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陣冷風吹過,我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涕,鼻子也總是癢癢的。
喉嚨整天又痛又癢,早上起床或是夜間睡覺還會劇烈咳嗽、咳痰,有時候還氣喘哮鳴,常常半夜被憋醒。每到柳絮飄飛和繁花盛開的季節,別人都在享受大好的春光,而我卻無福消受。
也不知道是吃了什么還是身體接觸了什么,皮膚上經常出現紅腫、疙瘩,甚至水皰,有時還會出現對稱分布的丘疹、紅斑,而且皮膚瘙癢……
上述這些表現,是人體對某種“異物”過敏而導致的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蕁麻疹、濕疹等與過敏相關的疾病。過敏是一種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目前對于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主要采取回避過敏原、脫敏治療、服用抗組胺藥物、使用激素等方法,但尚無徹底有效治愈的方法。中醫體質學認為,過敏性疾病是由于過敏體質造成的。過敏體質是比較容易通過后天調養進行改變的體質,過敏性疾病的中醫治療,應以糾正過敏體質為切入點,那么應該如何糾正過敏體質呢?
過敏體質的人除了飲食應清淡、均衡,少食蕎麥(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蠶豆、牛肉、鵝肉、海魚、蝦、蟹、酒、辣椒、濃茶、咖啡等含致敏物質的食物及辛辣之品、腥膻發物之外,還應多食用具有補脾肺之氣、清熱涼血等功能的食物,如百合、山藥、大棗、桂網、綠豆、冬瓜、木耳、南瓜、蓮子等。在生活起居方面,過敏體質者要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常洗常曬,室內裝修后不宜立即居住。在春季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可防止對花粉過敏。不宜養寵物,起居應有規律,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避免情緒緊張。
不同的過敏性疾病,在遵循上述調理原則之外,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下介紹不同過敏性疾病的中醫防治方法。
過敏性鼻炎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發病與外界因素密切相關。其病在肺,與脾關系較為密切。過敏性鼻炎患者可自行或請家人協助按摩印堂、上迎香、百會、迎香、合谷、風池、肺俞等穴位,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過敏性鼻炎食療方
玉屏風散粥
黃芪60克,白術30克,防風10克,生姜15克,粳米90一150克。先將前兩味煎半小時,后人防風煮沸取汁待用。生姜切成丁,加粳米及適量水煮成粥,倒入藥汁調勻,再加紅糖或白糖調味服用。尤其適合對冷空氣過敏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食用。
過敏性哮喘
過敏性哮喘的發病原因與過敏性鼻炎相似,中醫認為其多是由于肺、睥、腎三臟虛弱,又受到外邪侵襲所致,因此防治過敏性哮喘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補肺、補脾和補腎的方法。此外,過敏性哮喘患者還可自行或請家人協助按摩肺俞、脾俞、腎俞、大椎、足三里、三陰交、合谷、曲池等穴位,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過敏性哮喘食療方
1 靈芝蘇葉茶
靈芝6克,蘇葉6克,厚樸3克,茯苓10克,冰糖適量,加水煎30分鐘,分成兩三次服。適合過敏性哮喘患者食用。
2 黑木耳粥
將黑木耳5克放人溫水中泡發,摘去蒂,除去雜質,撕成數瓣后放入鍋內;另將淘洗干凈的粳米100克、紅棗50克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燉熬至黑木耳爛熟,加入適量冰糖即可,分3餐服完。尤其適合體質較弱的過敏性哮喘患者食用。
皮膚過敏
皮膚過敏包括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等多種疾病。中醫認為皮膚過敏性疾病大多屬于濕熱內蘊或陰虛血燥。皮膚過敏患者可自行或請家人協助按摩曲池、血海、三陰交、肺俞、中脘、神闕等穴位,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皮膚過敏食療方
1 赤芍生地銀花飲
生地25克,金銀花30克,赤芍10克,蜂蜜適量。將前三味加水煎取汁,加蜂蜜調味。分2-3次飲服。適合蕁麻疹、濕疹等皮膚過敏患者食用。
2 馬莧玄參飲
馬齒莧30克,玄參15克,鮮藕100克。將鮮藕切片,同其余兩味加適量水煎煮20分鐘,分2次服。適合蕁麻疹、濕疹等皮膚過敏患者食用。
以上藥膳請在醫師指導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