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向招聘單位遞上簡歷后,當你準備轉行或晉升,當你進入獵頭的視野,當你焦急地等待錄用結果時,聘用機構也沒閑著,他們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員工雇前背景調查”。你知道這個調查通常是怎么進行的嗎?你知道怎樣才能順利地通過背景調查嗎?本期《職場人生》話題:員工背景調查——
60%的國內企業進行過背景調查
主持人:什么是背景調查?一般在什么情況下做這種調查呢?
季征:背景調查是對候選人或被調查人的個人背景信息,包括學歷、身份、工作經歷等情況進行核實、驗證。通常會在員工招聘以及員工職位變動時用到,企業需要對人員背景進行核實之后再決定是否用一個人或者給他升職、調到更適合的崗位上。
背景調查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HR通過個人關系收集信息,另一種是外包給第三方公司進行,目前國內大概60%的企業都會做背景調查;
背景調查要獲得被調查人的授權,若企業在未告知的情況下對被調查者進行調查,被調查者有權起訴該企業。
主持人:我們好像從來沒有感覺到被調查過。
季征:是的,其實很多企業招聘員工時做了背景調查,只是沒有通知候選人。而隨著我國《民法》的完善,對于隱私權的保護愈發嚴格,企業在核實背景時應該告知被調查人并獲得相關授權。所以,現在背景調查才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了解。
主持人:現在背景調查在中國的普及程度如何?
季征:據統計,國內大概有60%的企業對所招募或者準備升遷的員工進行背景調查,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企業的HR通過私人關系或候選人提供的證明人來核實候選人提供的信息;二是把這塊工作外包給比較專業的調查公司。背景調查大多集中于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因為太小的企業不用調查,也都互相知根知底。
背景調查的通過比例約為60%
主持人:背景調查是怎樣進行的呢?
季征:正規的背景調查流程主要分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企業告知候選人,候選人簽授權書。
第二,候選人填寫正式的信息收集表。表格內容包括身份信息、學歷信息、專業資格和工作履歷。
第三,由企業或企業委托的公司對候選人提供的信息進行核實。
第四,出具調查報告,HR會根據報告的情況,決定候選人是否能被最終錄用。
主持人:會重點調查哪些內容?
季征:一般包括最基本的身份信息、學歷信息、工作履歷,有些企業會要求核實犯罪記錄,此外,還有一類比較特殊的,叫“工作表現鑒定”。這個相對來說比較主觀,是別人對你在以前工作中的表現給一個評價,比如工作積極性、敬業度、團隊協作能力、承受壓力的能力等等。
當然,如果這個候選人是中高層的話,考察的問題可能就涉及到他的溝通能力、領導力、思維的前瞻性、協調能力、專業技術能力、行業經驗等等很多因素,更高端一些。
主持人:有沒有統計過,現在提交的簡歷中有多少是有毛病或有虛假信息的?在做過的背景調查中,通過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季征:大概70%的簡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虛假信息。通過背景調查的比例約為60%。因為查證的信息即使有一些出入,只要不是HR最關注的問題,他仍然可能錄用你。但要注意,以后你在這個公司有職位變動時,這份背景調查報告會永遠跟著你,尤其是在外企。
信息填寫的六大學問
主持人:我們在求職信息填寫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季征:在填寫信息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所有信息必須仔細填寫完整。如:工作單位、學歷。
很多造假或者非主觀的錯誤都出現在學歷這一塊。現在有很多涉外學歷,一定要詳細注明學位和所在院系的全稱,如果寫得不清楚,可能造成調查的失真。我們遇到過不下10起非主觀的造假,也就是說候選人也被騙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包括美國、英國等大學的學位證書上是不包含查詢地址的,當然不排除個別有的。如果提示“請你到以下網站查詢你的學歷”,多數可能有問題。
第二,工作履歷要詳實。
不要因為怕自己的工作履歷太多會讓人認為跳槽太頻繁而漏寫工作履歷。假如你一共有四條工作履歷,在其中兩個公司干的時間不太長,就把這兩條履歷的時間縮短一點,另兩條履歷的時間拉長一點,這樣就接上了。實際上恰恰弄巧成拙,我們調查發現,你確實在這兩家工作過,但是工作時間嚴重不符,不符就是“否”,就說明你“造假”。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被錄用,但是HR絕對不會告訴你是這個原因。
第三,職位填寫要詳細準確。
填寫時不要抬高自己的職位級別,你是分析師就不要填成高級分析師,這個一查就屬于工作履歷造假了。
第四,弄清你公司真正的雇主。
30%~40%的簡歷里都出現對自己雇主認識不清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外派的機構太多了。比如,我是在微軟工作,但其實我是被另外一家人才代理機構派遣到微軟工作的,并不是微軟的正式員工。這時可能微軟的系統里根本就不會記錄我的員工信息,如果我寫是在微軟工作,到時候一查,查無此人,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直接影響接下來的面試。所以,一定要弄清你的雇主是誰,跟誰簽的勞動合同,誰就是你的雇主。
第五,找個合適的證明人。
最好自己先找到需要做證明人的HR、上級或同事,拿到他們的固定電話,如果離職了,也可以留手機號,因為調查時可以到原來的公司核實他是不是在這里工作過。找到同級的同事后,可以提示一下,但是不要串通。年輕的證明人有時比較緊張,有一次我們問的時候就是如此。他說,“他挺好的,挺好的”,第一個問題,他的業績怎么樣?“好”;有沒有標志性的工作成績?“有”;有沒有過違規違紀?“有”。你安排的東西很容易被揭穿,當然更不要找和你有矛盾的人去證明,這樣也會使調查失真。
第六,如實填寫離職原因。
離職原因一定要老老實實地寫,否則會被直接注明“不誠實”。離職原因很重要,很多員工特別精明,其實是他自己不想在這家公司干了,因此故意犯點錯誤讓公司開除他,但是又在離職原因上寫“主動離職”,我們調查時就會發現是因為他曠工幾次后解除勞動合同的。這樣,好的企業都不會錄用他。
“如果我用這個人,我得起訴他!”
