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方發達國家,收藏版畫已經成了大眾非常普遍的消費與投資行為。版畫在國內投資收藏市場中,目前正是一支具有潛力的“原始股”。
2010年6月,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賣會上,當代版畫藝術家應天齊的作品《徽州之夢》一反前半場的流拍局勢,堅挺向上,最終以168萬元的成交價再次刷新他在2006年創下的中國版畫拍賣最高紀錄。相較于之前39幅《西遞村系列》所拍下的101.2萬元高價,只有10幅的《徽州之夢》可謂是身價倍增。
目前,藝術品市場行情飛漲,在一片漲聲中,向來因其復制性不受藏家所重視的版畫,也呈現出風生水起的態勢。業內人士稱,在時下版畫收藏價格尚未上漲的階段,收藏版畫正當時。
版畫的藝術魅力
版畫是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它有兩個最主要的特點,一是有版,二是可復制。版畫集畫工、刻工、印工于一身,其藝術價值絲毫不比其它藝術種類遜色。版畫與一般印刷復制品在印制上也有天壤之別。一般印刷品只需紅、黃、藍、黑四版加網疊印即可,而現代絲網版畫要完成一幅作品,一般需要20個專色版套印,多的要達到50至60個專色版,其制作者的審美能力與技術水準與印刷品也不可相提并論。
版畫的復制也是有嚴格的規則,版畫家每創作一幅作品,在印制上按順序嚴格編號,印到規定的數量(即印額,在畫面上顯示分母),甚至要舉行一個沙龍式聚會,在一些業界人士的參與下舉行毀版儀式。同時,每幅作品均有畫家本人的親筆簽名、標上創作時間等,以保證畫作的藝術水準和市場流通量。
中國的版畫藝術有著上千年的輝煌歷史,精品力作紛呈。現代意義上的中國版畫,為魯迅先生所提倡,產生并成長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的版畫藝術更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造就出一大批享譽世界的版畫藝術大師。他們宣傳真理,呼喚民族覺醒,召喚人民奮起抗戰,抵抗日寇的侵略,實為藝術家的楷模與民族的精英。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夏風、古元、彥涵、力群等版畫藝術大師。這些紅色題材的版畫在20世紀40年代就頗受國外收藏市場的喜愛,當時就有許多藏家競相收購。
抓住版畫“原始股”
在西方發達國家,版畫是美術市場銷售量最大的畫種,多年來一直穩占美術市場的30%以上,并且收藏版畫已經成了大眾非常普遍的消費與投資行為。因為比起動輒上千萬的名家大師的油畫作品來說,版畫的價格讓普通大眾都消費得起。
當然,名家大師的版畫作品也十分昂貴,如畢加索的版畫以數萬甚至百萬美元拍出。在發達國家,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都熱衷于收藏大師的版畫作品,而版畫經典作品也一直是拍賣市場上的熱點。
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在瑞士的三層樓別墅里,懸掛的全是版畫,每當有尊貴的客人到來,他都會帶他們參觀這些版畫。.com.cn
清華美院教授代大權認為,版畫其實相對于油畫和國畫來講,裝飾性更強。國內的收藏市場目前是以中產階級為主,隨著這些群體人數及修養的增強,版畫的市場需求將會得到很好的釋放。另外,從版畫本身的特點來看,發展空間也很大。版畫原作可以有多幅,這也決定了它的價格偏低。他說:“用買一張一流中國油畫家作品的錢,可以把現在中國一流版畫家的作品買齊。”
