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科技網站TechSpot、電子郵件安全廠商Cellopoint和賽門鐵克等多家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均顯示,全球垃圾郵件數量已經占到所有電子郵件的八成以上。顯然,那些發送垃圾郵件的人比普通網民更懂得如何“利用”電子郵件的便利和實惠,這種“聰明”已經逐漸讓電子郵件由原先的環保功臣變成如今的網絡“污染源”和“環保重災區”。據TechSpot的統計,2009年全球電子郵件發送數量達到90萬億封,如果按照每封郵件產生0.2克二氧化碳計算,去年全球垃圾郵件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經達到了1.44億噸。由這些郵件所引發的間接損耗更是難以估量。
作為中國電子郵件服務領域的“老兵”,如今的企業郵箱第一品牌,263很早就開始反垃圾郵件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而且隨著“惡勢力”在技術和策略上的持續升級,他們也不斷增強對于垃圾郵件的阻擋和打擊能力。
2003年前后,寬帶開始在國內普及,垃圾郵件這種“副產品”的危害顯現,國家在啟動“863計劃”時特意設立了反垃圾郵件項目。2004年底,263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和上海大學一起承擔起這場攻堅戰的重任。投入數百萬元資金,經過一年半的整體開發和研究,263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多特征智能反垃圾郵件系統和標準研究與實現”全面通過國家863計劃信息安全技術主題專家組的驗收,263還因此獲得了反垃圾郵件方面的首個國家專利。
之后,263將這一研發成果產品化,由此而來的TAP高智能反垃圾郵件網關成為其在提供綠色郵箱方面的“殺手锏”,通過整合行為過濾、模式識別、自適應的內容過濾等多項先進技術,這項技術對于垃圾郵件的阻擋率可以達到63%。263隨即不僅將之應用于自己的郵箱產品,還將其作為一種單獨的產品在企業用戶中大力推廣,大到集團公司,小到中小機構,都可以加載到企業自建的郵件服務器外,從而建立起一個“反垃圾綠色屏障”。
263網絡通信技術總監李宏宇注意到,這些年垃圾郵件“變種”發展得很厲害,這讓他們絲毫不敢松懈,“變種的根本是技術的更新,發送者在不斷更新技術,這促使我們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據介紹,目前263對垃圾郵件的阻擋率已經可以達到99%。
這種在技術上的精益求精,跟263自身的定位有很大關系。雖然也曾享受過互聯網興起時代的榮光,但263始終將自己定位為一家通信企業,尤其2009年底263發布增值通信戰略之后,以語音增值、語音通信、數據通信三大業務構成的整體業務布局成形,精耕增值通信細分市場的263新通信戰略開始整體浮現。
郵箱服務在整體業務構架中屬于數據通信部分,這一點263在2002年轉變策略開始做收費郵箱時就已確定。263認為,“郵箱的根本屬性是一種通信工具”,因此從產品層面必須講究安全、穩定。為此,263投入上億元建設自有機房,花大量精力和資金進行反垃圾郵件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李宏宇說:“我們不是靠廣告賺錢,而是提供專業的郵箱通信服務,最專業的就是最高效的,也就是最綠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