主持人:給我們講一個您在做背景調查的時候,發現的最嚴重的因為一個錯誤而導致這個人沒有被錄用的經典案例。
季征:要說比較厲害的就是調查過的化妝品行業中的一個人。這個人在東北的一個小城市做代理,后來去一個很大的日資化妝品公司面試,這家公司讓我們做背景調查。
這個人基本上把所有可能的錯誤都犯了一遍,沒有一句真話。首先,身份證出生年月不符,他想把自己的歲數改得再大點,為此還辦了個假身份證。學歷是假的,他假冒了吉林省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學。
工作經歷不真實。他去的第一家公司特別小,但被他說成是一家大的化妝品公司,其實他就是一個代理商,卻說自己把這家公司在東北某個城市的銷售額一下子從五百萬做到了兩個億,還斥資200萬開了一個三千人的發布會。經查實,這家公司組建時固定資產加注冊資金也就一百多萬,怎么可能花200多萬借錢搞市場活動。他純粹是在忽悠!
他只說了兩家企業,實際上是四家。他說把這些企業帶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我們調查發現,第一家企業,在他走后半年倒閉了。第二家企業,在他來的時候效益還可以,他走之后就基本上快要經營不下去了,而且該企業的員工還反映,就是因為這個人把該企業的錢倒到他開的另外一家企業,導致該企業被掏空了。到了第三家企業,也就是他即將離開的企業,這家企業的人都很怕他,員工們都說“別問了”,我說,“是不是有什么不好說的地方?”“你們自己看著辦吧!”后來下面的員工告訴我們,“這個人走的時候,把老板的腿打折了。”員工推測,可能還有黑社會性質,所以都不怎么敢對他進行評價,他推薦的證明人也都不是這家公司的。
主持人:最后你們的調查報告是怎么寫的?
季征:基本上全是“否”。我們把真實的情況,包括工商局網站上的證據都提供給這家企業。當時這家企業就說,“如果我用這個人,我得起訴他!”
平和、誠實的心態幫你通過背景調查
網友:背景調查怎么收費?用人單位怎么權衡這種費用?
季征:一般來講,如果是外包給專業機構,一個人的標準版是900元錢,就是做一個沒有任何定制色彩的;而中高層的高級人員,大概費用會在6000元左右,因為評價難度較大。
主持人:如果是在發offer之后做背景調查,沒通過的話,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工作有可能就丟掉了?
季征:對。但是因為背景調查沒有通過而導致沒被錄取的,HR很少會跟他說明。也就是說,你可能都不知道就是因為你背景調查里面的某些項目沒有通過,而導致面試失敗。
主持人:最后再用簡短的幾句話給網友提幾個建議。
季征:第一,不要對背景調查有莫名的恐懼感,以平和的心態對待這個正常的檢驗你的過程。
第二,要以誠實的心態。紙包不住火,我見過在各種方面耍小聰明的例子,但是最終都沒有逃過我們或者HR的眼睛。
第三,不要想操縱調查結果,有時候,證明人的本意和對你的表述對你是更公正的,你自己越操作,可能會越壞事。
第四,如果你成為證明人,也請從正反兩方面評價他,這樣你的證明詞的分量在他將來就職的這家公司會很重要。
第五,如果你被一個公司要求做背景調查了,不要有任何抵觸情緒,反而應該慶幸,這意味著你到了一家非常正規的企業,而且他們非常重視像你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