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酣戰(zhàn)的廠商們來說,今年6月1日正式出臺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無疑是場及時雨?!锻ㄖ芬?guī)定,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
與之相呼應,6月11—19日,來自全球各地的500多名政府官員、分析師和記者等,在日產汽車追浜試車場親身體驗了日產聆風(NISSAN LEAF)。這也是目前公眾參與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全球電動車試駕活動。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jīng)理橋本泰昭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將有助于電動汽車形成一定價格優(yōu)勢,并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在消費者中的認知度?!彼赋?,雖然暫未明確對外資新能源汽車的優(yōu)惠政策,但這仍是中國政府在電動車推廣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為2011年日產聆風在中國進行示范試點建立了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
在他看來,消費者是否會選購一款新能源汽車,主要決定于其性能與價格是否同傳統(tǒng)汽車有可比性。其中,價格因素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消費刺激政策來實現(xiàn),性能優(yōu)勢則需要消費者形成全方位的互動體驗,通過近距離的接觸與駕駛,讓消費者了解產品的先進性能。
“綠色”代表了未來,這在汽車廠商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與豐田、本田在混合動力車上傾注心血不同,日產是第一家全力投入電動車領域的日本汽車公司。日產對鋰電池技術的開發(fā)始于1992年,2007年4月,日產與NEC合資成立了汽車能源供應公司,批量生產鋰離子電池。2009年8月,日產聆風公開亮相,這是一款裝備了層疊式緊湊型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量產車。在隨后的2009年東京車展上,除了令人炫目的電動車上市計劃,日產還首次展示了全新一代電動概念車LandG lider。該車型采用獨特的單列前后排列式座椅設計,體現(xiàn)了日產汽車對于未來城市交通工具的新構想。
按照計劃,日產聆風將率先于2010年底和2011年初在美國、日本和歐洲上市。來自日產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4月日產在美國及日本市場開始接受該車預定,目前已經(jīng)獲得超過兩萬份訂單。也就是說,日產聆風在沒有上市的情況下便完成了年度銷售目標。7月份,歐洲市場也開始接受日產聆風的預定。“盡管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我們同樣充滿信心?!睒虮咎┱颜f。
可以說,日產聆風的市場化開啟了全球的電動車時代。而日產的零排放戰(zhàn)略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僅包括聆風這樣的零排放汽車的研發(fā)制造,更涵蓋了政府組織合作、資源循環(huán)利用等多個方面。
目前,雷諾-日產聯(lián)盟在電動車領域的投入累計已超過40億歐元,其三大電動車生產基地的產品涉及3個品牌8種車型,所有關聯(lián)的投資項目包括5家電池設備工廠和7家整車裝配工廠。同時,為了順利推動電動車的全球投放,日產還與全球超過60個國家、政府及相關組織建立了零排放合作伙伴關系。
根據(jù)日產的計劃,到2012年將建立年產20萬輛的生產體系,配套的鋰離子充電電池從日本擴展到美國、葡萄牙、英國和法國生產,2012年將生產50萬個電池單元。
盡管前景光明,日產還必須面臨眾多現(xiàn)實挑戰(zhàn)。橋本泰昭表示,日產正在從設計和制造兩方面積極降低電動車和電池的成本。但是光靠降低生產成本還不夠,電動車的推廣更需要規(guī)?;0凑杖债a的計劃,日產聆風將于2013年在美國工廠實現(xiàn)量產。日產美國CEO Carlos Tavares表示,量產是日產聆風實現(xiàn)贏利的唯一途徑。這意味著,日產最快也要經(jīng)過三年時間的醞釀才可能賺到第一桶金。
作為日產在中國的最高負責人,橋本泰昭希望中國政府能夠采取更多措施。他說:“如果沒有消費者需求,就不能做到規(guī)?;?而要激發(fā)消費者的需求,就要讓消費者知道購買電動車并不需要多余支付費用。這就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p>
今年4月份,中國成為日產全球最大市場。在這個世界車市增長極,日產的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同樣與所有競爭對手狹路相逢。早在2009年,通用汽車便高調宣布,其首款量產電動車Volt將于2011年在中國上市,比亞迪更是這個市場最為亮眼的廠商,其他中外汽車公司也在新能源汽車上押下“重寶”。
橋本泰昭認為,目前有很多汽車廠商加入到了電動汽車的研發(fā)及生產領域,并產生了一定的技術成果,這有助于提升電動汽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知?!岸债a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fā)歷史,雄厚的技術實力,以及對整車制造的經(jīng)驗方面,讓我們都具有一定優(yōu)勢?!彼f。
按照日產CEO卡洛斯·戈恩的預測,到2015年前,日產將在全球生產50萬輛電動車,10年內將占據(jù)全球電動車市場10%的份額。但橋本泰昭承認,未來10年內傳統(tǒng)汽車還將是車市主流,他說:“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是大勢所趨,其市場化進程會受成本、油價及政策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初期尤其需要基礎建設不斷完善,政府適當進行政策激勵,企業(yè)則不斷推出優(yōu)質的量產車,加強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知從而形成新的購買需求,這是電動汽車開創(chuàng)大場面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