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指跟球內透明的晶體出現混濁的一種常見眼病,初起混濁輕微或范圍較小不影響視力,以后逐漸加重至明顯影響視力甚至失明。中醫根據其病變階段、程度將其分為“冰翳”“棗花翳”“黃心翳”。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與全身生理功能減退有密切關系,如肝腎虧損、脾胃虛弱等,以致氣血、津液生化之源匱乏,眼目失養而致病。早期白內障常見有肝陽上亢、脾虛氣弱、肝腎虧虛三種類型,除采取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還可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用藥膳調治,補益強身,以期控制病情發展。
一、肝陽上亢型:主要表現為目痛目澀,眵多流淚,視物模糊,瞳仁微昏,口苦咽干,大便干結,舌苔薄黃,脈弦。應食用清熱平肝的藥膳。
1 菊苗粥:甘菊新鮮嫩芽或幼苗3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甘菊嫩芽洗凈切細,同粳米、冰糖常法煮粥。
2 杞菊茶:枸杞子12克,菊花、桑葉各6克,谷精草3克。將以上各味共研粗末,裝入紗布袋內,沸水沖泡,代茶飲用。
3 決明茶:將決明子洗凈,除去雜質,曬干后微火炒,每次用炒決明子30克水煮,棄渣飲用。
4 五味子酒:五味子60克,低度白酒500克。將五味子浸泡在白酒內封固,10日后即可飲用。每晚睡前飲用一小盅。
二、脾虛氣弱型:主要表現為銀障漸生,視物昏暗,面色萎黃,肢體倦怠,食少便溏,舌苔淡薄且膩,脈象虛弱。宜食健脾益氣、助消化的食物。
1 豬肝熘三樣:山藥、胡蘿卜、黃瓜各50克,豬肝100克,蔥適量。將山藥、胡蘿卜、黃瓜洗凈切片,蔥切段,豬肝洗凈切片。先把浸在醬油中的豬肝在熱油鍋中過油,出鍋待用,再將山藥片、胡蘿卜片、黃瓜片在熱油鍋中煸炒后加入豬肝及蔥、鹽略炒,勾芡裝盤,每日食用1次。
2 夜明砂粥:夜明砂9克,山藥30克,菟絲子9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將夜明砂、山藥、菟絲子用布包好,加水5碗,煎成3碗,去渣后加入粳米、紅糖煮粥。每日1劑,連服15-20天。
3 山藥紅棗粥:山藥60克,紅棗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山藥切成碎粒,與洗凈的紅棗、粳米放入鍋內,加入清水1000克燒沸,轉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白糖調味即可。
三、肝腎虧虛型:主要表現為年老體弱,視物模糊或視若云霧,頭昏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口燥咽干,舌質胖嫩,脈細數。宜食補益脾腎、生精養血、易于消化的食物。
1 桑葚酒:桑葚250克,低度白酒500克。將桑葚置于酒中,浸泡30天,每晚睡前飲用一小盅。
2 清蒸枸杞桂圓:枸杞子30克,桂圓肉20克。將枸杞子、桂圓肉放入碗內,加入清水,上籠用旺火蒸至爛熟即成。
3 仙豉雞湯:仙靈脾30克,淡豆豉15克,母雞肉250克,調料適量。將仙靈脾搗為末,放入紗布袋內,與母雞肉及調料置于沙鍋中,燉至八分熟,加入淡豆豉燉至爛熟,去仙靈脾,分3日食用。
4 枸杞萸肉粥: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糯米100克。將山萸肉洗凈,與枸杞子、糯米同煮成稀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