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出臺,保障勞動者的法律越來越健全。那么職場人目前的社會保險情況具體是怎樣的?職場人的社保是否齊全?智聯招聘近期開展的調查顯示,35.6%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沒有規范的保障,超過六成職場人沒有住房公積金。
僅兩成職場人很清楚“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
對五險一金的具體保險種類依然有六成職場人表示不甚清楚,僅四成職場人表示對“五險一金”的具體保險種類很清楚。
更令人擔憂的是,表示對五險一金的具體繳納標準很清楚的比例僅為16%,不到兩成。
“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下表為北京市“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
35.6%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沒有規范的保障
調查顯示,近四成職場人擁有規范的“五險”,具體比例為36.7%。與智聯招聘2006年做過的職場人社會保險狀況的調查相比,此部分比例下降了7.4個百分點。但同時,也有35.6%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沒有任何社會保障。18.7%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有比較規范的三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
此次調查中,超過六成職場人表示自己沒有住房公積金,具體比例為63.3%。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重要的住房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強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單位和職工個人必須依法履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義務。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
兩成職場人明確表示自己不在乎“五險一金”
如果入職后發現該單位沒有給員工上“五險一金”,38.9%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會離職,22.24%的職場人會忍氣吞聲,僅有18%的職場人會投訴舉報。
目前在一些中小城市監察處罰力度還有待提高,但是社會保險走上規范化軌道是必然趨勢,勞動者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四成職場人被動加班沒有任何補償
調查顯示,38.6%的職場人被動加班后用人單位沒有任何的補償,成為“白加班”一族。僅有28.6.%職場人表示加班后會得到加班費,其中12.7%的職場人不但有加班費而且還能報銷餐費及交通費。除此之外,22.2%的職場人表示可以倒休,10.6%的職場人表示可以報銷餐費和打車費。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職場人對社會保險方面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智聯招聘職業顧問指出,很多職場人沒有考慮那么長遠,因此往往忽略了社會保險在突發事件以及日后的重要作用。通過此次調查,呼吁廣大求職者了解目前自身的社保狀況,遇到問題一定要及時反映,爭取應有的權利,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后顧之憂。
(智聯招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