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像一束悄然綻放的百合花,優雅內斂、通體溢散著淡淡的芬芳,她是一位溫婉知心的大姐,和風細雨的談吐折射著賢淑大愛的光芒,她更是一位睿敏智慧的政壇翹楚,巾幗不讓須眉,為民為國,于齊魯大地上美麗綻放!
“在山東,她是為數不多的在線與網民直接交流的市長之一。“市里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我都是搶時間到現場,但往往發現吳市長已經趕到了……我曾經和不少人說,我們市里有兩個最忙的人:一個是書記,一個是市長。那是真忙、真累噢!”提及吳翠云等市領導忘我的工作精神,德州市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其收有太多的感慨與感動。
他說:“說句不該說的話,作為一個女市長,她就不應該有家庭!吳市長工作起來那是沒白日沒黑夜,沒節日沒周末,越是過年過節她就越忙,大年三十還要到基層向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表示慰問,星期六、星期天都在辦公室里批閱文件……敬業精神真是了不得!”
問及吳市長的工作情況,天天跟隨她東奔西走、深入現場的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袁志勇未多言語,拿出一些他拍攝的吳翠云工作時的現場照片:檢查城市防汛、到城市舊住宅區查看居民生活情況、到群眾家中噓寒問溫、帶領市政府班子成員義務清除垃圾,參加慈善捐款,深入平原縣考察指導蔬菜生產與菜農親切交談、在線與網民交流、在德國慕尼黑國際太陽能技術貿易展覽會上推介德州太陽能產品,此外,還有到四川成都、綿陽地震災區,考察指導德州市援建過渡安置房和對口支援工作,在紐約州倫瑟利爾地區與行政長官凱思琳、特羅伊市市長啥利圖特堅分別簽署城市友好關系協議書……形式不一、內容繁多!再豐富的辭匯、再有力的話語,在這些繁多的瞬間定格的畫面前都顯得多余和蒼白一
身教勝于言教。廉潔奉公常被許多人掛在嘴邊上。事實上,一位領導干部如何做到常在河邊站卻能不濕鞋并不輕松!在德州采訪時,偶然聽到的一則小故事頗耐人尋味——送我去火車站的市接待辦駕駛員李永泉說:“有一次,吳市長的司機告訴我,他要上街買扒雞去,待會市長要給她家鄉來的客人帶。我一聽覺得很納悶:‘不就幾只扒雞嗎?你告訴接待辦的人去辦就行了!’‘人家市長不讓啊!’”言至此,李永泉心疼地說:“吳市長她人忙得很啊,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天天都很疲憊。來德州工作這幾年,她顯得老了不少!”
是啊,對于一個把時間奉獻給群眾、沒有個人私密空間的從政者來說,工作的苦、工作的累,工作中的不分陰晴雨雪、白晝黑夜,其容貌加速衰老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兒了。僅2009年一年間,她和她的工作班子為推進“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環境生態化”建設這一項工作,一組濃墨重彩的數字便可知其辛苦之一斑
2009年,德州市共安排中心城區建設項目89個,完成投資563億元,改造建設了20多條道路,新建了太陽城大會館、市體育中心等一批精品工程。圍繞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加大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突出抓好綠化、凈化、美好,亮化,促進城市改貌,營造宜居環境。加大城中村的改造力度,全市拆遷面積730萬平方米,超過了近10年的總和……在全市選擇了40個重點鎮進行高標準規劃建設,涌現出平原恩城鎮公共服務延伸型、武城魯權屯鎮產業帶動型、齊河趙官鎮工業拉動型等各具特色的城鎮建設典型,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節點和支撐點。與此同時,德州還堅持“三步走”的新農村建設戰略,著力建設大社區。通過合村子、選班子,并居住“三步走”來建設人口5000人以上、功能完善的大社區。目前,前兩步已完成,行政村由原來的8319個合并為3339個,全部民主選舉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看似輕輕巧巧的每一組數字背后,又有哪一樣不浸潤著領頭雁吳翠云的心智、心血?吳翠云常常向政府工作人員提出這樣一個口號:“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坎上。時常問問自己:假若你在這個位置上,該怎么辦?”
