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價格暴漲暴跌,一次能源越來越少、氣候后遺癥日漸肆虐……當現實逐步逼近,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問題,不得不被諸國政府擺上臺面。替代能源仿佛在一夜之間就傳遍了全球的每個角落。
誰率先在低碳經濟領域布局,誰就能在未來經濟發展中搶占“制高點”。正是基于此,世界各國紛紛將低碳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低碳經濟也被專家們稱之為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奧巴馬甫一上臺,便以經濟振興之策,在經濟危機中謀求變革。而其經濟振興政策的核心內容則是“能源新政”,開啟了這家一直排斥“降低過度減排政策”的國度的新紀元。節能增效、新能源開發、智能電網研發、應對氣候變化是“奧巴馬能源新政”四大支柱,其投資達900億美元。
2009年2月,美國正式出臺了《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投資總額達7870億美元,主要用于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6月,美國完成了《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用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建立美國溫室氣體排放權(碳排放權)限額—交易體系的基本設計。
歐盟在低碳經濟上起步于2008年12月,通過能源氣候一攬子計劃。2009年3月,歐盟宣布,在2013年前出資1050億歐元支持,保持歐盟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建議歐盟在未來10年內增加500億歐元發展低碳技術。
此外,英國、日本也推出了低碳經濟發展規劃。中國在低碳經濟上的努力也有目共睹。中國政府高層多次強調,中國將培育低碳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由此,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卻意外地在哥本哈根大會上做出了減排40%的承諾。不僅如此,政府還曾承諾到2020年,將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到占據能源消耗總量的20%。因此,新能源產業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已被列入“十二五”規劃重要提案。
在能源問題嚴重性日益顯現的同時,以世界經濟領域的嚴重問題為研討對象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也于2009年夏季大連達沃斯世界論壇開始著重關注替代能源的未來命運。2010年冬季達沃斯論壇的討論更是將替代能源和氣候問題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據了解,論壇發布的有關綠色能源基礎設施的報告就曾稱,到2030年,全球每年至少需要投資5150億美元用于發展綠色能源,否則全球氣溫就將升高2度。
達沃斯論壇創辦人施瓦布更是表示,希望夏季達沃斯與冬季達沃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吸引更多新能源、新技術領域的新領軍者企業參與。
以下為《英才》援引往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有關替代能源的精彩觀點。
1、現在一些新能源行業,如太陽能行業稍微出現了一些泡沫,希望用更加全面、更加綜合性的政策來使得某些領域的泡沫在早期能抑制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2、從頁巖中提取天然氣的新科技,完全改變了美國的游戲規則,改變了美國能源市場的局面,還可能會改變美國未來100年的能源前景。——英國石油公司CEO托尼-海沃德。摘自2010年冬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3、傳統能源和新型的低碳能源應當同時開發。能源從開發到能滿足市場需求,往往需要25—30年之久,尤其是未來10-20年中,應當多開發天然氣。——荷蘭皇家殼牌集團行政總裁Peter Voser。摘自2010年冬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4、由于可替代能源將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各個可替代能源領域都應投入資金和人力,以尋求未來最有競爭力的可替代能源。——耶魯大學教授丹尼爾·埃斯蒂。摘自2010年冬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5、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量使用,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電網都有必要升級為所謂的“智能網絡”,一旦風力和太陽能能源進入輸電網,電網必須采用與以往不用的管理方式。
——ABB能源系統部門負責人彼特·路普。摘自2010年冬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6、這可能是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誰占領了先機,誰就取得了制高點。但是我發現碳交易的價格不是咱們定的,碳交易的規則不是咱們定的。
——北京首創集團總裁劉曉光。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7、中國應該積極發展中國的碳排放市場,既應該與國際相接,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我們啟動像C D M市場一樣,一上來就按照外國人的規則做,我們就沒有任何話語權,就會顯得被動。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定價權和議價權。
——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8、內地風電設備行業產能已過剩,但是僅有極少數企業掌握核心技術。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宋甲晶。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9、從長遠角度來講,相當地一部分替代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都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前景,但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培育,不能一蹴而就。
——英國石油公司中國區總裁陳黎明。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0、解決氣候問題,僅僅有一個國際公約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相反它又是必要環節。無論什么樣的國際公約,最后都需要落實在國家層面。
——氣候組織中國區總裁吳昌華。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1、《可再生能源法》需要進一步改善,其中約定的所有的業主、開發商和物業公司都簽訂了不準亂裝,不準亂搭亂建(太陽能熱水器),這樣可再生能源法就變成了阻礙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系統安裝的法律了。
——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2、中國電網很年輕,技術上不存在上不了網的問題。并網的問題在于《可再生能源法》有缺陷。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規定,電網應該全額收購其覆蓋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但我國的風電大多不在電網覆蓋區。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3、新能源短期之內沒有取代化學燃料地位的可能性。最重要的風險是風險投資的商業模式和新能源的行業發展的周期是不匹配的。如果油價突然跌到50美元,新能源的投資風險很大。
——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4、中國在開發新能源方面收效頗豐,但在節能減排方面卻被人忽視了。
——世界經濟論壇能源創新組織主管威格瑞。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5、我們看到的能源管理公司形式,現在也很流行,但它只是一個系統集成、工程承包公司,真正的變頻器或者是核心的技術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到最后這種企業也就變成了一個系統集成公司,沒有太大的價值,也缺乏投資的價值。
——蘭馨亞洲投資總監楊瑞榮。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6、光伏產業的一哄而上、污染嚴重、能量轉化率低、成本高的問題,導致的結果是,污染留在了國內,清潔能源給了歐洲等發達國家。因此,很難說哪一種能源更經濟,從國家整個大的節能減排行業來講,要走多元化道路。
——節能技術方案提供商北京神霧CFO錢學杰。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17、即使某一天各種新能源變得具有市場競爭力,其市場容量也是有限的,不僅新能源技術之間相互競爭,還要面對傳統能源低碳化技術的強有力競爭。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摘自2009年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