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紅網上看了一個關于“哥”的帖子,尊稱是:最牛“證件哥”走紅網絡。
原帖說得很羅嗦,簡單說,就是一個帥哥帶著30多本證件應聘網店運營崗位,卻沒有應聘上。
帖子的結論是:最牛“證件哥”說明在就業環境不景氣的當下,身揣多少證書也是枉然。還有網友熱淚盈眶稱:“想起了自己考證的時光。”
看了這個帖子,俺頓時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俺覺得“證件哥”求職的失敗,其實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為了說清楚,俺還是習慣性地列個一二三。
1.帥哥何德何能?咋能考到那么多證件?
正常地考一個XX證,不說多的,一兩個月時間要吧?30多個證,要多少時間考啊?你該不會大學四年啥都沒干,天天在考證吧?或者你是一個天才,是一個神童?又或者這些證不是考來的,是買來的?
2.應聘網店運營人員,需要30多個證么?
俺懷疑帥哥是不是把心理咨詢師和高級工程師的證件都拿過去了。這樣淵博的通才,那種小廟怎能容得下?
3.當“考證”遭遇“包過”……
俺一睜開眼睛,在校園里走一圈,就能看見“四六級包過”、“計算機二級包過”等等廣告。俺聽到這個“包”,就立馬聯想到“包二奶”的“包”。
這種“包”,也無非是多交幾百塊錢,就能保證你拿到證。跟賣證沒有什么區別。不過,買的人倒挺多,因為也不貴,就幾百塊錢,反正有證比沒證好,關鍵時刻,可以為找工作增加幾個砝碼。
一些培訓機構正是抓住俺們這個心理,紛紛開辟出這證那證,以“大學教育的弊端”為切入點,以“為求職多謀一條出路”為口號大肆煽情。與一些業內人士里應外合,發點橫財。除了給你一個“包過”的證,什么都不能給你。
我們真該為“證件哥”的求職失敗而感到高興。他給我們提了一個醒:不要忙著去考證,花千百塊錢在“包過”的溫情號召下考個所謂的證書,沒什么用處。不要相信一些所謂的培訓機構,那只是一個傳說。
我們真該為“證件哥”的求職失敗而拍手稱快,那些別有用心的考證培訓機構應該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