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豪華患不均
新建的蘇州相城區陽澄湖小學總投資1.1億余元,配備了眾多先進的教學設施,是蘇州首家采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的學校,號稱蘇州硬件條件最好的小學,因而被稱為“蘇州最豪華小學”。(據《揚子晚報》報道)
從常理來說,多幾所這樣豪華的小學應是教育的幸事,人們應該歡欣鼓舞。但是,為何“蘇州最豪華小學”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成了人們熱議的焦點了呢?問題的根源來自于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因為當前在很多地方,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成為教育亂象橫生的主因。建豪華小學無可非議,關鍵是這樣的豪華小學是否會使本來就不均衡的教育資源更加不均衡呢?蘇州相城區的其他小學是否也能建成像陽澄湖小學這樣的豪華小學呢?一句話,不患豪華患不均。
一地雞毛
“你看,你看,那邊又暈倒了一個。”中國海洋大學和山東青島科技大學新生軍訓的第一天,不少大學生在太陽下站了不到一小時就暈倒。家長們拎著水果和飲料等在軍訓場外,場內教官要求稍微嚴格些,家長們就埋怨教官“心太狠”。( 據《青島早報》報道)
看了這樣的報道,我們根本不知道說些什么。十八九歲正值身強體壯的青少年學生站一小時都暈倒,真是無法相信但又不能不信。這讓人不禁要問,青少年學生體質差的問題出在哪里呢?是學校不重視體育運動?好像不是。是家長的溺愛?好像也不是。是學生營養不良,身體虛弱?那更不是。說到底,當前學生體質普遍差的這一問題不是單一原因釀成的,而是在一種畸形的教育思想引導下,在畸形的教育環境下產生的畸形教育方法釀成的個體表現。其根源說不清道不明,真是一地雞毛。
資源不均政令難行
武漢市教育局曾明確要求,從今年秋季開學起,該市將嚴格控制班額,小學控制在45人以內,初中控制在54人以內,小學、初中新生不能突破標準班額。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多數熱點小學都向教育部門提出申請,要求將班級人數增加到48人~56人。“托關系的家長太多了,許多還難以拒絕。”漢口一所熱點小學的校長說,現在,學校班級擴至10個班,每個班有50人。(據《楚天金報》報道)
重點小學大班額問題已經被人們說得快要起幾層繭了,但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每年開學都要被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教育部門年年發文,但年年起不到實效。真是年年歲歲“文”相似,歲歲年年“令”難行。雖說教育部門的規定可以擋住一部分想擠進重點小學的老百姓的孩子,但是無法擋得住新聞中這位校長說的“許多還難以拒絕的家長”的孩子,也擋不住在教育資源失衡狀態下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瘋狂追求。在資源不均的情況下,任何政令都難以推行。
“爆棚”是資源不均和規劃滯后種下的惡果
新學期,河南鄭州不少中小學“爆棚”,有的小學,家長徹夜在門口排隊等候報名;有的小學,遭到孩子未能報上名的家長圍堵;而在一些區教育局,有的家長“跪求”,有的家長聚眾“抗議”。(據《人民日報》報道)
河南鄭州市基礎教育方面的亂象已是不止一次地進入人們的視野,說它是特例也行,說它是當前眾多城市入重點學校難的典型事例也罷。總而言之,它已到了讓人憤怒的地步,不管是家長的“圍堵”、“跪求”,還是聚眾“抗議”,都說明一個問題——教育資源的極度不均和政府部門對教育規劃的滯后。
家長送的不是“禮”而是“擔心”
記者就“教師節送禮問題”隨機調查了100名中小學生家長和100名中小學教師。調查顯示,100名家長中有60%的人表示曾給老師送過禮;30%的家長表示自己不送禮,但孩子會制作手工禮品送老師;家長和孩子均不送禮的僅占10%!“送禮的‘重災區’在名校!” (據《揚子晚報》報道)
教師節送禮是一個現象,它被媒體炒起來、被放大不只是單一的送禮問題本身,而是隱藏在其后的更加難以言說的憂慮——如果不送禮,我的孩子會不會不被老師關注,會不會受到同送了禮的學生不一樣的待遇?即使大部分老師不會因為送不送禮而區別對待學生,但家長都會這樣想,因此,在這種心態下,很多家長都會產生一種從眾心理——寧可信其有。這種心態的出現,折射的是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懷疑和擔心。在這個意義上來講,家長送的不是“禮”而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