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4年后被迪士尼以8000萬美元收購、31年后再以6.6億美元賣出;成立兩年半后被迪士尼以7.6億美元買入——前者的主語是好萊塢知名影業(yè)公司米拉麥克斯;而后者則是被媒體評為“最有前途科技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社交游戲開發(fā)商Playdom。
這兩筆交易僅僅相隔2天,迪士尼一手賣出米拉麥克斯,一手買入Playdom。
6.6億美元,實在不算高。易凱資本C E O王冉在微博中說:“中國很多一年拍兩三部電影、一兩百集電視劇的二三線影視公司,估計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也能有這個市值,可他們在價值上能和Miramax相提并論嗎?”
在好萊塢,米拉麥克斯以獨立與個性著稱。即使在主動尋求迪士尼的收購后,其創(chuàng)始人韋恩斯坦兄弟依然保留了高度自主權。在迪士尼每年7億美元制作費的支持下,米拉麥克斯拍出了《殺死比爾》、《冷山》、《紐約黑幫》、《莎翁情史》、《英國病人》、《芝加哥》等知名影片,創(chuàng)造了12年中連獲220個奧斯卡提名的紀錄。
然而,對東家迪士尼來說,米拉麥克斯卻并不是一棵完美的搖錢樹,相反,還經(jīng)常賠本。這從它的叫價就可以看出來。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早在今年1月,迪士尼就有意打包出售米拉麥克斯,當時韋恩斯坦兄弟甚至表示愿意回購,但那時候迪士尼給這家電影公司的標價是15億美元。沒想到,短短半年之后,米拉麥克斯就被以不到5折的價格出售了。
米拉麥克斯的新東家是美國建筑商羅納德·圖托及私募基金公司柯羅尼資本。收購完成后,他們將擁有700多部電影版權和米拉麥克斯品牌。究竟是揀了個便宜,還是接手了一塊燙手山芋?或許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一買一賣,對于迪士尼來說,皆是遵從是否物有所值的原則。
對風頭正勁的P l a y d o m來說,迪士尼7.6億美元的出價似乎并不虧本。
P l a y d o m的創(chuàng)始人是3位8 0后華人,僅用了兩年半時間,他們就將P l a y d o m打造成為全球第三大社交游戲開發(fā)商,其客戶包括M y S p a c e和Facebook。在MySpace最流行的5款游戲當中,有3款出自Playdom。
除了埋頭做游戲外,Playdom的創(chuàng)始人對資本市場的并購融資也稱得上得心應手。創(chuàng)立兩年半來,Playdom共融資7600萬美元;而在過去5個月內連續(xù)收購了6家小游戲公司后,Playdom終于成功地將自己送到迪士尼門口。
雙方一拍即合。事實上,迪士尼想要涉足游戲產(chǎn)業(y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7月初,迪士尼剛剛宣布收購專門制作iPhone手機音樂游戲的Tapulous。不久前,迪士尼媒體網(wǎng)絡負責人安尼·斯維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不能只有一種業(yè)務模式,這遠遠不夠。”業(yè)內人士認為,她口中的“多種業(yè)務模式”,指的可能就是游戲。
據(jù)相關統(tǒng)計,F(xiàn)acebook的用戶中,有一半在玩社交游戲,而這些玩家們花在游戲上的時間占到其F a c e b o o k在線總時間的40%。有些社交游戲的用戶總數(shù)已高達上億人。目前的線上游戲中,光是虛擬交易市場,就有8.35億美元商機。
這塊大蛋糕引來的自然不只是迪士尼。同樣在7月,Google向社交游戲網(wǎng)站Zynga投資超過1億美元,計劃推出Google游戲。Zynga的產(chǎn)品包括知名的“虛擬農場”、“黑幫生涯”等,是Playdom的直接競爭對手。在成立僅兩年后,Zynga的2009財年收入就達到了4.5億美元。即使是IT界最知名的黑馬,Google也用了4年時間才達到這一收入數(sh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