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專家:
楊學友
錦州市檢察院高級檢察官
Q:王先生是某電器公司業務員,主要負責對外聯絡客戶并推銷公司產品。曾與公司簽訂了3年期勞動合同。兩年來,他全心投入公司業務,業績節節上升,可老板始終沒為他加薪。他找機會委婉請求加薪,老板卻放出“狠話”,暫時不能加薪,若不想干合同期滿時可自便。王先生一氣之下決定自動辭職,便于第2天不辭而別,公司幾次通知也沒理睬。近日,公司打來電話,要求他賠償因擅自離崗給公司造成的損失,那么,自動辭職有過錯嗎?
A:自動辭職,如果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就沒有過錯。如果是擅自離崗,且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就要承擔民事法律賠償責任。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可見,在正常情況下,勞動者自動辭職的法律程序很簡單,就是事前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如果擅自離崗,不辭而別,則屬于違約行為。那么,依照《勞動合同法》第90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公司的工作屬于“一個蘿卜頂一個坑”,因你不辭而別,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就將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其賠償標準應依照《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