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萬能科學家”貴在精神
7月30日早晨,著名科學家、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在上海逝世。錢偉長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而民眾賜贈給他的則是“萬能科學家”的稱號。早在上世紀60年代,錢偉長就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我國科學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錢”之一。
點評:錢偉長曾說:“我沒有休閑生活,不抽煙、不喝酒、不鍛煉、不胡思亂想,所以我身體健康。”顯然,這里的“不胡思亂想”不是指對未知世界的探求,而是說要聚精會神于學問。在錢老的數學科研成果中有“錢偉長方程”、“錢偉長方法”、“錢偉長一般方程”、“圓柱殼的錢偉長方程”等,而人們更應該記住的是專注于科學,不去“胡思亂想”的“錢偉長精神”。
李霄鵬:“代理”教練等待實踐檢驗
在綜合專家組及媒體推薦意見,全面權衡后,中國足協正式宣布,由山東省足管中心35歲的副主任李霄鵬掛帥中國女足,但其主教練前面加了“代理”的定語。這讓人浮想聯翩,相關足協官員表示,“這個‘代理’僅僅是一個程序而已,雖然對李霄鵬并沒有多少成績的要求,但足協還是希望在一段時間內,看到這支球隊在風格上有明顯特點,取得明顯進步。”
點評:“代理”兩字不是壓力,而是動力。由于李霄鵬執教資歷不深,為了有一些回旋的余地,足協還是選擇在主教練頭銜前加上了“代理”。知情人透露,足管中心勇于“冒險”起用李霄鵬,是受到高洪波所獲成功的激勵。但畢竟女足與男足發展軌跡不同,市場氛圍也不同。李霄鵬是重復高洪波模式,還是重演張海濤的冒進,一切需經實踐檢驗。
方舟子:學術王海打假值得尊敬
唐駿學位門事件不似娛樂化的炒作,而是一開始就稱得上是公共事件。事實確也表明,開始一對一的單挑引發后續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不僅唐駿的“皇帝的新衣”被扒掉,而且門外有門,牽扯出了一大批精英人物。事情鬧大了,而拉起事件導火索的是一個叫方舟子的人。方舟子本名方是民,手握美國博士學位,是《新語絲》月刊和同名網站的創辦人。
點評:十年來,方舟子參與了多起打假論戰,為人處事上的剛性和偏執,使他成為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常被網友、讀者等直斥“孩子與臟水一起倒掉”。但無論如何,方舟子的出現對這個社會客觀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我們贊同方舟子的追求,“掌握科學方法,具有科學精神,不要盲目崇拜所謂成功人士。”在打假和科普上,方舟子是值得尊敬的。
郭德綱:公眾人物不可忽略公眾形象
弟子打人被拘,兩名德云社元老出走,京城各大書店將郭德綱的書籍和音像制品全部下架,由郭德綱擔任主持的天津衛視的《今夜有戲》、遼寧衛視的《到底是誰》也將停播停錄,就連郭德綱的“大本營”——德云社也開始了停演整改……紅紅火火的郭老板可謂四面楚歌。
點評:風格自成一體,郭德綱的相聲為不少人喜聞樂見。但藝術和藝德不能分開,不管你是多有名的“家”,不論你在市場上多火,國家法律、業內規矩、社會公德都得遵循。公眾人物更要注重公眾形象,樹立為人榜樣,有錯必改,有歉當道。藝人要生存,必須受到相應的約束,更離不開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監督。
滕振國:學歷無法改變命運
頭戴河南汝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感動鷹城(平頂山)十大新聞人物”光環的滕振國,曾以農民工的身份、以高中畢業的第一學歷、以自學數載的堅忍、以38歲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榮光,轟動河南乃至全國。3年后,研究生畢業的滕振國求職無門,重新回到了曾經打工的高校做起管理員……
點評:“畢業即失業”也早就不是什么新聞,而在當前“博士一禮堂、碩士一走廊、學士一操場”的就業環境下,想以一張碩士證書來獲得所謂的成功顯然過于天真和自負。知識改變命運,而非文憑改變命運。正如滕振國后來所反省的:還不如當初學個廚師。而現實中,學一手過硬的職業技能可能確實比碩士證書實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