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納蘭容若接過一本粉紅緞面的冊子,看到《選夢詞》三個字時,不覺抬眼望了望眼前這位江南美女。再翻開內頁,一行娟秀的簪花小楷“烏程沈宛御蟬撰”映入眼簾。冊子中的一首首小詞,深深地吸引納蘭容若,他忘情地說:“其人如玉,其詞清揚,沒想到你小小年紀,詞卻填得這么漂亮。”
一旁的沈宛被夸得面若桃花。
緊接著顧貞觀又將納蘭容若介紹給沈宛:“這位就是你一向仰慕的《飲水詞》的主人納蘭公子。”
沈宛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氣宇軒昂的才子,她早就聽說過出身高貴的納蘭公子是個仗義疏財、為友人兩肋插刀的義士,驚喜中忙下拜:“久仰公子大名,今日得見公子,實乃三生有幸!”納蘭容若竟也一時手足無措了起來。
一個在地上盈盈下拜,一個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兩人在尷尬中對視著,幸好顧貞觀解了圍:“你們一個是我的摯友,一個是我的學生,沈宛讀了你的《飲水詞》,非常敬重你,只是你一向在宮中,無法得見,不想你今天倒親自送上門來了,這豈不是緣分?”
這次相見,好像兩人前世已相遇,今生又重逢。兩人一見傾心,深深相愛。以后的日子里,他們相互欣賞,談詩論藝,納蘭隨沈宛到了她的故鄉浙江,那段日子臨窗聽雨、吟詩作畫,陶醉在美好江南的風景中。
但是,做為康熙的身邊的一品侍衛,納蘭必須回到皇帝身邊,由于倉匆,許多事情還未安置好,所以,他不能將深愛的沈宛帶回北京,這讓他萬分矛盾和為難。他無以寄托,曾在詞中表露出一種不想回京師的情緒,“索性不還家,落殘紅杏花”。
兩人在過了一段甜蜜和諧的生活之后,納蘭不得不與沈宛作別了,沈宛當然傷心,卻并沒有責備他,而是隱忍著分別的淚水。納蘭與沈宛分手后,也時常想念這位江南才女,每當看到天上的孤雁南飛不禁觸景傷懷,他在想象中慰藉遠方的沈宛“莫對明月思往事,也知消減年年”。
思念的哀傷讓多情的納蘭公子整日郁郁寡歡,作為詩文藝術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他怨自己生了一個奴才的命,卻長了一顆做人的心。他的命運注定要痛苦一生。
愁多成病,情多傷身。
納蘭容若31歲的那年五月的一天,納蘭容若死于憂郁癥。滿打滿算,他與沈才女的愛情歷程不過幾個月時間。
傷痛不已的沈宛此時已經懷上了公子的骨肉,愛情才剛剛開始的她,竟成了納蘭容若生命中最后的女人。
她懂納蘭,她敬納蘭,她愛納蘭,她憐納蘭。她彈唱他的詞,臨摹他的畫,撫摩他曾用過的弓,舞動他使過的劍……思念沒有聲音,能顛倒乾坤,她將狹隘的男女之愛升華,她感激這段無緣的緣分。如今她心愛的人離她而去,她要追隨他和他及他們的孩子在陰間相聚。
去北京奔喪卻不被納蘭族人認可的沈宛含淚返回江南,作了一首告慰納蘭公子的詞后投河了。然而同樣傷痛的顧貞觀及納蘭生前的好友們從黃泉路上拽回了沈宛。友人們堅信納蘭家族日后一定能夠接受公子的遺腹子,堅信沈宛腹中的骨血是她和納蘭容若愛情的延續,為了納蘭公子,沈宛覺得必須要把公子后代生下來。
沈宛為納蘭容若生下了兒子納蘭富森,這個身上流著納蘭家庭血液的兒子,最終被納入納蘭的族譜,長大后也成了大清王朝的御前一等侍衛,為保衛大清江山鞍前馬后、英勇善戰。在富森70歲的時候,還被乾隆邀上了太上皇所設的“千叟宴”。
納蘭和沈宛的愛情最終修成了正果。
童真,我想你
這天,我覺得自己滄桑了。
一大早,街上就人來人往,我由父母親陪同著去上戰場——模擬高考考場。
寶貝,記著!千萬不要慌。媽媽慈愛的笑臉。
寶貝,冷靜!不要有雜念。爸爸衷心的囑咐。
我的手一直被媽媽緊緊地攥著。我倆的手心都是汗。
