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專長就是做木匠活,也一直執著我的專業。所以當紅星美凱龍從小學生做成了大學生,可能成了他們看好我的原因吧。”紅星美凱龍剛剛得到包括華平投資、復星集團、中信產業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聯合投資26億元的融資,但車建新卻只是稱自己是個木匠。
“大學生長時間不學習也可能變成小學生,小學生努力勤奮
可能變成大學生。”車建新告訴《英才》記者。此輪號稱家居行業最大的融資,是紅星美凱龍的第二輪融資。早在2007年10月,美國華平投資曾向紅星注資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經過兩輪資本的注入,紅星美凱龍已經獲得了38億元的外來投資資金。
現在,車建新給融資后的紅星美凱龍下一步的發展規劃確定為登陸資本市場,并且繼續進行連鎖擴張。
車建新的野心在于:“家居業目前還處在‘諸侯割據’、‘群雄混戰’的階段,中國家居流通企業,大大小小有幾千家,而在國外發達國家最多不過十幾家,這種家居市場的‘春秋戰國’時代現狀造成了市場混亂。未來必定會以資本雄厚、品牌影響力大的家居連鎖商的擴張、搶占市場份額而實現行業的優勝劣汰,從而使行業的集中度上升。”
即便在同業中,紅星美凱龍擁有較多的店面數量,但其目前的市場占有率也不過才到行業的3%左右。中國家居市場這個越來越大的蛋糕,未來瓜分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少。“再過15年家居零售業前四名將占市場總額的40%-50%。”車建新希望紅星美凱龍能領跑行業。
2010年,在房地產受政策環境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家居流通業同樣面臨著不斷地升級和調整。數據顯示,包括集美家具、紅星美凱龍等眾多家居賣場在此環境下逆勢擴張。大面積賣場形式和上億資金投入方式趨勢更加明顯。相同的擴張方式成為了新市場形勢下家居連鎖業的“標準化”發展模式,這也使得市場競爭顯得更為突出。
一直以來,紅星美凱龍自建商業物業再全部持有的商業模式引來外界諸多疑問,盡管車建新把它歸結為從“小作坊”走出來的“家居Shopping Mall”,但是紅星美凱龍到底是商業地產還是零售連鎖,是品牌管理還是資本運作的問題依然讓人存有疑惑。
“紅星美凱龍是大型連鎖家居購物中心零售運營商,而不是房地產商,這是我堅持的專業化。”車建新說紅星美凱龍采用的“自建、合資、租賃、委托管理相結合的運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房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在企業不斷壯大規模的過程中極大地緩解了資金鏈的壓力。即使在樓市回暖,家居建材市場恢復到上行周期,紅星美凱龍一樣可以憑借自身的資金鏈與連鎖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在競爭中保有優勢。
擴張中,新開店面需要大筆資金,除了融資之外,怎樣穩定保持健康的現金流運轉是車建新首要考量的,這或許是車建新希望紅星美凱龍擠進資本市場的根本緣故。而在另一方面,把全球化名牌與紅星美凱龍捆綁,發揮1+1>2的效應,再把這一效應應用到全國范圍做成連鎖,品牌的整合最終匯集到紅星美凱龍一個核心品牌中。
資本擴張加上資源整合,是車建新為紅星美凱龍設計競爭策略,接下來就看車建新如何將瓜分蛋糕的競爭對手逐一的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