,加大瓜洲古鎮國際旅游度假區、鳳凰島生態區、隋煬帝陵景區三大重點旅游資源整合開發力度,加快形成沿江生態觀光游、沿河文化風情游、沿湖休閑體驗游的“江、河、湖”三條旅游線,放大“邗江鄉村游”效應,創造市民下鄉休閑的新空間。
突出加快城鄉統籌,做新區域發展格局。搶抓揚州率先推進城鄉統籌這一重大機遇,創新思路、突破關鍵、加大力度,盡快讓具有較高水平的城鄉統籌發展成為邗江“兩個率先”的鮮明特色。一是在深化空間布局上下功夫,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堅持“適宜發展的資源優先用于發展、科學布局城鎮體系、留足留夠生態環境空間、堅守基本農田底線”的原則,完善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土地利用、生態保護“四規疊合”的城鄉統籌發展總體規劃,以“一區四園”產業布局為支撐、以“一城三鎮”城鎮布局為重點,統籌考慮、合理布局各大板塊之間及其內部功能分區,做到錯位競爭、優勢互補。重點是盡快完善“1+3+x+Y”的城鄉規劃布局體系,在壯大城市規模的同時,著力抓好三大衛星鎮和x個小城鎮建設,合理保留Y個人口規模較大的農村社區。二是在推進“四集中”上求突破,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堅持以工業化和城鎮化為方向,加快“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業向規模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的“四集中”步伐,通過“兩分兩換”,鼓勵和引導農民優先進城進鎮,加快城鎮社區發展步伐;通過拆舊建新集中、搬遷置換集中、拆遷帶動集中、莊臺撤并集中,騰出發展空間支持城市與工業,增值收益用于農業和農民。嚴格禁止農戶以任何形式在非規劃定點的區域新建、翻建和擴建房屋。三是在發展現代農業上做文章,促進新農村建設見成效。按照工業化、園區化的思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推進沿江150平方公里、沿湖200平方公里兩大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區建設,重點打造沙頭、公道兩個核心區,加快形成一批有較強競爭力、帶動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群。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落實道路、村莊、河塘和綠化“四位一體”長效管護機制,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突出構建和諧邗江,激活內在發展動力。以“五大建設”為抓手,構建普惠民生、促進和諧的長效機制,打造“個個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處處都有好環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體”的幸福邗江。一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形成“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濃厚氛圍。二是以民生建設為重點。圍繞“學有優良教育、勞有較好收入、病有便廉醫療、老有基本保障、居有良好環境、困有幫助關愛、樂有健康文化、訴有暢通渠道”的“八有”目標,鞏固提升教育現代化創建成果,推動城鄉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積極促進創業和擴大就業,弘揚“杭集精神”,深入推動全民創業。在鞏固提升既定的一系列為民辦實事工程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鎮村污水處理、村級河塘整治、道路亮化、城鄉公交一體化等新一輪民生實事。三是以文明建設為關鍵。扎實開展“文明新風鎮村行”活動,充分用好新農民講壇等載體,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市民轉變。四是以民主建設為基礎。深入開展“三問三求”,實現公共服務扁平化、同城化。五是以法治建設為保障。以“社會安定、經濟安全、企業安心、百姓安居”為目標,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加大“平安邗江”、“法治邗江”建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