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不斷促進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推進農業信息服務技術發展。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更加明確提出:“推進農村信息化,積極支持農村電信和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近年來,泗洪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農村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廣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電信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移動、聯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
泗洪推進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
廣網建設堅持科學規劃,突出整鄉推進,實施優惠安裝。泗洪地廣人稀,村莊分散,網絡建設成本高。因此,廣網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保最低人戶率”和“效果加效益”的原則,首先制定全縣有線電視進村入戶工程規劃和設計方案,由近到遠、由集中到分散向周邊逐步延伸。對有整體推動意向且條件已成熟的鄉鎮,廣網公司整合力量,專人負責,集中精兵強將,協調一致,確保在較短的時間完成桿線架設,安裝調試,信號入戶。本著讓利于農戶的原則,初裝費由400元/戶優惠至200元/戶,收視費由12元/月降至10元/月,當年收視費從安裝之日起免收三個月的優惠政策;對于持有民政部門出具的低保戶、五保戶、優撫對象等弱勢群體,在辦理新戶入網時,初裝費由400元/戶優惠至100元/戶,收視費由12元/月優惠至6元/月,從而進一步降低了農戶入網門檻。
電信建設堅持政府主導,打造網絡平臺,擴大應用層面。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社會綜合工程,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動。在推進全縣農村信息化進程中,政府主要抓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設立專項建設資金。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公益性信息,資源開發和維護項目等,使上網的層面不斷擴大。二是做好網絡知識培訓工作。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和縣電信局先后二十多次聯手舉辦了鄉鎮副科級以上干部參加的網絡知識培訓班,使農村信息化建設有堅強的領導力量。三是推廣農產品網上商業應用工作。結合泗洪特點,將一大批有特色的農產品,如梅花青殼雞蛋、上塘大棗等上網推介,擴大了產品的銷售渠道。為打破通信瓶頸,拓寬經濟渠道,撬動經濟發展,泗洪在全縣范圍內大跨度、超常規建設覆蓋全縣技術一流、功能齊全的通信基礎網絡,致力于打造一個大容量、高速率、寬帶化、多媒體的信息平臺。運用這個平臺,積極跟蹤涉農動態,及時更新、增添網頁內容,不斷推出如土地流轉、農民工培訓、招商引資等和農村切身利益相關的網絡版塊。同時,還將人才招聘、產權置換、土地拍賣等活動搬上因特網,為農民家庭上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逐步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的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家庭生活理念,農民家庭上網漸成時尚。
移動、聯通堅持客戶導向,優化網絡覆蓋,搭建軟件平臺。泗洪移動積極探索多方合作的新機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提高信息技術服務“三農”的水平,切實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消除農村“信息貧困”。如推出“農信通”業務,使農民朋友準確、及時掌握螃蟹、魚蝦等水產類疾病的來源與擴散情況,從而做好防御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平安農機通”利用短信“直通車”為農機手提供迫切需要的政策、購機、使用、作業市場、維修、供油等短信服務。小手機服務大農機,是借助通信資源推動農機化的創舉。2009年度泗洪分公司G12期基站開通20個站點,其中農村站點13個;網絡維護方面進行精細化管理,全年除了正常的基站維護工作外還按照省市公司的工作計劃和要求順利完成網絡割接測試、升級測試、擴容、汛期等工作。泗洪移動、聯通積極整合資源,首先建設了“鄉—村—農民信息資源管理發布平臺”,即以鄉鎮及重要的村為單位在聯通寬帶互聯網上建立全球可訪問的網站,在互聯網上提供展現當地自然風貌及特色資源信息,加大資源共享的力度;其次打造了“農業產供銷產業鏈信息發布交易平臺”,廣泛整合社會農業產業信息資源,以各專業產業鏈為縱向,依托移動網絡資源,在移動電話上提供分類的農業產業產供銷信息交互平臺。再次是推出了“就業信息發布交易平臺”,整合各類行業招工信息資源及農民求職信息。
關于推進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思考
要提高各級領導的信息化認識,重點加強涉農部門和鄉鎮領導的信息化培訓,把信息化工作列入涉農部門和鄉鎮的年度考核。通過一些實際應用讓農民體會到信息化帶來的利益并通過媒體宣傳、會議要求等逐步實現全社會關注農村信息化、支持農村信息化的大格局。
一是強化政府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制定比較優惠的農村信息化發展政策,根據農村的特點,選擇部分目標,重點扶持;加大對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把發展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所需投入列入財政預算,建立專項發展資金;為了提高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效果,要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模式,把政府的主導作用,保障作用和市場機制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發揮政府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二是加強農村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村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是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要圍繞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交易、農村文化生活等方面開展。同時還要加強農村數據庫建設和涉農信息平臺整合,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
三是建設一支高素質農村信息化人才隊伍。制定農村信息化人才的培養規劃,構建農村信息化人才體系;多渠道、全方位地對農民進行培訓,通過信息化普及教育,促進農民的信息化素質提高;吸納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加快農村信息專業隊伍建設。
四是構建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努力實現農村信息化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抑制信息壟斷、封鎖,打擊坑農、害農的虛假信息,全力營造良好的農村信息政策、法制環境,促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健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