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種增強腦力的方法
高振南
記性差、反應慢、說話老打岔……年紀大的人總容易犯糊涂。近期的《每日郵報》幫大家梳理出日常生活中增強腦力的辦法。
喝點可可飲料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研人員從可可中檢測到一種抗氧化劑黃烷醇,它能增加血管的血流量,讓大腦獲得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改善老人的腦功能,對老年性癡呆和腦卒中患者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多與人交往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發現,社交能夠讓思維更敏捷,閑聊10分鐘后,人腦的反應速度迅速提升。
學一門外語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顯示,掌握兩門語言的老人患老年性癡呆的時間要比其他人推遲4年。學外語可以增加大腦海馬體區域的灰質密度,增強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
跑跑步 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跑步能促進腦細胞的再生,延緩記憶力的下降速度。運動專家建議跑步采取“間隔訓練”方式,即先快跑30秒,再慢跑90秒,并重復6個周期。每周堅持做2次。
早餐吃雞蛋 不吃早餐的人,血糖水平迅速下降,缺乏“養料”的大腦因此變遲鈍。專家建議早餐吃一些富含纖維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煎蛋、全麥面包、粥。
葡萄干當零食 美國農業部科研人員發現,每天攝入3.2毫克硼(25克葡萄干的含量),記憶力和注意力均提高10%。硼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研究證實它能提高手與眼睛的協調性,延長注意力時間。
隨身帶個筆記本 好記性抵不上爛筆頭。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專家表示,隨身備個筆記本,每天上床前寫好明天要做的事情,并按重要程度分為“必要”“重要”和“不重要”三個等級。按照優先權每做完一項就畫掉一項,這樣會大大提高處理工作的能力。
每天少吃1/3 德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減少每天的熱量攝入能增強記憶力。少攝入一些熱量會減少體內各種炎癥和自由基的產生,使得腦細胞在更健康的狀態下發揮功能,從而有助記憶。
照顧孩子 美國里士滿大學的克雷格·金斯利教授稱剛做母親的女性會分泌大量雌激素,以提升自身敏感性和注意力。對老人來說,每天照顧孩子也會鍛煉大腦的靈活性。
照片能反映你的個性
珍娜·布呂納
一項針對第一印象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照片能夠準確地反映出他的個性。越是隨意拍攝的照片,就越能反映出一個人性格的細微之處。
美國索諾瑪州立大學的研究員勞拉·瑙曼說:“一個人在照片中的樣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或她的職業和社會生活。”
了解這一點之后,我們就可以調整自己的形象以及向外界傳達我們的個性。瑙曼說:“如果你想讓未來的老板或追求者認為你是一個熱情友好的人,就應該貼一張微笑或是很隨意的照片。”
科學家早就發現,外表對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且這種第一印象是很難消除的,特別是負面印象。研究顯示,在看一位CEO第一眼后,我們就能夠預測他或她是否會取得成功。但迄今為止,對于“以貌取人”能有多準確以及哪些外表因素最重要,我們仍知之甚少。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12名研究對象分別看了123名從未謀面的大學生的全身照。在其中6人所看到的照片中,大學生都面無表情地自然站立,而在另外6人所看到的照片中,大學生則隨心所欲地擺出各種姿勢。
在看過照片后,研究對象要給每張照片中大學生的10項個性打分,包括外向、隨和、善良、情緒穩定、開放(接受新鮮事物)、可愛、自負、孤獨、虔誠和政治傾向。
為了判斷評分的準確性,研究人員將評分結果與照片中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其朋友們的評價進行了比較。
對于面無表情的照片,研究對象給出的“外向”和“自負”的評分比較準確。而對于隨意拍攝的照片,研究對象則幾乎“料事如神”,所給出的10項個性評分中有9項都很準確(除了政治傾向之外)。
例如,對于“外向”的評分,觀看兩種照片的人都達到了70%左右的準確率。
瑙曼對記者說:“外向很可能是其中最容易判斷的個性。不管照片中的人是否面帶微笑,人們都能夠判斷出來。”
但在判斷“可愛”時,看兩種照片的人的評分準確率則有了差異,分別為35%和64%。“隨和”的評分結果也差不多。對于這項個性,看前一種照片的人評分準確率為45‰而看后一種照片的人則達到了60%的準確率。
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結果不但具有科學價值,還有實用價值。
例如,這項研究發現,如果你想讓人覺得你外向,就應該多笑,站著的時候要精神飽滿,不要太緊張,讓你整個人看上去健康、整潔、時髦。如果你想讓人覺得你開放,喜歡嘗試新鮮事物,那你最好穿得有個性一些,而不要太陽光、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