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興趣;生活實際;日常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11(A)—0040—01
在各科教學中實施德育是教學的客觀規律,而在思想政治課中實施德育卻有著獨到的優勢,因為思想政治課本身是以德育為根本教學目的的。這種優勢是由思想政治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是其他學科無法具備的。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德育功能往往被單純的傳授社會科學知識所代替,存在著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情況。同時,在課堂上,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這種現狀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課在學校德育中優勢作用的發揮,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那么,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發揮德育的優勢呢?
一、幫學生弄清學習思想政治的意義
要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弄清學習思想政治的意義,了解思想政治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思想政治課是必學的課程,學習了思想政治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素質。從第一節課起,教師就要讓學生懂得要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素質就必須學好思想政治。另外,這種教育要貫穿于思想政治教學的始終,并逐步深化。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因為這是發揮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引進外資的“得”與“失”時,可以先讓學生思考:我們現在用勞動力同世界資本進行交換,這到底是“引狼入室”還是“引羊入圈”。疑問可以促使學生思考。然后,學生在爭論中得出結論: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和管理經驗,就如同把羊牽進來了,羊當然要吃草才能長膘,才能生下小羊羔,我們也才能擠奶、剪羊毛,因此這是“引羊入圈”,是“得”大于“失”。用這樣的方法教學可以激起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聯系生活實際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教師不能回避學生所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多聯系生活實際,回答學生對人生和社會有模糊認識的問題。比如在改革開放中,黨內存在腐敗的現象,對這個問題教師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牢騷了事,而應客觀地、辯證地加以分析,可以列舉一些我黨懲治腐敗的具有轟動效應的案例,如胡長青案、文強案,并盡可能多舉一些廉政事例,使學生感到黨內存在的腐敗現象很少,主流是好的,從而對我黨的反腐敗斗爭充滿信心。另外,學生對在改革開放中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和廉潔奉公的必要性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把思想政治教學與學校的日常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思想政治教學與學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不同之處,但兩者在目標上是一致的,即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思想政治課強調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德育的最基本要求是“按照五愛要求,嚴格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的《守則》和《規范》,開展關于《守則》和《規范》的講座和知識競賽等活動。又如,針對學校里少數學生比闊氣、比享樂、比吃穿,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對學生說“只準這樣,不準那樣”是沒用的,對這種現象教師要聯系政治課中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開展“艱苦奮斗”的大討論,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教育。
此外,教師還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傳授知識和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把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素質作為思想政治教學的最終歸宿。