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數學教學;信息技術;網絡環境;整合;優勢;注意點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1(A)—0036—01
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隨著計算機課程的開設和電腦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普及,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具有初步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因此,我們可以嘗試發揮計算機和網絡的優勢、長處,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加以整合。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掌握新型的學習方法。
一、網絡環境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教學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教學,但教學時主要是教師課前下載好素材,然后整理、加工、制作成課件后在上課時通過大屏幕展示給學生。計算機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更有效的認知工具和更能展示學生個性的平臺,如作為信息獲取工具的“搜索引擎”,作為知識建構和創作實踐工具的“幾何畫板”、“畫圖”等。因此,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具有其他任何媒體無法替代的優越性。
1. 學生借助網絡獲取信息。網絡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可以自己上網搜索獲得知識信息。有的資料文字短,內容集中,不需要過多的處理,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上網自學。如,教學“圓的周長”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圓周率,可讓學生上網搜索獲取有關祖沖之的信息,學生有了自己操作計算機的機會,學習興趣非常濃厚。有的資料文字過多、范圍廣,課堂上沒有時間讓學生仔細檢索、篩選,教師可以提供標題,安排學生在課外上網搜索相關信息。這樣,不僅讓學生獲得了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利用網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 網絡為學生提供創作機會。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教師總是自己在大屏幕上給學生羅列一番,學生只有接受的份。而通過網絡與課程資源整合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自由地制作。如,在教學“平移與旋轉”一課時,可要求學生打開“畫圖”,運用各種工具按鈕,自由繪出一個或幾個圖形。然后再根據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復制、旋轉,自由地進行創作。在此過程中,學生用計算機所提供的各種工具創造出了多姿多彩的畫面,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的放飛,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3. 網絡為師生提供交流平臺。利用網絡通訊和控制技術,可以改變以往的課堂管理方式:教師可以將展示的內容傳送到學生用機上,使學生專注于學習和在線交流,從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師用機上瀏覽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學習困難的學生予以個別指導,使每一位學生都敢于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可以在獨立完成作業以后,打開其他同學的作業,從中得到啟發,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方法。由此,構建出開放、民主、高效的課堂,營造出共同參與的教學氛圍。
二、網絡環境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注意點
計算機網絡畢竟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我們切不可盲目跟風,忽視了數學教學的主體地位。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 教師必須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環境。如,有關加、減、乘、除的計算知識符號多、豎式的寫法比較獨特,需要教師通過板書一步步演示。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效果反而不好。而那些直觀性、操作性較強的幾何知識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憑借計算機上的畫圖工具創作圖形并通過網絡互相交流,會取得比多媒體教學更好的教學效果。
2. 教師必須有效地控制網絡學習。教師要有過硬的電腦制作和網絡操作技術,從而能有效地控制網絡、控制課堂。首先,教師要學會收集、整理大量教學素材,自己制作課件,因為有的內容需要教師用課件展示。其次,教師要熟練掌握網絡控制技術。有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己下載,有的內容需要師生通過網絡傳遞,有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創作,在學生沒有形成網絡學習習慣之前,必須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之下進行網絡學習,從而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
在網絡環境下教學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上網技能和初步的制作技能。為了更好地讓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首先要進行初步的網絡學習技術培訓,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上網操作技能,包括網上下載資料、瀏覽信息、查詢、收發電子郵件、使用畫圖工具等。這樣,學生可以獨立解決學習問題,師生之間也可以及時溝通交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