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是面向全體學生。要全面提高全體中學生素質,對后進生的轉化是工作的重點、難點。下面結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實際,就我轉化李××、陳××兩位比較典型的后進生的做法和大家談談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李××,小學時外號“鐵頭”,即打架不怕死,打頭不怕痛。小學時已養成了紀律散漫、上課不受約束的流里流氣的惡習,并把這惡習帶進了城西一中。初一第一學期參與打群架5次、糾集社會青年盜竊學校自行車兩次;臨近寒假的某天晚上,曾爬入停放于慶豐開發區的一輛長途車內企圖進行搶劫,被城西派出所抓獲;至于與老師頂撞,故意搗亂課堂紀律,遲到、曠課等,更是家常便飯。
陳××,人小卻“辣”得嗆人,初一第一學期累計曠課一個多月,第七節課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電子游戲室度過的。盜竊鋁合金窗、偷家里的金銀首飾。到同伙家偷錢,撬同學的箱子,燒同學的衣褲,幾乎到了無惡不作的地步。初一第二學期開學,把家里給的資料費,伙食費等800多元錢在曠課的兩個星期內花個精光。針對上述情況,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治病探源
經過在課堂、班會課以及多次找他們單獨批評教育都毫無效果后,我也曾經一度產生過放棄的念頭,認為何必為了這樣的學生而操心呢?然而如果未能壓住他們的歪風,在他們的影響下將會出現第二、第三個李××和陳××,整個班級再無一個安寧的學習環境。經過深思熟慮,我認為只有從他們自身的情況尋找根源,然后對癥下藥,才能徹底根治。經過調查了解,他們具有如下特點:
1 重義氣。凡與他們交往密切的同學只要有求,便兩肋插刀,在所不惜;
2 好表現。課堂內好出風頭,常發出怪聲。課后喜歡打球;
3 好動。不管是上課或是下課,手腳安靜不會超過10分鐘;
4 厭學。他們沒有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基礎差,跟不上;
5 不戀家。他們倆都有一個畸形的家,無溫暖感,導致他們走人社會與那些吊兒郎當的人到處游蕩,參與偷、搶、騙。家變為僅給他們提供財物的倉庫。
二、對癥下藥
針對上述“病因”,我為他們制訂了一套具體的計劃:
1 根據他們不戀家的特點進行家訪。我了解到李××的家庭情況如下:李××父母年老體弱,與他無法溝通,他大哥曾因盜竊、搶劫、強奸而幾進牢房。住房僅是幾間昏暗簡陋的小平房,父母對他們兄弟倆也無能為力,無法管教。為此,我找其談心,教育他必須尊敬父母。立志成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并帶他到同班另一個同學家里,讓他看看父母、兒女互相尊重的幸福家庭,讓他明白只有自己付出了愛,才能感受愛的意義。平時經常詢問其家庭情況,提醒他要吸取大哥經常被公安機關拘捕的教訓,千萬不能再步大哥的后塵,在父母已受傷的心上撤鹽。平時要多關心、陪伴父母、幫助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盡量減少外出,不與社會上吊兒郎當的人接觸,拒絕他們的誘惑,不參與他們的偷、搶、騙活動,疏遠他們,遠離罪惡。讓他知道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希望,能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就是對父母的最好報答。
對陳××的連續數次家訪,我都吃了閉門羹。某次周末晚上十點鐘進入他家時,才驚知,他是一個有父母的“孤兒”,其親生父母五年前離異(父親被判入獄20年),母親于四年前又重新組合了新家庭,并于兩年前與繼父到廣東做生意,連他小姨也不知道他們具體到了哪里。當我了解是這樣的背景造就這匹脫韁的野馬時,充分認識到過多的批評、指責,都只會助長其逆反的心理。增加其思想負擔,弄不好他甚至會發展到破罐破摔的地步。因此,經過充分地分析他的特點后,我決定從多關心、體貼、愛護人手,以彌補他空虛的思想,使他感受到愛的溫暖……
2 根據他們重義氣的特點,首先向他們講明,重義氣應該是重正義之氣,當朋友家庭遇到困難時能千方百計幫忙,才是真正的講義氣,才會令人佩服。如果把講義氣當成是朋友邀其幫兇而義不容辭,那不僅歪曲了義氣的真正涵義,也是幫了朋友的倒忙。這樣的后果是同時把自己和朋友推人禍患之中。我向他們講述了打群架的危害性——打輸是輸,打贏也是輸,并且當你打斷人家一只手時。人家找人來打斷你一條腿……冤冤相報,何時是盡頭?如果人活著僅僅是在你我互相對打中驚恐度日,值得嗎?接著我進一步給他們講述擺脫這種困境的做法:一是不主動惹是生非,制造事端;二是不參與、卷入別人的禍端之中;三是當別人打你的時候,首先向校領導或老師匯報,切記要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盡量逃離現場,不要在乎別人對你這種“軟弱”行為的諷刺,做到“走你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經過一兩次后,對方會覺得你“認輸”了,“不敢還手了”,認為和你打架不夠刺激,沒意思,就不會再來尋釁。
