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歷史教學;聯系;社會現實;課外知識;背景資料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1(A)—0052—01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除了運用一些常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較為系統的歷史知識外,還應當注重歷史教學與社會現實、歷史教學與學生課外知識、歷史學科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等,從而激發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下面就此談點個人淺見。
一、歷史教學要與社會現實相聯系
歷史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過去發生的事,理清歷史發展的脈絡,還能引導學生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恰當地將歷史教學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又可使歷史教學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服務。
如,教學《商鞅變法》一課時,首先,我要求學生通讀本課課文,使其了解商鞅變法的整個過程。其次,引導學生精讀課文重點段落,讓學生了解商鞅變法前秦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再次,我則圍繞課文中“落后的秦國一躍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這句話,詳細講述了商鞅變法后秦國在政治、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由此讓學生深入理解商鞅變法的意義,為過渡到“聯系現實”的教學打好基礎。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從商鞅變法的成果來看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作用”的主題討論。討論中,學生能夠聯系自身感受暢談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最后,在課堂小結中,我告訴學生:商鞅變法完全是為了維護秦孝公的統治利益進行的;而中國進行的改革開放,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了人民的利益、國家的興旺而展開的。這是兩個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目的、不同意義的改革。學生們通過認真的學習,熱烈的討論,進一步提高了對當前改革開放的認識。
二、歷史教學要與學生課外知識相聯系
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僅是對有關歷史知識的總結性敘述,而更多的歷史知識,學生是通過課外書籍、影視劇獲得的。針對學生信息渠道較多的情況,教師要引導他們經常閱讀與教學有關的歷史書籍、收看相關電視節目,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且能夠豐富他們的歷史知識儲備,同時也調動了他們學好歷史課的積極性。
三、歷史教學內容要與相關學科教學內容相聯系
雖然初中各學科教學都有著各自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但歷史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間又有著一定的聯系。為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既要利用好相關學科教學內容間的聯系,又要嚴格按照歷史教學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和綜合理解的能力。
如,歷史課文《北京人》和思想政治課文《勞動創造了一切》的比較:前者介紹了北京人在勞動中創造了各種形狀的石器,從事著非常艱苦的集體勞動,我們的祖先是在勞動中求生存的;后者講述了勞動能創造一切財富,人是創造財富的主人,以讓學生懂得勞動的艱辛,要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的區別在于:講授的要求不同,角度不同。相同之處在于:突出了勞動與人的關系。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把兩者聯系起來,從“為什么勞動最光榮”的問題入手,深入分析“人類在勞動中發展”這一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到:人們只有從事各種勞動,才能推動社會前進。
四、歷史教學內容要與歷史背景資料相聯系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搜集和整理相關歷史背景資料,并與教學內容恰當聯系,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雅克薩之戰》一課的教學中,課文開頭只提到“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乘清朝統治還沒有鞏固的機會,越過外興安嶺,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霸占了雅克薩城”。對此,教師完全有必要結合《雅克薩之戰》的形勢示意圖來特意交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自唐朝到清朝,我國都在黑龍江流域建立了行政機構,我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女真都長期生活在這一地區。這樣,教學內容與歷史背景資料建立起有機聯系,既可揭露沙俄侵略我國的卑鄙行徑,又能使學生認識到我國軍民為反對沙俄侵略而進行的“雅克薩之戰”是正義的戰爭,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該歷史事件的認識,激發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
總之,歷史教師必須依“標”(課標)扣“本”(教材),充分發揮“聯系”的作用,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