但他分析這個時間也越來越緊迫,版畫雖然可以復制,但是畫家是嚴格限制數量的。另一方面,港臺有遠見的收藏家已經開始成批的購買大陸的版畫了。從投資的角度看,版畫目前正是“原始股”。
近來,在中國內地,進入版畫市場的人數明顯增多,進入版畫市場的資金量也明顯增大,版畫的價位一路攀升,更多的藏家開始關注和挖掘這個“金礦”。
文化拾荒者
草根收藏家趙慶偉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把觸角伸進版畫這座礦山中了。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文化拾荒者,最喜歡撿漏,不過他的火眼金睛也是在丟丟撿撿中煉出來的。
有一天,趙慶偉接到一個線人的電話,“趙哥,首都博物館在搬遷,丟了一批老照片出來,被清潔工撿到了,他要價5000塊。你要不要?”趙慶偉問有多少張,是不是原片。線人說:“有一板車呢!一兩千張吧。是不是原片就不清楚了。”趙慶偉猶豫了一下,再打電話過去,線人回復說,已經被別人買走了。
一個月后,他去一個舊書市場轉悠。一個舊書商把他拉到自己店里,說給他看批貨。一個大紙箱子,里面堆滿了老照片,趙慶偉粗略估計了一下,應該有兩千張以上,翻到下面的時候,翻出一疊老海報,打開海報,發現里面夾著幾張版畫。他打開一看,其中一張落款堂本印象、一張落款大本靖,還有兩張無款版畫。趙慶偉一陣暗喜,因為他了解堂本印象和大本靖都是日本最著名的版畫家。還有一張畫著一頭大肥豬,他判斷應該是古元的作品,另一張是兩個老人圍著一個八路軍,從畫風來看,應該是黃永玉的作品。
趙慶偉不動聲色地問道:“要多少錢啊?”舊書商說:“十萬”。一番討價還價之后,趙慶偉以七萬的價格收走了這批貨。
成交后,趙慶偉跟幾個線人侃自己的最新收獲。“那兩千多張照片就值好幾萬了,30多張海報也起碼要值幾萬,最值錢的是那幾張版畫,值好幾十萬。”其中一個線人說道:“趙哥,這不就是我上次跟你說的那批貨嘛!”趙慶偉拍了他腦瓜子一巴掌:“兔崽子,你有說里面還夾著老海報和版畫嗎?”
趙慶偉算得上是一位版畫大藏家,他收藏了幾萬張版畫,并且按照年代和門類進行了系統整理。他的版畫很少拿出去賣,只賣過1張。那次是一個在榮寶拍賣行做事的朋友找到趙慶偉,向他要點藏品去拍,他就把兩天前在榮寶拍賣行對面的榮興藝廊里買的黃永玉的版畫《春潮》拿給他去拍,結果拍了38000元的價格。榮興藝廊的老板也去看了那場拍賣會,看完后,真是腸子都悔青了,因為他賣給趙慶偉的價格是800元。
2010年年初,兩個商人朋友到趙慶偉的版畫收藏室參觀后,表示愿意出資為他收藏的版畫建一個博物館。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博物館順利開館,取名為“春秋版畫博物館”。趙慶偉笑著說:“這其實也是收藏品升值的一種方式。現在,政府、企業都開始投文化了嘛!”
版畫收藏六問:
●是否原創或印刷品?
如有網點出現即為印刷品。
●有無畫家親筆簽名?
一般以鉛筆簽名比較常見,而且通常都會有固定的簽名字樣。
●有無發行數量編號?
國際標準為一個百分之幾的數字,如某張版畫是10份里的第一張,就要標上1/10,說明它共印了10份,這是其中的第一份。分子越小,版畫的價值越大;分母越大,版畫的價值越小。
●是否原創或復制?
原創版畫是畫家構圖繪制并逐張套印完成的版畫,復制版畫是由畫家或原畫作的所有權者委托印制的、限定了數量的版畫。一般而言,復制版畫比原創版畫要便宜。
●是否精品?
有一個參照系:看其有否入選全國美展或獲過全國大獎、得到過美術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作者名頭如何?
版畫家的名頭大致分為3類:全國美協會員或中國版協會員、著名版畫家、著名書畫家或油畫家。最后一類作者的畫價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