她平時的工作狀態雖然不能一一目睹,但從其工作照片中可見一斑:或深入田間、農戶家中噓寒問暖,或到特教學校看望慰問殘疾學生,或揮鍬義務清除垃圾,或身著迷彩裝親臨四川地震災區指揮對口援建,或與網民在線交流……每一幅照片的背后,都大寫著這位巾幗女杰勤懇為民、樸實無華的親民,愛民作風。
齊魯大地,是墨子,孔子,孟子等先賢至圣生活的地方,厚重的文化積淀,熏陶著這里的子民。吳翠云是個孝順又知書達禮的東方女性。作為人女、人妻、人母和五姊妹中的大姐,吳翠云心中自然流淌著傳統女性的親情,溫情,但她卻極少休息,更極少與家人團聚。“有時感到真累,真想有半天時間能休息一下。但不行,有很多工作都等著要做呢。一年中,也就春節或國慶節偶爾能和家人小聚上一兩天。有的時候節日也不行。”
2009年新年第一天,德州市武城縣一個民營小化工廠突然發生爆炸事故,傷35人。剛剛回到淄博家中的吳翠云來不及吃上一口熱乎飯,便在老母親的淚花中,在夫君和女兒的依戀不舍中,風塵仆仆地折回德州——這塊已融入她生命與血液的土地上,踐行她赴德州上任第一天時的施政諾言:“從今天起,我就是德州人了。喝德州的水,吃德州的飯,為德州人民謀福祉……要把自己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獻給德州!”
吳翠云參加工作已三十余年。雖為女流,執政卻不讓須眉。她做事有魄力,又勤于思索、勤于調研。在淄博等地工作時如此,與德州市結緣后依然如此。赴德州上任后,吳翠云每日每時思考著的,就是如何讓德州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比翼齊飛,讓德州市的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諧幸福。從她上任至今,德州人民生活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佐證了一切!
中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太多地方都正在發展和亟待發展。吳翠云在一手抓發展的同時,又清理思路,將工作中的所思所得總結提煉,供有需者分享。2009年2月21日,《農民日報》刊發了吳翠云《欠發達地區科學發展的探索》的文章。文中,她從“產業層次低、農村經濟發展滯后、地方財政實力相對薄弱”三個方面分析了欠發展地區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遇到的主要制約,并明確提出,“必須堅定信心,立足實際,極積創新,走出以科學發展推動快速發展的有效路子”。
迄今為止,在齊魯大地上,吳翠云是唯一一位在任的地級市女市長。在全國,像她這樣的女性市長也是鳳毛麟角,僅僅有十幾位。作為女性,執政中,生活中,會遭遇到許多男性不會碰到的困惑和困難。為此,她歷來堅持這樣的做人處世原則工作上可以潑辣,生活小節上必須謹言慎行、多加注意。“因為,我現在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一個女性群體。如果一個女市長出了問題,就會給女性群體蒙上一層陰影,就會影響一大批女性的成長和進步!”
她嚴于律己,卻勤于工作、厚于待民。2009年2月14日,一位網民通過大眾網向吳翠云提出“錦繡川風景秀美,但是‘燒荒’、建筑垃圾、塑料袋等垃圾問題卻大煞風景,請問吳市長該如何處理,”吳翠云與這位網民在線交流回答“我們確實應該加大對景區環境的管理力度,給游客們留下美好的印象。我會馬上安排調查落實,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當晚,一個電話打到了大眾網:“我是德州城管局的負責人。今天下午,吳翠云市長已經把錦繡川的問題安排我們落實處理了……”還有,一次調研時,吳翠云了解到環衛工人的住處一下雨廁所內的水會倒灌到屋子里來,她立刻安排解決
與民樂其樂者,民亦樂其樂。吳翠云在德州市人民心中的份量,毋須多言!
(編輯 胡振)
人物小檔案:
吳翠云,女,漢族,1958年9月生,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人,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9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山東省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吳翠云經歷豐富,曾先后擔任淄博市周村區學大寨工作隊隊員,淄博市周村區萌水公社黨委常委。婦聯主任,淄博市周村區萌水公社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婦聯主任,共青團淄博市周村區委副書記,淄博市周村區委常委、團區委書記,淄博市周村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淄博市周村區政府副區長等職務。
她還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工會第十三次、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曾當選十屆山東省人大代表,七屆。八屆淄博市委委員,淄博市第八次黨代會代表,淄博市十二屆人大代表等。
2003年,吳翠云被評為“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2005年榮獲山東省“全省黨管武裝好書記”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