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從整體上說,應該是人民群眾的生活資料,不應成為少數人謀取暴利的生產資料。
近年來,我國住房與房地產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一些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集中反映在:房價過高并且上漲過快,城鎮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和年輕家庭的住房十分困難;房地產行業利潤畸高,大量資源要素向房地產行業集中;宏觀經濟過度依賴房地產發展;房價畸高和居住差距擴大加劇貧富差距擴段分化;住房與房地產領域的腐敗比較嚴重。
現在的住房價格畸高,社會議論紛紛,連一些副部長級干部也說自己購買不起一套住房。現在的房價不僅涉及社會中的普通百姓,而且涉及大家經常說的“白領階層”;不僅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處理不好,有可能變成一個政治問題。
1872年,恩格斯寫過一本經典著作:《論住宅問題》。我們現在重溫其中的一些觀點,可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恩格斯認為, “一方面,大批農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發展為工業中心的大城市里來;另一方面,這些舊城市的布局已經不適合新的大工業的條件和以此相應的交通;街道在加寬,新的街道在開辟,鐵路鋪到市里。正當工人成群結隊擁入城市的時候,工人住宅卻大批拆除。于是就突然出現了工人以及以工人為主顧的小商人和小手工業者的住宅缺乏現象”; “現代大城市的發展,使某些街區特別是市中心的地皮價值人為地提高起來,往往是大幅度地提高起來。原來建筑在這些地皮上的房屋,不但沒有提高這種價值,反而降低了它,因為這種房屋已經不適合改變了的條件;于是它們就被拆毀而改建別的房屋”;“資本即使能夠辦到,也不愿意清除住房短缺,這一點現在已經完全弄清了,于是只剩下其他兩個出路:工人自助和國家幫助。”
我認為,恩格斯當年的論述,對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住房問題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在當今時代的經濟全球化特別是金融全球化及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際資本集團和炒家又加入了推高資產泡沫的博弈,中國將長期面臨美歐等國轉嫁危機,壓迫人民幣升值和輸入通脹的國際環境,也將長期面臨國際游資進進出出加劇房市和股市動蕩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和市場提供者,成為最主要的利益主體,加上土地收入全部歸地方政府征收和使用的財稅體制,一些地方政府為了不斷推高自己的GDP,以顯示自己的政績,甚至為了自己職務的提拔,接連越過土地批租紅線,把建設創新型國家置于腦后,把經營本屬于子孫后代的土地作為自己的主業。住宅的完全商品化、市場化必然造成國家經濟結構性失衡,給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帶來很大的困難。也是推動收入分配差距進一步拉大的主要動力源。
我個人認為,住房中可有商品,但不能商品化;溫家寶總理在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的2010年春節團拜會講話中所說的要使人民群眾“住有所居”的重要指示必須落到實處。政府在收取的土地出讓金中,必須拿出相當的比重,盡快加大最低生活保障用房與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設。
住房,從整體上說,應該是人民群眾的生活資料,政府應給予最低限度的保證。住房,不應成為少數人謀取暴利的生產資料。如果成了少數人謀取暴利的生產資料,則必然加大社會的兩極分化,對黨的長期執政和社會的長治久安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本文在作者原文基礎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