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有勞動關系方面的任何困惑,歡迎發送郵件至luoxiao1004@126.com,我們將邀請專家為您解疑答惑。
Q:馬先生在一家加工企業工作已經9年半了。最近合同就要到期,因身體原因,合同到期后他不打算再干了。此前,他聽人說在許多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都有經濟補償,如果有, 10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那么,馬先生能領到這筆經濟補償嗎?
A:《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了多種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對因合同到期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有4種情況。一是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以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為前提,打算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而解除勞動合同的;二是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終止勞動合同;三是當初訂立合同時,就已經明確約定合同到期就解除;四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第一種情形下,沒有經濟補償;后3種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法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若馬先生在第二或第三種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則可獲得經濟補償。此外,還可注意查找單位是否存在《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的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等情形,如果有,可以隨時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且還會得到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