3 根據他們好表現的特性,選擇適當的時機給他們表現自我。如班中的一些活動,都指定由他們負責組織,班中購買礦泉水、領早餐、中餐飯票等由他們全權負責,逐漸增強他們的榮譽感,使他們覺得老師還是比較信任自己,同學也比較支持、配合自己,逐漸產生自信心和榮譽感。
4 因為他們好動、喜歡體育,所以我常常組織他們到別的學校參加體育比賽。星期天組織他們到野外進行爬山、野炊、參觀桂東南烈士紀念塔等,適時地教育他們向革命前輩學習。這些活動既能開闊他們的視野,又能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熱愛社會的感情,也能增進其集體主義感。
5 根據他們厭學、逃學、上課吵鬧的特點,我先向李××講述知識的重要性,闡述遵規守紀是個人工作、學習、行動不走人極端的保證,再向他講明學習不怕起點低,就怕不堅持。我告訴他,只要想學。我可以動員班上的同學給他補課,讓他明白上學不單是為了升學,更主要的是學會做人,做一個正直、無私、善良、真誠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真正融入班集體的大家庭中,感受到集體、家庭的溫暖。我還經過多次的談心、家訪、邀請家長來訪,并及時對其點滴進步給予表揚,目的是鼓起其勇氣和自信心。
面對陳××,我告訴他:“要相信老師,當你有苦、有痛、有要求時,大膽地告訴老師。你爸媽遠在他鄉,老師就是你的母親。給老師一點機會,讓我像母親一樣為你做點事,好嗎?空虛時,別再盲目走進游戲機室。”從此以后,每逢節假日,我都過問他一聲:“你回家和小姨過?或者到老師家過?還是到其他同學家過?”我千方百計地讓他感受到這個班集體的溫暖。他慢慢地變得活潑、開朗了。空閑時,我與他談心,為他補課,學習上遇到困難時,鼓勵他不要灰心喪氣。只要自己刻苦鉆研、虛心向別人請教,任何困難都會克服。逐漸地,我發現他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很快,我又及時任命他為英語科代表,幫助他樹起學習的信心。
三、初見成效
經過反反復復的教育和引導,上學期四月份,一學生找來兩個社會青年打李××,李××被對方打傷在地都能始終堅持不還手,對此,我及時在班會上把這件事向學生講明:“李××被打傷在地始終堅持不還手,并非“軟弱”、“懦夫”的行為,而是徹徹底底地拒絕打架的男子漢風度。是聽從老師教誨的表現,如果沒有改邪歸正的決心,沒有大將的胸懷,能做到嗎?”當時,全班學生爆發出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從此,打架事件真正遠離了李××。2008年春季學期,在全區中小學體育比賽中,李××榮獲了男子50米短跑和鉛球比賽第一名。每當他取得成績時,我都能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其發揮特長。最終,他期末考試的各科成績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陳××也無愧于英語科代表,早、晚讀帶領全班同學朗讀英語,協助老師收發作業;上課專心聽課;假日主動要求老師為他補課。經過刻苦學習,初一第二學期結束時,他的全區統考成績為:數學101分,英語96分,為學校和班級贏得了榮譽。
李××和陳××終于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出現在班上。在這學期的民主評選班干中,李××和陳××分別以39票和36票當選了班中的勞動委員和紀律委員。他們在班上有了威信,得到了多數學生的認可。現在他們每天都能堅持義務為班里領早餐、中餐飯票,買礦泉水,并自愿堅持到畢業。
實踐證明:初中階段的學生,不是智力定型階段,而是一個智力容易發生變化的年齡階段,只要對癥下藥,后進生就能聰明起來,只要教師理解、耐心引導,后進生就會有所改變,有所進步。
轉化后進生、減少后進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工作,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用真情和熱情填補他們情感的空缺,治療他們因不良影響而形成的心理障礙,點燃他們胸中的希望,才能把素質教育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編 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