很早爸媽就一遍遍地對我說,不要有壓力,別說今天的考試,就是高考也就像普通考試一樣。
不要有壓力?說得輕巧!上到高三緊箍咒自然就套到了頭上,診斷考、區域考、排名考、模擬考……三天一考,兩天一測,好像我生來就是為了考試的。
我都能想像出真正參加高考時的情景:肯定爸爸媽媽比我起得還早,他們會鄭重其事的專門送我赴考場,那將是我人生壯烈的一次出行,像是要去赴湯蹈火一樣。
每次考試前老師都叮嚀:“這次考試非常重要,關系到高考成績……”
每次都重要,每次我都被“重要”搞得精神緊張。
從家到考場這段路上,如同千里征程。
寶貝,身心放松,什么也別想。媽媽說。
那么,此刻我必須要控制自己,讓自己什么也別想。
沉默又莊重的氣氛能聽得見我心臟的跳動。
忽然,一陣銀鈴般的聲音闖進我的耳朵。
街上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兒坐在爸爸的車上,一遍又一遍地、忘情地唱著同樣的一首歌,在我聽來簡直是跑調到姥姥家了。她就那么不厭其煩的唱,她媽媽也跟著附和,三人就像陶醉在個人演唱會一樣,與我擦肩而過。
我的心抖動了一下。這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好滄桑。
在學校,每天跑操的時候,總會看到幼兒園里的小孩子們手拉手在操場上玩耍,看到我們跑操,小朋友們還會站成一排,拉拉隊似地為我們喊加油。那時我總會讓目光在他們身上多停留一會兒,望著他們無邪的笑容,天真的臉龐,心甘情愿被他們感染,不愿離開。
誰不曾擁有童年,誰不曾天真爛漫過。和他們相比,我們應該算是小大人了,但我們已經沒有他們的童真了,我們已不知不覺的滄桑了。
17年,我們已從幼兒園升到高中,即將踏入大學的殿堂。這17年間,我們獲得了學業,獲得了成熟,獲得了老練,卻失去了天真。同學間的斡旋,師生間的摩擦,以后走上社會,還要面對更多的難題。可惜啊,我們再不能回到從前了,我們再也畫不出那樣丑丑的天空,再也畫不出身材完全不成比例的三人之家了,因為,我們早已沒有那顆童心了。
銀鈴般的聲音蕩在我的耳邊,天真可愛的孩子呵,在他們的世界里,只有爸爸媽媽和每天初升的太陽,只有押韻的歌謠。而在我們的世界里,只有一路向上爬坡的堅持。他們會毫不顧忌的唱著跑調的歌,他們會盡情地玩追人游戲,他們會在太陽下無憂無慮地歡笑,然而,我們不能。我多羨慕他們!
也許,現在的大人們也在羨慕我們。和我們比起來,大人們的生活更復雜,更勞累,關系更繁雜。
是的,我們變了,變得復雜。誰讓我們一天天在長大。在長大的過程中,純真的痕跡逐漸被抹煞,取而代之的是目的,是嫉妒,是猜忌,是虛偽,是口是心非,是心靈的疲憊。為什么人們總是費盡心機、不擇手段的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呢?為什么簡單的事情要搞得復雜呢?這是多么的可悲啊!長大多么不好啊!
如果我有超能力,我一定要將時間倒轉,永遠留在我的童年,永遠不長大,永遠沐浴著陽光,永遠保持我的那份天真。
如果我有超能力,我現在不會由爸爸媽媽牽著去考場,我還會像小時候那樣,坐在童車里迎接人們的微笑,我的爸爸媽媽也不會為我的考學而操勞費心。然而現在,我已經不小了,但與成年人相比,我還是個嫩頭青、傻丫頭,童年的陽光和純真已經成為我永久的記憶了。
你在想什么?媽媽問我。
我在想童貞,我不想長大。但我沒有說出口。
赴考場的路變得漫長艱巨,遠遠的距離,遠遠的夢想,近近的父母,近近的心。
我們已經看見了考場學校的大門,在門口爸爸媽媽止住了的腳步,在爸媽殷切目光的護送下,我帶著還沒做完的童年之夢走進學校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