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就來,雨城雅安的雨細細密密,如針似線,如云似霧,若有似無。
青衣江纏纏綿綿,清澈見底,潺潺流淌,步履輕緩,繞城而過,雅雨如一位多情的女子,身姿妙曼,明目皓齒,款款,輕柔,舒展,休閑,一路走過,吸引眾多目光。
路徑悠遠,曲折蜿蜒,青石板,濕濕漉漉,行道樹,葉翠枝勁。
寧靜,寧靜,雨城,在細雨之中寧靜,噪音也浸揉寧靜。
巨大天幕,徐徐拉開,如一床鋪開的織毯,或若一絲飄逸的輕妙,展現在眼前,如詩如畫,一點不嬌柔,一點不做作。絲絲柔雨,如帶輕飄,沒一點聲音,沒一點濕度,惟有涼爽,惟有清新,漫步雨中,雨落面額,爽心悅肺,雨上花枝,花香彌漫,空氣柔和起來。
明凈,如洗,明澈,似鏡,藍天白云,碧空霞蔚,綠樹青山,和諧安適。雅雨干凈,空氣干凈,一切都干干凈凈,凈得一塵不染,凈得走路都小心翼翼,凈得周圍發出的聲音都溫柔有加。
碧峰,峽谷,青草,翠竹,輕雨,細流,飛瀑,青苔,露珠,古樹,奇石;雅致,精靈,秀奇,曲折,幽深,澄明,雅雨在其間飄浮,雅雨在其中飄渺,似霧,似紗,似幕。
小路上,田野間,大樹下,輕曼雅雨,盛開朵朵美麗傘花,雨城就如一朵碩大雨傘,將小城覆蓋,將小城呵護,我們心安理得在傘下漫步,傘下輕語,傘下享受寧靜。
有雅雨,就有雅女,因了雨的滋潤,雅女,個個或如出浴的荷花,或如帶露的玫瑰,秀麗清純,溫雅良善。妙曼雅雨,有如出浴女子,渾身通透神秘與向往。有雨,就有故事,因了雅雨的毫無顧忌,雅女就充滿激情與幻想。曾經說好,要在雨中相擁走完一生的姑娘,早已不知身處何方,只記得曾經說過的話,故事在雨中開始,在雨中結束,如今雅雨依然在,雨中飄揚的笛聲呢?雨中開啟的窗扉呢?雨中癡情的回望呢?雨中濡濕的秀發呢?當雨、傘、小巷、閣樓、窗等演繹故事的重要元素一一呈現時,我除了仿佛,除了癡呆,除了迷失,惟余步履踉蹌,吼聲喑啞。
記憶碎片紛紛散落,如雨滴,浸透我。
雨仍在下,無邊無際,密密的雨絲飄下來,融入溪流,插進塵土,過程一如既往,義無反顧,瞬間,我明白了,什么是永恒,永遠有多遠。
在雨城,不要錯過雨,不要錯過故事,不要錯過微笑,不要錯過燦爛,不要錯過雨后的那縷明媚的陽光。
上里古鎮
一滴雨散落下來,又一滴雨散落下來,清清淺淺的小溪便漲潮了。
藤椅擺出來,一溜子排開,人從四面八方奔來,小鎮充滿茶香。
雨城雅安的上里古鎮開始一天的熱鬧與喧囂。
一座隨意的石橋橫跨溪水,這是進入古鎮的水碼頭。溪邊露出水面的石灘,攝影師正對著鏡頭擺弄一對著婚紗未婚男女的風情姿勢,水中倒影嬌媚,幸福,和諧;爽朗的笑聲傳來,一群雅女揮槌洗衣,嘻嘻哈哈滿河流淌;一群光著腳丫的稚童,手持竹桿,擊打水面,在光滑的石灘上跳躍,追逐。細雨飄然而至,溪流嘩嘩流淌,水霧騰起,露珠從葉尖滴落,掉在發梢,瞬時,古鎮朦朧起來,我們也朦朧起來。
炊煙升起來了,熏燎得木屋黝黑又黝黑,古鎮古色古香,述說著歷史的滄桑。
慢,古鎮的節奏非常緩慢,古鎮是樸實的,隨意而自然,時光的腳步在這里打上頓號,緩慢而又平穩,腳步輕輕,話語輕輕,似細雨,似呢喃,泥土般平實,大地般堅毅。
階沿邊,擺放著不少的玻璃缸,尾尾游動的雅魚,肥美誘人。
上里小鎮依山傍水,木屋村舍,石板鋪街,水車飛轉,竹筏輕蕩,可以看出昔日南方絲綢之路的驛站盛景,斑斑歷史痕跡在歲月的洗滌下,風采依舊,木制吊腳樓上懸掛著成捆的金黃玉米,歲月流失,色彩更艷。沿街擺滿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使古鎮充滿現代喧囂,即使這樣,上里古鎮依然保持古鎮特色,石墩上,老人曬太陽,三三兩兩閑人聚集聊天,失去金黃顏色的藤椅、木圈椅上躺著、坐著當地百姓,那種安適,閑情,那種與世無爭,安祥舒適,那種生活態度,那種穩坐與氣定,任你風起云涌,任你東南西北風的氣度,讓我們羨慕不已。
上里古鎮,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小鎮。雅女得了山水的靈秀之氣,伴著小鎮的閑適,天生麗質,面容俊秀,體態婀娜,如女媧的化身,似一縷清風,無怪乎這么美麗與善良,一句句溫軟話語,一款款清盈步態,一段段妙曼身姿,把雅女的雅演繹到極致。
鎮子的東頭,遇到幾位自行車騎游者,他們騎游二天了才到達,黝黑的皮膚,健壯的身子,腳上的傷痕,興奮的表情,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彩。
信步石板街面,有清風徐來,過石墩,進“井字”小院,只見窗鏤空,檐翹飛,嵌雕刻,雖斑駁卻精美,曾經繁華,如今現代,楊家小院,御賜扁牌,韓家大院,氣派非凡,紅軍走廊,戰角鼓鳴,聞聽陳家的田畝,許家的女子,張家的錠子,令人傾羨不已。
尋找一處沿河幽靜的散座歇下來,專等雅女上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