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是泰州的濱江主城區,也是在鄉鎮基礎上建立的新區。在快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加大城鄉統籌力度,努力開創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局面。
推進農業產業化,在發展農村經濟上求實效
育龍頭,打造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驅動器”。一是加大引導服務力度。實行區四套班子領導和區級機關部門掛鉤農業龍頭企業制度,為企業在新品種開發、產品認證等方面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難題。二是加大政策激勵力度。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確保每年培植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個以上、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個以上。
建基地,構筑特色農業發展的集聚區。一是推進布局區域化。圍繞“城郊農業和都市農業相結合”的發展定位,布局兩大農業板塊,即以現代園藝業、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的鄉鎮農業板塊和以生態旅游、休閑娛樂、新品會展為主的城區農業板塊;打造七大園區,即騰龍林業科技園、白馬千畝種植園、大泗千畝養殖園、高港農業生態公園、高港現代農業園、胡莊萬畝銀杏林果園、御廬園生態農業園。二是推進生產標準化。三是推進產業高端化。組織開展“農業企業院校行”和“農業專家高港行”活動,大力引進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占領行業高端,形成競爭優勢,向科技要競爭力和附加值。
強隊伍,打造農民連接市場的“生力軍”。一是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通過組織企業家沙龍、外出觀摩、定期培訓等方式,使農業企業的負責人不斷開闊眼界、開拓思路,解放思想、搶占市場。二是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通過選拔優秀機關干部、經濟能人到農村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優秀大學畢業生到農村擔任村官等途徑,進一步優化農村干部隊伍結構。加大農村干部的培訓培養力度,使他們通產業、通政策、通市場,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加快由行政型干部向服務型和經濟型干部轉變、由單一的社會工作向經濟工作和綜合工作轉變。三是加強經紀人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經紀人的教育、培訓、管理和支持力度,力促經紀人隊伍規范化、組織化、專業化發展。
促進農村生態化,在優化農村環境上求實效
堅持規劃引領。一是抓布局規劃編制。按照“理念先進、布局合理和個性鮮明”的目標,高起點編制城鄉空間布局規劃,合理安排重點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集聚、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二是抓專項規劃編制。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高標準編制文教衛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規劃。三是抓重點鎮規劃編制。按照“農村人口集中、產業集聚、資源集約”的要求,高質量編制重點鎮發展規劃,使重點鎮成為城市的重要組團、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節點和增強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載體。
美化村容村貌。一是造綠景。形成“村在林中、院在樹中、人在綠中”的優美農村環境。二是保清潔。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三是建新居。加快建設“和諧、舒適、安全”的農民集中新社區。
培育現代文明。一是培育良好風尚。積極探索新風尚、好風氣的養成機制,以科學技術引領農民、道德教育提升農民、村規民約規范農民,大力培養有自信、講誠信,有文化、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二是豐富群眾生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鎮有一站、村有一室”的要求,加強農村宣傳文化陣地建設,深入開展“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把農民從麻將桌、神像桌中解放出來,走進活動室、圖書室。三是加強法治建設。圍繞“村村有法制宣講員、有人民調解員、有法律顧問”目標,配齊村級法制宣傳教育班子,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提高農民法律素質,引導農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
加快農民職業化,在提升農民素質上求實效
加大土地流轉力度。一是大力推廣龍頭引領型土地流轉模式。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將分散經營的小農戶組合成專業生產聯合體,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流轉土地。二是大力推廣委托經營型土地流轉模式。建立鎮(街道)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農戶直接將土地“存”入服務中心,然后由服務中心委托村經濟合作社對農戶土地進行流轉、整理和承包經營。三是大力推廣入股分紅型土地流轉模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著力推進“土地變股份、農民變股民”,有效實現“勞力去打工、土地拿分紅”增收模式,通過以地生財,進一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加大就業培訓力度。一是打破城鄉界限,將農民技能培訓納入公共服務范疇,列入財政預算,撥付專項資金。二是統籌教育資源,抓好農民培訓基地建設。三是引入競爭機制,提高農民技能培訓的質量。通過政府引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努力形成“政府買單、培訓機構自由競爭、農民自主選擇培訓點和培訓內容”的新型培訓格局。
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一是就業保障。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優先安排已流轉土地的農民進行就業培訓,安排初始就業崗位。二是生活保障。對于土地經營權整村、整組流轉,已實行“兩置換”入住城區的農戶,經所在鎮(街道)財政、經管、勞動社保部門審核確認后,納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對土地已流轉,遷居重點鎮的農戶,納入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享受城市人口應有的社會保障和待遇,做到應保盡保。三是養老保障。全面推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面過渡,實現無差別化目標。四是醫療保障。在將城市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學生兒童醫療保險“三險合一”的基礎上,加大工作力度,實現醫療保險制度全民覆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